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月30日數字貨幣平台必須停止交易 中國央行率先擠壓虛擬泡沫 比特幣ICO遭「戴維斯雙殺」

9月30日數字貨幣平台必須停止交易 中國央行率先擠壓虛擬泡沫 比特幣ICO遭「戴維斯雙殺」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股票市場上的「戴維斯雙殺」效應在數字貨幣交易領域開始上演。

繼9月4日國內ICO遭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和證監會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嚴令禁止之後,比特幣交易也遭到同樣的命運。《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了解到,9月14日,國內最大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比特幣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今日起停止新用戶註冊,9月30日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將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與此同時,記者也從上海比特幣市場交易人士處獲悉,他們已經接到來自上海市金融辦的「口頭指令」,上海轄區內多家比特幣交易平台也在同樣的時間點關停,使其退出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上述消息發布之後,國內比特幣交易價格迅速下跌,最低價格已經跌破20000元/個,至19000元,以太幣價格最低則跌至1200元/個,從9月2日開始,短短十日內,前者跌幅超過30%,後者跌幅超過50%。

戴維斯雙殺襲來

「這場來自中國央行擠壓虛擬貨幣交易泡沫的監管,將會讓很多平台死於其中。」當日晚間,上海一家知名區塊鏈機構創始人吳明受訪時稱。

不過記者了解到,在一個多達400人的區塊鏈交流微信大群里,則對於上述停止比特幣交易的消息集體選擇了沉默;與此相反的情形是,在一些數字貨幣交易微信群內,則顯得異常活躍,諸多投資者開始選擇通過各種手段清倉手中的數字貨幣。

「從成交情況來看,國內比特幣兩大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均顯著放大,比特幣中國的交易量達到2500個,而火幣網的交易量則超過33000個,很多投資者都在交易平台上出貨,兩大平台比特幣全天的振幅也超過20%。」9月14日晚間,火幣網一位操盤手觀察盤面後對《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分析稱。

受訪的多位資本市場分析師則對本報記者表示,央行下發的監管令已經導致比特幣交易出現了典型的「戴維斯雙殺」效應,這與上市公司股價非理性上漲之後的急劇下跌非常相似。

「有關市場預期與上市公司價格波動之間的雙倍數效應,這是美國著名的投資人戴維斯家族稱作的雙殺效應。 在市場投資中,價格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關聯程度基本可達到70%——80%。而不斷抬高的預期配合不斷抬高的PE定位水平,決定了價格與投資人預期之間的非線性關聯關係。以前這個現象被稱作市場的不理性行為,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市場的理性短期預期導致的自發波動。」海通證券一位科技行業分析師梁濤(化名)受訪時指出。

在梁濤看來,從此前全球範圍內比特幣價格的一路上揚,同時配合歐美國家監管層發布的一系列似好似壞的監管消息,而從年初開始國內監管層又對比特幣交易行為態度曖昧,一直未發表明確監管意見,讓全球市場的投資者都出現了狂熱的賭徒心理,以為監管層不會下手,市場上就出現了比特幣價格會突破一萬美元的呼聲。

「比特幣價格的上漲又讓ICO行為在這幾個月內如火如荼,投資者開始紛紛選擇進場。又有私募機構、海外資金、市場大佬在幕後推波助瀾,一場虛擬泡沫到今天已經吹的越來越大。現在監管層開始出手刺破泡沫,其它數字貨幣的行情至少將萎靡很長一段時間,而比特幣的行情從現在來看也不容樂觀。」梁濤稱。

後路在哪

據記者了解,在9月14日比特幣價格一路狂跌超過4000元的時候,市場上有投資者已經開始呼籲要「抄底」;而許多區塊鏈機構的生存受到威脅。

「國內絕大多數區塊鏈創業機構,不是單一的做區塊鏈場景。他們還挖礦,甚至發行ICO項目,這是環環相扣的,對於一家區塊鏈企業而言,單純做區塊鏈場景根本沒法生存,必須自己要儲備比特幣,這樣通過比特幣交易才能保證公司的現金流,同時也為已經發行或即將發行的ICO做保障,但是假如比特幣價格繼續狂跌的話,後路就非常難說了。」9月15日,上海一家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區塊鏈機構創始人坦言。

而這位創始人最怕的就是戴維斯雙殺在比特幣價格上演繹。

在梁濤看來,以比特幣為例,當市場單邊上揚的牛市時候,市場整體估值的安全邊際是不斷上移的,也就是說PE的合理估值也在逐步上調,假設2011年低糜的時候是10倍PE,2012年可能市場20倍的PE市場也能接受,2013年也許30倍都無所謂,到了2014年40倍也不算瘋狂了,到了2015年、2016年那時候比特幣上千倍的PE都能讓人狂追。但是市場下跌的時候,人們對PE的要求也就越來越低,更加追求安全的區域,PE的合理估值範圍也逐步下移,戴維斯雙殺效應的恐怖正在於此。

「最關鍵的是,股票是有PE估值的,而比特幣沒有。我的假設是根據比特幣多年來的價格走勢的類比,那麼從如今比特幣無法預測但絕對是高的離譜的估值往下調整的時候,你會發現股價就算大跌也還是到不了合理估值的範圍,在瘋狂的時候,假設比特幣價格是100,PE是40,這個時候開始大幅調整,市場對於PE的安全邊界要求更低,這個時候也許20倍PE了,比特幣這個時候也調整到60,但是如果對應40倍PE到20倍的PE,比特幣價格應該跌到50才合理,可現在60,價格跌 40%對投資則而言已經大傷筋骨,可是別以為調整到位了,比特幣股價調整遠遠趕不上市場預期對它的調整,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而這一切或許還才剛剛開始。」梁濤稱。

假如這一切成為事實,對於整個國內玩數字貨幣的投機者、做區塊鏈場景的創業公司而言,無疑將是一個噩夢。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美重啟「301貿易核武」,中美貿易摩擦前景安好?
監管令下部分ICO項目轉向海外 區塊鏈技術仍應鼓勵
人民幣匯率均衡點是6.5?
京東瞄上全國600萬家夫妻店 便利店下沉「進村」面臨激烈競爭
抽出債款爽約增持承諾引深交所關注 賈躍亭再「攤事兒」被要求逐筆解釋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