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畢業5年,為什麼他升職了,而我沒有?憑什麼!

同樣畢業5年,為什麼他升職了,而我沒有?憑什麼!

身在職場,同是畢業5年,有些人一路升職加薪,成為人生贏家,而有些人原地踏步,兜兜轉轉。這是為啥?

其實在我們的職場工作中,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是兩種不同的做事姿態——以目標為導向還是以任務為導向。

舉個例子:假如老闆第二天要給銷售部做一個很重要的培訓,但是今天下午有緊急會議要開,於是委託三位主管幫忙,幫他做一份PPT。但是因為三位主管白天也都很忙,只能抽時間草草把PPT做完,但是三個人發現其中一些很重要的數據是沒有的,必須動手去找。問題來了,如果我們是這三位主管之一,那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細想30秒,再繼續往下看】

A主管——親力親為。

假如A主管執行力強,他會瘋狂地找數據,跟數據部門聯繫,跟產品經理聯繫,最後數據是有了,然而PPT沒有來得及做完,或者質量不高。假如A主管執行力很差,要麼根本沒有去找,要麼草草找了但沒找到,於是跟老闆說,數據沒找到——特么把皮球又踢給老闆啦。

B主管——善於借力。

假如B主管懂得借力,發現自己去找可能來不及了,於是發動部門裡的同事一起來找。於是緊鑼密鼓安排任務,分工明確,條理有序。有標準,有檢查,有獎懲,最終及時完成了老闆安排的任務,也通過這次任務,了解到了部門同事的執行力情況。

假如B主管壓根不懂借力,於是隨便找來幾個人,話都沒講明白就開干,中間又沒有跟進,導致任務完成的拖泥帶水,自己又一遍遍的催,還不如自己乾的效率高,太心力交瘁。

C主管——目標導向。

C主管在找數據之前,並沒有盲動,而是首先進行提問和思考:老闆給銷售部培訓是想達到什麼目標?這些數據是否必要?不同的數據有什麼作用?如果這些數據作用不大是否可以把時間放在完善PPT上?如果這些數據很重要能否找其他人來幫我找?找誰來幫忙比較好?如果這些數據找不到是否可以找一些替代的數據?於是,最終C主管可能最高效、最完美的完成了任務。

反思——如果我是老闆,我會重用哪個主管?如果我是主管,我的做事姿態是A/B/C中的哪一位?我們每天都被無數任務纏繞,但真的思考過如何正確做事了嗎?

A主管和B主管的做事姿態就是典型的任務導向型——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

無論執行力強弱與否,在這種思維下做事情,都會產生很強的焦慮感和壓迫感,關鍵是苦勞的成分特別大!忙裡忙外,勞心勞力,甚至心力交瘁,苦不堪言,而最終的結果卻無法達到預期。此時一旦遭受批評,就會萬分委屈而心態出現極大波動!憑什麼!

想想也是,A主管拼死拼活忙,手忙腳亂了一下午,飯都沒顧得上吃,好不容易萬事大吉,自己的方案卻被棄用。而老闆最後選擇的卻是C主管的,並把C主管誇了一頓,非但如此,居然還對自己的方案橫加指責。

此時對於A主管來說,這番心理陰影估計夠十台挖掘機挖三天三夜了。假如A主管心態正向,會安慰自己技不如人,並好好跟C主管討教以下次做的更好。而如果A主管心態負面,就會懷疑老闆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老闆是不是跟C主管私交很好?自己是不是受到了排擠或被穿了小鞋?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老闆而言,或許可以委婉的給予A主管的苦勞以寬慰或勉勵,但功勞就是屬於C主管的!在職場上,老闆永遠不會聽你訴苦種種辛酸,他們只看你做出了什麼貨真價實的結果。優勝劣汰的商業社會,無數次殘酷地告訴他們,對結果和功勞秉持和堅守,才是最大的人情和人性。

C主管就是做事的標杆——以目標和結果為導向,自發自主的解決問題。

大家可以看看我們身邊那些高產出的人,他們從來都不會忙忙碌碌,焦頭爛額。他們的動作未必是最快的,但他們更善於提問、思考和判斷,他們清晰的知道什麼事情對結果是最有效的,然後用盡一切辦法保證結果的達成,而不是死守著原有的工作任務原地打轉轉。

現在很多騷年會有一個疑問——我在公司的基礎崗位已經沉澱多年,怎樣才能升職呀?但本著以目標和結果為導向的思維,不妨反問自己——我想升職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還是證明自己的價值?還是賺更多的錢?還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的回答是為了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那你就要進一步的思考,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需要擁有哪些能力?而自己具備哪些了?又缺少了哪些?該如何彌補?怎麼借力?怎麼目標細分?又怎麼單點爆破?等自己回答完這些問題之後,方向就明確鳥!

如果對你有價值,可以關注二昆鍋哦,然後點擊轉發,讓有需要的盆友看到,如有問題,評論區見,愛死你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昆鍋 的精彩文章:

TAG:二昆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