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鳥,蒼渾沉厚,清奇高古!
文史
09-16
高其佩(1660-1734)清代官員、
畫家,指畫開山祖。
字韋之,號且園、
南村、書且道人。
別號頗多,
另有山海關外人、創匠等。
奉天遼陽(今屬遼寧)人,隸籍漢軍。
康熙時以蔭由宿州知州遷四川按察使,
雍正間擢都統,後罷去。
工詩善畫,所繪人物山水,
均蒼渾沉厚,
尤善指畫,晚年遂不再用筆。
高其佩為「揚州八怪」羅聘之師。其藝術才華出眾,能詩、工畫,他在細絹上所描繪的亭台樓閣、人物、花鳥、魚蟲等等,筆墨精細,設色艷麗,精妙絕倫。
他在臨摹了大量的前代名人作品,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之後,開創了一條新路。大膽地創造出了別具情趣的「舍筆而求之於手」的表現技法。秀水張浦山著的《國朝畫征錄》中記載:
「高且園善指畫,
畫人、山水花鳥、魚蟲、鳥獸,
天資超邁,情奇逸趣,
信手而得,四方重之」。
高其佩指畫有「叱石成羊」之妙,他創作山水、人物、花鳥、走獸時,均信手一揮而就,「傾刻數十幅,……無不絕人。」他一生的作畫數量是驚人的。正如他侄孫高秉在《指頭畫說》一文中所述:「自弱冠至七旬,不下五、六萬幅」。可惜其大部分早已失傳。保存下來的多藏於各地博物館,鐵嶺縣文化館過去曾存有春、夏、秋、冬四幅《竹》。
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高其佩》(楊仁愷著)一書,對他的生活和創作道路做了詳細的論述,指出他的最大貢獻是:「標題材之新,立結構之異,對當時和後來繪畫藝術都有一定影響。」工詩,著有《且園詩鈔》。


※董其昌行書《龍神感應》筆法舉要
※靈飛經墨跡四十三行真跡照片
※名家題匾集錦
※弘一法師明信片
※為什麼隸書那麼美?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