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行書一定要學的是哪部帖?答案是《聖教序》

學行書一定要學的是哪部帖?答案是《聖教序》

一、聖教序簡介

聖教序,全稱《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懷仁,是唐朝的一位和尚。這幅作品並不是王羲之親筆所寫的,而是由唐太宗撰文,命弘福寺和尚懷仁來去收集王羲之的字,進行拼湊成文刻於石碑上。懷仁花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在民間重金求購王羲之的字,不夠的字則由部首、筆畫拼湊。這說明懷仁也是一位非常有功力的書法高手,集字難度巨大,不僅不夠的字要補上,還要處理整幅作品的章法步局關係。

王鐸臨聖教序

二、聖教序主要是學什麼

1、學慣用筆(筆法)

聖教序中的字大部分來源於蘭亭序及其它手扎,雖然是石刻文字沒有蘭亭序那般精細、靈敏,但它的筆法變化仍然值得學習借鑒。

2、學習結字(結構)

聖教序的單字結構姿態特別豐富,比如我們知道的蘭亭序中有十三個不同的「之」在聖教序里都有體現。並且聖教序在疏密、收放、開合上面用到的更多,做的比蘭亭序還要極致。

3、學習變化

臨帖最重要的東西,我認為是要能掌握它的規律。它的筆法是怎麼變的?它的結體是怎麼變的?它的行氣布局是怎麼變的?這些如果你能理解,或許就能夠舉一反三,筆下就能寫出精彩的東西。

4、正之以骨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學習它的骨力,力道。力道十足可以說是王羲之的一項特色,如董其昌評價王羲之「右軍如龍,北海如象」,右軍如龍,就是形容王羲之(王右軍)的字像龍一樣奔騰飛舞,矯健有力。我們都知道龍的身材是很龐大的,但是它飛起來卻很靈活,不費力氣,這猶如王羲之的字一樣把力量與靈活做到了極致!

學聖教序更能訓練出字的骨力來,像學米芾的行書,貪圖爽利,學之不當者極容易寫成偏鋒!線條的力量感,力體感還是沒法與王羲之相比的。

趙孟頫臨聖教序

三、為什麼是學聖教序而不是蘭亭序

1、蘭亭序不易初學,容易不得要領

蘭亭序用筆高超,穩健與靈敏共存,學之者容易追求細節速度過快,寫出來的字就沒力度,沒厚度,空有形也。對書寫者的功力與知識要求較高,學習蘭亭序者,可以多參考虞世南版本、褚遂良版本等。

2、聖教序字數更多

聖教序全文將近2000字,而蘭亭序只有300餘字,可以學習訓練的內容更多。

聖教序原帖

張旭光點評學員臨聖教序

原創作者:書法解析/王整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解析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為何有人批評顏真卿的楷書
寫書法為什麼講究要有勁、有力道?
寫一篇書法簡史,以提高網友欣賞書法水平

TAG:書法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