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代皇宮有一個不詳之地,只要被人控制,皇帝將成瓮中之鱉

唐代皇宮有一個不詳之地,只要被人控制,皇帝將成瓮中之鱉

唐高祖武德九年(627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將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誅殺。這個事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很大,所以玄武門之變被認為是一次影響巨大的宮廷政變。然而,自唐高祖李淵到唐玄宗之前的93年中,除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外,玄武門一共還發生了三次政變。

第一次是神龍政變。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稱帝已經有14年,當時也是年老病重,朝中那些反對武則天的勢力希望恢復李唐社稷,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了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張柬之、崔玄暐帶領500多名御林軍佔領了玄武門,並將太子李顯從東宮中迎來,然後一起闖入皇宮,斬殺了武則天寵信的張易之和張宗昌,擁立太子李顯即位。

第二次是李崇俊政變。唐中宗李顯在發動政變後,成功登上皇位,冊立李重俊為太子。中宗李顯其人昏庸無能,大權旁落。皇后韋氏獨攬朝政,她與武三思等人內外勾結。韋後因為太子李重俊不是親生,便心生廢立之意。

最終李重俊被逼上絕路,於景龍元年(707年)七月聯合御林大將李多祚等假稱奉詔,率領300餘人包圍了皇宮,索要韋後。韋後聞變後,和中宗李顯登上了玄武門城樓,調兵鎮壓。李重俊攻到玄武門前,中宗對軍士宣布李重俊謀反,於是軍士倒戈,政變失敗,李重俊最終也被斬殺。

第三次是唐隆之變。景龍四年(710年),韋後和安樂公主毒死了中宗李顯,立溫王李重茂為帝。韋後一直崇拜武則天,於是效仿武氏在朝廷要害部門安插韋氏子弟,準備時機成熟後廢除李重茂而自立,但是韋氏卻又十分擔心相王、太尉李旦反對,欲尋機除之。

相王之子李隆基得到情報後,聯合太平公主等人先發制人,設計斬殺了御林軍統領,隨後佔領了玄武門包圍了皇宮,韋後和安樂公主被當場誅殺,李隆基父子掌握了軍政大權,後來逼迫李重茂讓位,相王登基,史稱唐睿宗。

唐初這幾次發生在玄武門的政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只要是控制了玄武門便能獲得成功,反之則失敗。那麼我們就會有疑問,為何歷次政變中玄武門具有決定成敗的地位?

想要解開這個疑問,就得從唐代皇宮的規制說起。在唐朝,都稱的皇宮宮殿是帝王居住和聽政的主要場所,也是國家的政治中樞。所以太極、大明兩宮和洛陽城的宮殿建築完全一樣,都是沿著南北向中軸線對稱排列,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個部分。

宮殿外朝是皇帝聽政的場所,而後廷是皇帝和后妃的寢宮和花園。而最為關鍵的是,外朝位於皇宮南部,內廷則處在皇宮北部。因此皇宮城牆北面各門就對內廷的安全起到了主要作用,那麼作為北面的正門玄武門,就更是重中之重了。

況且,玄武門在宮中地勢較高,門外設有兩個長廊,宮廷禁軍便駐在此處,稱為「北衙」,這裡有著堅固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因此政變發生時首先控制玄武門的意義就不言自明了。可以這麼說,控制了玄武門便可以控制內廷,而控制了內廷便可控制皇帝,這才是玄武門的奧秘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死後,身後留下近百萬軍隊,後來都分裂成了哪些派系?
五個人集資買了一個知縣,一年撈20萬兩銀子,這筆買賣划算
青幫弟子行走江湖,這些暗語和手勢不掌握,幾乎是寸步難行
古代名人喜歡「生病」的不少,但能把病生出境界的,只有此人
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頭上頂著一個重要的頭銜,比總督權力更顯赫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