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只為切磋和維護治安的「善良武器」:新月釵

只為切磋和維護治安的「善良武器」:新月釵

中國武術除自身魅力外也因武器的多樣化而聞名,有些武器只在特定地區出現,而有些武器則可能某個類別的武術專屬的,結合中國漫長的歷史與文化演變,武器分類也不斷發生變更,新月釵(Chinese crescent moon weapons)則是能拿來說道的武器之一。

其整體形狀比較像釵,曾遠傳至沖繩,把手處像是叉子,中間的叉條延伸出去,雖然造型奇特,但明顯呈現出實用的「鄉村鐵匠」式風格,劍脊和斜面都經過精確地幾何計算,彎月部分能看出明顯的鍛造痕迹,刀刃上也有鋼鐵層壓的跡象,手柄是用繩子包裹起來的,柄鞍銅鑄,鎚子形狀。

其與傳統的釵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叉頭的彎月形設計,避開武器特有的鋒利、尖銳元素,即使是刀刃也只做半銳化處理,但神奇的是這樣的設計反而爆發出更強的攻擊力。

這和中國武術的精髓也是吻合的,以切磋為意,避免致命傷害,做成一套的目的是為了一隻用來鉤住迎面而來的武器或敵人,從而進行格擋一隻用來攻擊,但同時進行需要一定的技巧,因為新月刀的重量並不輕。

(外國人認為)許多中國會武術的人選擇做保安之類的工作,而攜帶此武器的好處在於阻止突襲的同時並不會造成流血事件而擴大事態,這也算是物盡其用吧。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翻譯顧之,顧問西門吹牛,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2.5mm厚的板甲都擋不住的「手炮」:歐洲早期火門槍
先秦的戎狄到底咋打仗?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騎射考證
蘇格蘭史上真實的麥克白事件,比莎士比亞寫的還要戲劇!
皮甲與青銅甲到底誰更強?皮甲只是二流的盔甲?
能射846米遠的奧斯曼土耳其弓原來長這樣?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