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好太極十三要,說清了我最大的疑惑,看完你會豁然開朗!

學好太極十三要,說清了我最大的疑惑,看完你會豁然開朗!

GIF/1K

太極拳,是一種武術項目,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古代騎兵的槍法、長柄大刀法。其基本用法是:開、合、發。踩著高蹺來使用長槍、長柄大刀。太極始於無極,分兩儀。由兩儀分三才,由三才顯四象,演變八卦。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

一、虛領頂勁。虛領非實領也。以意達到並非著實用力也。頂勁者,神貫於頂也。用力則頂必硬,血氣不能流通。以意達到於頂,頭額正直,則精神自能提起。而血氣亦流暢矣。

二、涵胸拔背。涵胸者,胸要內含,便氣往下沉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往上提,腳跟易浮,且易被攻擊之。拔背者,氣貼於背,使脊骨如張弓也。能涵胸則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也。

三、松腰胯動膝活。太極拳之動作,主宰於腰,凡上下前後左右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能松腰然後轉動靈活,所謂腰似車軸也。松腰重心則下沉,下盤乃穩固也。胯不動則腰不靈,膝不活則足不輕。言衛生則氣血淤滯,言禦敵,則身足轉動遲鈍。

四、氣沉丹田。丹田小腹也,道家名為丹田。其位置在人體中部,若涵胸松腰,使橫膈膜下壓,則氣蓄於此,則重心得中,精力團結,為時既久,金丹既蓄於此,道家所謂之丹田也。且橫膈膜下壓,則肺部往下伸張,呼吸和順,氣血自然流暢於全體,大有裨益也。

五、尾閭中正上提。尾閭者脊尾骨也。涵胸拔背,使橫膈膜下壓,自然氣蓄丹田,然必尾閭中正上提,而後蓄氣乃結實也。又將全身重量由左腿移壓右腿,或由右腿移壓左腿。往前挪後時必須尾閭中正上提,庶重量容易轉移,滿身輕利頂頭懸也。

六、沉肩墜肘。沉肩者,肩鬆開下沉也。墜肘者肘往下垂也。筋若懸直,則肩不能沉,兩肩提起,則氣亦隨上。全身皆輕浮,而發出力,僅為兩臂之力,非內勁也。

七、腿忌雙重。太極拳處處皆分陰陽。即處處皆分虛實,如體重寄於右腿,則右腿實,而左腿虛。體重寄於左腿,則左腿實,而右腿虛。虛實分清,而後轉動輕靈,變化容易,腿若雙重則虛實不分,邁步重滯,倘被人牽動一腿,全身傾倒矣。

八、兩足落輕。兩足落重則全身被震動,血脈僨張。且腦部受震動之刺激,腦神經不能靜,精神逐因而散亂。故曰落足如落葉,其輕也。

九、用意不用力。人身有一部分用力,其用力之部分,則肌肉緊張,蓋氣血凝聚於其間也。氣血凝聚其間,則此間氣血不流通矣。用意不用力者,全身鬆開,不用拙力,意 到則 氣行,氣行 血活。氣血流暢,逐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又不用力,則氣不外浮,血往內運,久習之,收斂入骨。骨髓充實,自得真正內勁。

十、上下相隨。足動、腰動、手動、眼神亦隨之動,謂之上下相隨,總須完整一氣。

十一、內外相合。太極拳之主旨,在於以神運體,以體養神,神在內,體在外,必內外相合,始能內外兼修。若神與體逴。失其旨也。

十二、綿綿不斷。綿綿不斷者,即天行健,自強不息之義也。斷則息矣,且斷續之際,力不貫串,最易為人所乘,綿綿不斷,自然無懈可擊也。

十三、動中求靜。儒釋道三教,有靜坐之法,皆靜中求動也。惟身體靜而後知血脈之動是否合度,思想之動是否合理也。太極拳則動中求靜焉。隨身體手足之動注其目光於一點,循環不已,使之無暇他顧,精神自然而靜,靜則不散不亂,常守其規。習慣成自然,若遇外悔之來,雖目不及見,身不及觸,精神早已感覺,即能自救矣。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練習太極拳的順序與經歷
太極拳的胸腰摺疊
音樂玩悟空,鞋子玩太極,還有好演技,大概只有陳冠希!
傳統太極拳與現代格鬥術,一定要分出高下嗎?
打太極拳可以治療膝關節痛嗎?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