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PTV的現狀、機遇及未來?看32位行業大咖觀點

IPTV的現狀、機遇及未來?看32位行業大咖觀點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國IPTV已達到1.03億,全國固網寬頻總數3.06億,IPTV用戶占寬頻用戶總數33.66%,可以說IPTV正在成為人們收看電視的另外一個重要渠道。

IPTV產業正迎來從規模效益朝著運營價值、傳媒價值的轉進和探索,作為中國電視新傳媒的典型代表,IPTV對其產業形態和商業形態的挖掘,更好發揮其在新傳媒時代的傳播價值是當下從業者的新課題。流媒體網小編整合(《IPTV人物誌》、演講以及訪談)了32位行業大咖觀點,幫助眾從業者理清發展思路。

楊崑

工信部互動媒體

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IPTV在2018年是個分水嶺,要麼繼續現在數據傳輸的業務模式往前走,那麼2018年進入價格戰,視頻的整個發展規模會繼續增長,但是整個視頻產業會進入到一個巨大的改變時期,可能會被OTT邊緣化;要麼在2018年抓住視頻大繁榮的機會,有效打破管道之外的獲利空間。這需要建立圍繞用戶入口的流量經營體系,圍繞大屏建立大視頻+的體系,面向體系打造生態,實現能力開放。

呂品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市場部副總經理

IPTV是中國電信四大基礎業務之一,IPTV的互聯網化運營是我們下一步做的方向,會設計更多更靈活的產品組合,也即將推出會員制,根據應用進行分類,有教育包、影視包、遊戲包,同時也會通過包月、包年的方式讓用戶有更多更靈活的選擇。而接下來電信IPTV也會更加智慧,會通過一些智能的運營系統做到千人千面,更好地服務於中國電信廣大用戶。

董大武

中國聯通TV增值業務

運營中心總經理

如何抓住大屏機會?首先是要把用戶體驗做好;其次要把用戶看到的做得更好,避免數據孤島,要把數據打開;最後需要合作共贏,IPTV比較複雜,它是分省運營,聯通現在在做一件事,把內容和終端打通,內容經過公網和內部的網路,傳輸到各省的IPTV平台。另外,IPTV產業鏈是平台、監管、內容、傳輸、終端構成,大家在鏈上都想做一些控制,實際上我們都錯了。家庭不是你的,家庭是老百姓的。如果不聚焦在這點來看的話,產業鏈就是割裂的。

張明傑

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

副院長

IPTV當前發展的最大瓶頸應該是運營商基於省為單位的運營架構和IPTV全面互聯網化的矛盾,電視有限,TV無限。看好IPTV業務的長期發展,尤其是智能化、大數據、集約化、VR、新硬體帶來的新的業務發展想像空間。我覺得IPTV最大的挑戰不是產業或者技術,而是自身,如何從運營機制、規模經營、智能化改造、生態圈構建等不斷改良和自我修正,IPTV一定要自身修行到新的內涵和新的模式。

史支焱

東方明珠副總裁、百視通

總裁

如何讓大屏變得聰明,值得我們思考。正像人工智慧的任務目標:感知、洞察、理解用戶,能做到這一點,大屏就可以轉變為以客戶為驅動,以需求做引領,從而產生各種新商業、新運營、新服務、新價值。首先,創造智慧的大屏人機體驗;其次,大屏要實現精準營銷和場景運營;其三,大屏要通過跨界連接打造開放應用。視聽媒體的發展,就是智慧升級的過程。

成洪榮

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

有限公司、芒果TV副總裁

目前來看,IPTV的發展是比較健康的,如果說現在一定要講競爭的話,那麼目前有線的競爭從技術上來講會比IPTV稍微差一點,而OTT在政策上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我認為現在是IPTV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期。有線電視、IPTV、OTT各有特點、各有特色,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選擇,我認為這三種業務都擁有各自的用戶基礎,最後會由競爭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

張和

天津網路廣播電視台

有限公司董事長

IPTV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產業鏈各方在認知上不能統一,IPTV的利益相關方眾多,對IPTV業務有不同的定位和期望。涉及多方博弈的問題非常難以協調,既需要詳細、明確、量化的頂層設計,在每個涉及IPTV合作方的問題上都有明確的參照物;又需要參與各方具備妥協的智慧和心胸,清醒認識到各自只是IPTV產業鏈上普通的一環,以平等、服務、合作、開放的態度開展工作。

趙志成

北京新媒體集團

副總經理

IPTV的機遇和挑戰主要體現在活躍度、轉化率、多樣化、生命力以及進化論五個方面,無直播,不平台;無平台,無應用;無應用,無拓展;無拓展,無創新;無創新,無未來。視頻是拉動寬頻業務最重要的應用,也是驅動寬頻消費最好的方式;優質的觀看體驗,則是視頻業務能否促進消費最直接的條件。另外,目前IPTV存在的問題是應用割裂、數據割裂以及用戶數據之間的割裂。要實現應用之間的無縫切換,強化其關聯性,終極目標是要實現千人千面的電視大屏。

焦磊

河北廣電無線傳媒

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價值挖掘方面,IPTV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即娛樂價值的挖掘階段,產生了電視新業態和電視新看法,實現了電影、電視劇的點播和回看;第二階段即媒體價值的挖掘階段,隨著IPTV的用戶規模擴大,要逐漸承擔意識形態的職責,媒體屬性凸顯;第三階段即服務價值的挖掘階段,IPTV覆蓋超過1000萬家庭時,就已經成為接入家庭客廳的一個巨大入口,這個平台可以稱之為B 2 home,圍繞家庭展開各種服務,有娛樂服務、媒體服務,還有旅遊、健康、購物等,甚至可以和智慧城市、周圍商圈結合起來。

張曉剛

山東網路電視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

未來IPTV是一個可管可控的開放平台,是一個智慧家庭的核心,支持家庭各種智能服務和應用,看電視僅僅是其中一個功能。就產品而言,特色明顯,內容豐富,功能強大,體驗應遠遠高於同類產品。就開放合作而言,多方的合理訴求都應得到平衡、尊重和滿足,利益的分配應該是基於公平、責任和價值。最後所有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回到產品本身,回到運營,回到用戶體驗。

蔣運雄

廣西廣電新媒體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不少人認為,IPTV業務是一項市場化的業務,如果是,電信運營商就可以自由選擇合作夥伴甚至自己獨立、全程全網開辦這項業務,顯然,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其實,國家的政策對合作各方的權利義務已經做出明確規定,如果只考慮用市場的方式去對待IPTV業務合作,合作各方就難以開展良好合作,這對業務健康發展是一種傷害。

陳碩宏

廣東南方新媒體股份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IPTV的平台、技術、產品、應用都會跟著行業的發展不斷升級,所謂「取代」或行業「革命」,不是革別人的命而是自己革自己的命,而網路(包括但不止OTT)對IPTV的衝擊,首先是沒有衝擊也就沒有發展,各種衝擊對行業本身是促進,這就要求我們自身的能力和實力都需要具備,如果IPTV做得好,平台先進、技術領先、產品多樣、功能多樣、用戶喜歡,那麼反而可以去取代別的業務。

段蔥蔥

雲南愛上網路公司

總經理

視頻業務具有很強的媒體屬性,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因此監管是必須的,不可能放任自流。IPTV有運營商和傳媒機構背書,有健全的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穩定的產品形態和服務質量,是最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我認為互聯網電視和狹義的IPTV並不存在技術上的迭代關係,本質上是同一回事,只是在政策管控要求不同出現的兩種階段性形態而已,兩者之間是共融共生相互借鑒。

郭義凱

湖北廣電長江新媒體集團

副總經理

IPTV發展的瓶頸應該有兩個方面:一是技術上突破專網的限制,方便地實現多屏互動,廣泛社交等功能,充分體現互聯網時代媒體業務的泛在性和社交性等;二是體制機制上的突破。目前來看,不管是廣電行業還是電信行業,都還是以相對傳統的體制運營著IPTV,IPTV也只能算新媒體領域的傳統媒體,向互聯網化產業邁進必須要有相應的具體活力的體制和機制與之相適應,才能保證這個行業的合理髮展。

曹既斌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

運營商業務部總裁

目前大家對IPTV詬病最多的是什麼?用戶體驗。系統太慢,使用複雜,體驗不夠愉悅,智能化比較低,缺乏關懷。所以華為在著力打造視頻3.0:新網路、新平台、新生態、新體驗。同時要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視頻之路,即運營商+廣電+華為+新媒體,要通過視頻,圍繞體驗,打造視頻精品網,同時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實現網路端到端的可視、可管、可預測、可保證,通過工具和技術來支撐實現視頻3.0。

黃明石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區副總裁

IPTV目前較大的問題是運營的問題,過去IPTV是以內容為基礎的運營模式,重點是把內容發布和展現給用戶,這種模式在大視頻時代已經無法滿足要求,新的時代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感知用戶、了解用戶,實現以用戶為核心的精準運營;另一方面不能再只依靠節目清晰度的提升來促進視頻業務的發展,視頻業務要向廣度去做一些拓展,和一些新技術、新業務去做一些擁抱,為用戶提供更為全面的融合業務解決方案。

盧鷹

UT斯達康(中國)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長、CEO

任何一個面向社群式形態的媒體業務,都不可避免地觸及到意識形態方面的管控政策,同時也會涉及到媒體行業主管、版權、運營商等多方面的利益平衡,這些利益方之間的妥協與合作,我覺得是現階段影響IPTV發展的核心要素。遠期的瓶頸將會是用戶基數接近飽和時產業生態的發展,主要是傳統音視頻服務至上高價值增值服務的發展,它將涉及IPTV的總體價值規模。

李懷宇

微鯨科技有限公司

CEO

首先,IPTV從打破行業壟斷、三網融合、給用戶帶來全新觀看體驗等層面來講,應該說達到了當初的目標;第二,從商業模式、運營模式來講,有所退步。百視通模式的核心是廣電電信優勢互補,以用戶為中心做好業務運營,大家分工協作,但現在運作模式開始混亂,參與的玩家更多了,各方都有自己的所求,最終傷害用戶體驗,影響行業發展;第三,從行業顛覆性而言跟原來相差甚遠,IPTV在整個互聯網視頻行業中的地位在下降。

黃曉慶

黃曉慶 達闥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在泛IPTV領域, 運營商絕對可以做得比OTT更好。舉個例子,中國最早的CDN都是亂的,於是運營商最先做了3級CDN。後來互聯網企業也在做3級CDN,因為他發現遇到同樣的問題了。OTT也是一樣,其實互聯網企業今天遇到的問題,和過去運營商遇到的問題和當年運營商預測的問題,是完全一樣的,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運營商可以解決的比互聯網企業好很多,因為運營商掌控網路。

包冉

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

聯盟秘書長

無論是IPTV、OTT還是有線電視,單獨來看,都無法給用戶提供最完整的用戶體驗。互聯網電視沒有直播,IPTV體驗不好、應用不多,有線電視缺憾更多。開放合作是最好的,主體是各自的主體,業務上大家整合在一個開放的平台上。未來5年內,電信運營商將全面接管OTT的主導權。這其中有兩大關鍵詞,一是內容,二是流量,內容放手交給行業內各企業,而流量,除了運營商,誰也幹不了。

邵以丁

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中國的互動電視主要包括IPTV、DVB、OTT三種互動電視形態,這三大渠道所覆蓋的用戶目前已經邁向億級規模,但三者發展態勢卻各不相同,隨之而來的變現空間也呈現差異。IPTV近年來「一路高歌」的用戶規模發展態勢為渠道本身帶來了更大的變現空間,勢不可擋,而OTT渠道變現能力卻因用戶規模發展過緩及政策監管等原因遠落後於IPTV和DVB渠道。

龔靜毅

上海聖劍網路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CEO

站在內容方的角度來說,IPTV現在最大的瓶頸就是不統一。硬體終端不統一、系統不統一,各地割裂運營,這導致內容方很難提供統一的優質內容,而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各種適配,做不同的版本,各地落地上。

吳曉濤

上海帕科軟體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長

等到IPTV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IPTV發展速度雖然會放緩,但與此同時也會進入到另一個發展階段,例如,業務的精細化運營、業務形態的多樣化等,到那時或許會產生新的市場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會形成新形態的規模化市場。隨著新技術的變化,整個電信運營商體系也在做相應的改變,將原來IPTV的封閉特性逐漸向開放轉型,這也是由互聯網電視衝擊為IPTV帶來的欣喜改變。

張普

深圳市天易聯科技有限公司

CEO

客廳娛樂是家庭永恆的主題,而與此相關的業務缺失,這正是IPTV最佳的切入點。這也正是前些年IPTV的最大瓶頸:系統的增值業務承載能力。值得興奮的是,隨著IPTV終端智能化的進程,這一瓶頸很快將會被打破。

李百峰

上海成思科技有限公司

CTO

從技術角度來看IPTV行業的技術規範滯後,目前各運營商的使用規範都是多年前制定的,有相當部分的規範不能滿足現在行業發展的變化。另外行業人才的缺少,IPTV業務涉及到多部門的配合,業務上線的流程也較複雜。整體學習的曲線比較陡峭,行業的人才儲備不足。最後一點還是現在用戶體驗不夠簡單,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讓電視更簡單。

汪瑋

盈華(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中國IPTV和國外IPTV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道路,此亦可稱之為中國特色。一個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資本會大量湧入,會使行業進入另一個發展階段,這是經濟規律。IPTV就處在這個時間點上。隨著資本的進入,服務和產品必然會多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同時產品和服務也日趨完善,各種新技術,結合軟、硬體,將使大屏更精彩。

姜山

彩虹世紀(北京)文化傳媒

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IPTV的用戶規模在持續增長,其紅利期也會依舊存在,智慧家庭的概念是引領IPTV新一輪發展的大思路。具體在電視音樂領域,正版化一定是主流趨勢,尤其在國家版權局出台國內音樂史上「最嚴版令」以後,基本就可以看到「盜版音樂」在互聯網端漸近尾聲了,下一步音樂產品在IPTV平台上的規範使用、基礎付費標準、產品准入資格等因素直接影響音樂娛樂服務在IPTV領域未來的發展前途。

楊默涵

觀止雲(北京)信息技術

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IPTV有幾個關鍵點:一是融合,內容的創新會由當前直播點播向著更融合、更豐富的方向發展,另外IPTV、OTT、互聯網等的基礎技術平台和傳輸平台將交叉更多;二是增值服務,未來IPTV將以「家庭客廳電視機」為主戰場開展形式眾多的增值服務;三是大數據,下一步IPTV終端上升一個數量級後,基於大數據的精細化的運營,精準化內容放,實時用戶行為分析,實時用戶使用體驗數據就會成為核心能力。

楊新爽

ESPTV電競世界

創始人兼CEO

從媒體本身的價值演變來說,IPTV已經發展到非常大的用戶規模,這意味著未來的增長速度會逐步趨緩,市場趨於飽和,亟待提升用戶ARPU值。但倘若只是著眼於線上平台,必將造成開發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對於電競而言,除了線上平台,同時也可以發展線下的賽事業務活動,從而實現用戶的多重價值。

郭碩

上海星紅桉數據科技

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裁

IPTV天然的優勢就是交互,目前新媒體環境中可以說是有互動有未來,做好產品和產品之間,產品和用戶之間,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才能更好的促進產業的發展。另外,IPTV作為新媒體環境下的新渠道,天然對於數據有剛性需求,數據是IPTV業務的毛細血管貫穿著整個IPTV業務,作為業務的橋樑將企業和用戶連接起來。

趙洪偉

山東百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

IPTV的終端現在基本上都是機頂盒,而且是通過運營商免費贈送到達消費者手中,這樣會導致產品的影響力、對公眾的吸引力都非常小,這就需要進行渠道拓展,將包括手機、PAD、一體機、VR設備等在內的多種設備都拓展為IPTV終端,也就是全渠道全終端推進,相信這樣的話IPTV在未來會呈現成倍增長的態勢。

趙秋靜

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運營商市場總監

IPTV的未來絕對不只是IPTV,機頂盒也絕對不只是看電視的盒子。運營商未來要把機頂盒發展成為智慧家庭的用戶入口,圍繞視頻可以發揮的空間非常大。作為晶元從業者,我對IPTV的未來充滿信心。視頻已經成為三大運營商的戰略性基礎業務,我們一直致力於將極致的視頻體驗呈現給最終用戶,晶元的視頻圖像處理技術不斷向前演進,會匹配運營商從4KP30向全4K以及後續的8K和VR的視頻升級需求。

即將於11月9-10日舉辦的長沙論道,以「新電視、新娛樂、新傳媒、新生態」為主題,IPTV從規模到價值的運營探索會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議題,我們將彙集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包括以上絕大多數大咖),聚焦IPTV+的業務融合生態模式,大視頻3.0的發展機遇,人工智慧、大數據如何助力IPTV+等熱點話題進行分享和交流,與產業鏈各方共同探索IPTV的商業價值以及破局之道。期待您的參與!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長沙論道報名詳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媒體網 的精彩文章:

方興未艾 2017上半年AR行業動態一覽

TAG:流媒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