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先生出了一上聯,一學生靈機一動對出,先生批語無比幽默

先生出了一上聯,一學生靈機一動對出,先生批語無比幽默

對聯至唐代開始興盛,經過宋、元的醞釀成熟,至明代形成繁榮的局面,在明代,對聯的創作形式更加靈活自由,對聯的句式也打破四六言、五七言的模式,大膽創新,根據內容的要求,靈活運用長短句,而且出現了長聯、機巧聯、諧趣聯。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跟對聯有關的趣事。受科舉制的影響,所有大家都有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讀書人都喜歡吟詩作對,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在學堂,私塾先生經常出上聯,讓學生對下聯,藉此來考察自己的學生。

先生出了一上聯,一學生靈機一動對出,先生批語無比幽默

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神童叫楊廷和,他自幼聰明絕頂,四歲時知聲律,七八歲時就能吟詩作對,十二中舉,十九歲中進士。在歷史上,有很多跟楊廷和有關的逸聞趣事。

據說有一天,楊廷和在學館裡讀書。當時正值秋季,風輕雲淡,秋高氣爽,天空中飛來一群大雁。望著此景,先生雅興大發,想出了一句上聯,藉此來考考自己的學生。這對句是:

一群征雁天空過

先生出了一上聯,一學生靈機一動對出,先生批語無比幽默

上句出來之後,學生們苦思冥想,但還是沒有人對出下句,先生很生氣。這時,剛好外面有個路人手提半隻燒鵝路過,楊廷和見了,靈動一動,隨口對道:

半爿燒鵝地上行

先生出了一上聯,一學生靈機一動對出,先生批語無比幽默

話音剛落,全學堂的人都很高興,先生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連聲稱讚:「對仗工整,無懈可擊。」並寫了一條非常幽默的批語:「鵝者,燒熟而不死,且半爿(p án )能行,吾不敢啖(吃)也。」

先生出了一上聯,一學生靈機一動對出,先生批語無比幽默

楊廷和年少成名,考中進士之後授翰林檢討,正德七年出任首輔。他歷仕四朝,為官之時受朝廷內外稱讚。此外,楊廷和的兒子楊慎更是明朝有名的大才子,寫的《臨江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潑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神童遠近聞名,當朝首輔想招他為婿,於是出了一聯暗示他
令蘇軾尷尬無比的千古絕對,一少年隨口對出,後來少年考中進士
慈禧出逃到一座寺廟,有人寫了首詩,慈禧讀後又生氣又無奈
謎語趣事:慈禧出了一謎語,要求每句猜三味中藥,御醫兩天後猜出
對聯軼事:百姓出謎聯罵貪官,諷刺貪官嘴臉入木三分

TAG:潑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