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本月底停止所有交易業務,區塊鏈和雲計算的未來將如何?

比特幣本月底停止所有交易業務,區塊鏈和雲計算的未來將如何?

近期有關比特幣的消息很多,先是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宣稱比特幣是一場「騙局」,緊接著監管部門指出ICO(代幣首次發行)屬於非法集資行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呼籲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昨天,比特幣中國發布公告,將於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一場有關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故事,又將迎來怎樣的新篇章?

由於區塊鏈技術與比特幣關係密切,一般民眾都將比特幣當做是電子貨幣,其實可以理解為比特幣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去中心化賬本,而區塊鏈就是這個賬本的名字。而區塊鏈又與雲計算技術發展互相促進,公眾容易對雲計算等新技術產生懷疑,事實上,兩者的融合除了有比特幣還有更廣闊的未來。

比特幣、區塊鏈和雲計算的

「愛恨情仇」

區塊鏈的概念在初期,很難讓公眾與雲計算、大數據區分開來,也說明區塊鏈與全新信息技術的關聯十分緊密。比特幣早就運用了雲計算,雲計算技術發展同時促進比特幣發展。提到比特幣,不能不提到「挖礦」,而所謂的「礦池」即採用雲計算方式。

隨著雲計算技術的不斷提升,雲計算能耗不斷降低,比特幣「礦池」能耗也將降低,獲得比特幣的成本或許會降低,即使在國內短時間看不到,但在國外應該能看到這一趨勢的發展。

另外,比特幣的發展也推進了雲計算的進步。雖然雲計算的平台依然是諸如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但未來建立雲平台的門檻會越來越低,任何人的設備都能加入,個人能夠提供雲服務獲得利益,並通過相應節點貢獻分配相應收益,其中就會應用比特幣的理念。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需要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作為基礎支撐,同時又會促進新技術發展。目前,比特幣是知名度最高的應用,但區塊鏈技術的顛覆腳步還涉及很多行業。

區塊鏈的顛覆腳步不止於

金融行業

具體來說,依託雲計算服務資源彈性伸縮、低成本、高可靠性等優勢,能夠幫助企業快速、低成本地進行區塊鏈開發部署,解決區塊鏈技術的開發、研究與測試時的時間與資金成本等問題,能有效促進區塊鏈技術想更多領域滲透。

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中,區塊數據集合包含著每一筆交易記錄,數據規模會隨著應用發展迅速增大,可是區塊鏈在提供賬本完整性之後,數據統計分析能力較弱。此時,大數據具備的存儲和分析技術,能提高區塊鏈數據的價值和空間。

物聯網則能滿足區塊鏈系統的部署和運營要求,依靠物聯網分散式特徵,以後每個物理網設備都能管理自己的交互作用。

試想一下,有關機構預測的2020年物聯網設備將達到250億台左右未來將產生多麼大的數據量,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則實現對分散式物聯網的去中心化控制,為物聯網的自我治理提供了方法。

與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的互相促進後,區塊鏈技術獲得快速發展,改變的就不僅僅是金融行業。

一是將改變加密技術,即新興的區塊鏈技術有助於推動信息化溝通模式,密碼學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滿足最新通信方式的安全需求。同時,區塊鏈對身份認證、數字證書要求極高,這方面也將獲得促進作用。

二是將改變近期火爆的人工智慧,基於區塊鏈的人工智慧網路,將建立註冊、授權和完善的管理機制,能提高人工智慧設備的用戶體驗和安全性。人工智慧通過區塊鏈實現互聯互通,不同的人工智慧設備能通過互動不斷積累和成長,加速人工智慧發展。

比特幣的終結,意味著區塊鏈和雲計算技術的又一個開始。與公眾還稍顯遙遠的加密技術和人工智慧相比,區塊鏈技術不僅是一種技術,還是包含服務和解決方案的產業,如果有足夠數量級的用戶貢獻計算資源,將可以實現大規模應用,每秒將能處理以萬位級別的計算,屆時基於區塊鏈的全球雲計算平台將產生新的殺手級應用。

【科技雲報道原創】

轉載請註明「科技雲報道」並附本文鏈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雲報道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就人工智慧再次發出警告,內心究竟在恐懼什麼?
無人駕駛的「冰與火之歌」 誰將坐上「鐵王座」?

TAG:科技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