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顧上瀘:在如火如荼的季節,開成一朵清麗的扶桑花

三顧上瀘:在如火如荼的季節,開成一朵清麗的扶桑花

願踏遍故鄉山水,依舊人未老 攝影:老煙

題記:與一個地方相遇,是與一個人相遇一樣,被緣分註定著的。

成年後的無數旅程,我最喜歡憩居各種古鎮的時光。自己也曾迷惑:為何兒時那麼渴望逃離鄉村,如今卻一次又一次尋找著某種與自己契合的山野古鄉?

中年後的人們流行「尋找內心原鄉」。那實際上指男人的一種落葉歸根,而女人,多半是對某類生活朦朧又美好的念想。

準備寫點與千年古鎮上瀘的緣分時,才驚覺離上一次到那個地盤,已有二十五六年之久。關於那個古鎮的各種影像潮水般從記憶深處湧現——也許,便就是從穿過上瀘古街的片段開始,我心裡烙下安寧生命之印。

(攝影:寧秋)

(一)

初中畢業那年暑假,一夥高泉墾殖場的發小,被同學華仔一路誆去了他的老家上瀘。我亦在其中。在那之前,我去過最遠的地方,往外是市區,往山裡是父親的老家上潭,了不起就都十幾里路,彼時的我眼中,已很遠。

華仔的大哥在我們鄉政府工作。初三那年,華仔轉到我們班念書,小夥伴們一年裡結下深厚友情。畢業的暑假,華仔要回上瀘了,幾個要好兄弟姐妹便相約一起送他到皂頭街坐車。七八輛永久自行車,載著十多個少年,從高泉騎了半個小時到皂頭街。

哪知告別話說了一出又一出,大夥在街尾開始難分難捨。憂鬱型華仔支支吾吾:「反正都騎了車,要不然……大家再送送我?」於是,這一送,再一送,就從高泉直送到上瀘,足足騎行了四五小時。

騎到應家時,有夥伴提回頭,華仔靦腆:「就快到我家了……」騎虎難下之勢,也難得放飛那種第一次逃離父母約束的暢意,我們都夾著探險未知之地的好奇,乾脆就送到上瀘吧。於是,那時兩元錢車費的路,在一路「就到了」之誆騙下,不知不覺就騎成人生的第一次遠行:離家七八十里路了!

華仔領著我們浩浩蕩蕩的自行車隊伍,在擁擠的上瀘鎮上遛了一圈。午後時分,上瀘街居然比我們市郊的皂頭街還熱鬧。待買了些菜帶回到那個叫毛源的小村時,已近一點。華仔兩位溫柔姐姐,慈祥父母,憨實弟弟都在,一起熱情招呼茶水,正忙碌著張羅吃喝。

原來,早在鎮上轉悠時,華仔就托鄉親傳話給住鎮里的兩位姐姐,先回家幫忙撈飯、蒸飯、殺雞、宰魚,過節一樣折騰。華仔母親拉著最小的我坐下,滿臉心疼:「囡妮,累著了吧?」實際上,我是最不累的:不會騎車,一路都大夥輪流帶著。最累的,是華仔,可他最開心:夥伴們確已筋疲力盡,當晚死定回不去高泉。

華仔家門口一條大河,叫毛源港,水極清澈。我們推著自行車過橋時,站在橋上都能看見小魚在橋底水下自在游弋。丟顆小石子下去,起了一面漣漪又恢復清緞樣,小魚依舊不緊不慢水下游著,絲毫不驚慌逃竄。

村裡不少鄉親都跑來華仔家看熱鬧。每個長輩樂呵呵問:「華仔回來了啊?」華仔極好脾氣,耐心地一一回答。看一下子那麼多人要吃飯,有鄉親紛紛回家取了自家菜來給華仔姐姐做。毛源村人居然是喝河水的。我想不通怎麼能一邊飲用河水,一邊又在這河裡洗衣洗澡洗雜物?儘管它看起來任何時候下總非常清澈,那也有肉眼看不見的臟污啊?後來,我才知道,山裡沿河居住的百姓自古都飲河水,他們每日清早第一件事便是挑水進缸。

那夜裡沒電,我們摸黑在河邊洗漱,寂靜山村裡都是一群少年忍不住的輕笑。毛源港似一塊緩緩流動的淡色水晶,在月光下,泛著銀光。

(攝影:老煙)

(二)

悶夏的雨季,我隨皂中的「上瀘幫」再進上瀘。

皂頭中學哪個上瀘學生出個什麼事,整個「上瀘幫」一呼百應,團隊意識特彆強。特別是余姓人,認識不認識的,一有事時全是自家人。我母親也姓余,外祖父大字派,老家離上瀘很近,或許也出自上瀘支脈?我沒打聽過。可我好像對姓余的人,暗藏著娘家人的親近。

上高中時,收到的第一封正兒八經情書,便是一個上瀘男生寫的。他在職高班上高三,為把那封洋洋洒洒的情書傳到在校廣播室工作的我手上,動用了十幾個上瀘夥伴。戀愛是沒談成,倒讓我著實見識到「上瀘幫」的厲害,從此與一大夥高年級上瀘學長稱兄道姐了。

相隔兩年,再進上瀘鎮,街道依舊蜂蛹嘈雜,好像在改建新街,時時有為堵車碰撞之類的摩擦吵架,卻是打不起來的,拉架勸架的各姓鄉親也一大幫。我在鎮里同學各家玩了兩日後,決定去毛源看望華仔。

毛源港依舊清澈,華仔家卻蕭條。不過兩年時光,華仔父親離世,母親多病,華仔自己休學動手術,成了真正的憂鬱男生。毛源村的鄉親,大多外出打工。華仔獨自住在孤零零的老房子里調養身體。華仔那個能為四個孩兒取名「中華興旺」的父親,儘管只見過一次,某種特殊的儒氣慈祥卻印在我腦子裡。華仔變得極度清瘦脆弱。生命何其短暫?我是帶著使命感再進上瀘的。

華仔母子領我到鎮上兩位姐姐家吃飯。二姐夫家剛宰了豬,二姐做了道「殺豬菜」,除了大哥和小弟在外地,華仔家人又像過節時一樣,門前架起一口大鍋圍坐著熱騰騰吃飯。華仔母親滿頭白髮,堅持要為我盛飯:「囡,華仔許久沒這樣開心過了——多謝你來看他……」

飯後,華仔撐傘帶我去逛老街。狹窄又深淺高低的青石路,被夏末的雨沖刷過,泛著清涼的光。老舊木板門邊倚靠著或忙碌、或閑賦的老人。他們有的端著碗筷,凝神靜氣嚼著口裡的飯菜;有的拿把蒲扇,眯著眼似乎打著盹,經過的腳步聲也驚動不了他們,卻會突然間喊出一個熟悉的名字:「華仔啊,歸來嬉哈!」

箍桶的、扎掃把的、彈棉花的、削扁擔的、編竹籃的……我第一次看見一條短街上聚集著這般多手藝的店鋪,分明老電影里的畫面,那安寧與新街的炸吵是天地之別。似乎每塊石頭,每門手藝,每道皺紋里,都要溢出些關於家的故事。它們沉澱在一種歷史的平靜里,發出某種氣息,瀰漫在老街上空。

我那時並不知上瀘自唐代已形成集鎮。辛棄疾有《清平樂·題上瀘橋》詞:「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

我更不知北宋名宦余堯弼、南宋理學家陳文蔚均繫上瀘人士。紹興六年(1156),上瀘陳氏開始燒石灰,陳氏一族後來成了上瀘第二大姓。紹熙二年(1191),上瀘林氏開始製造土紙。到明代,上瀘的商業逐漸繁榮。輸入日用百貨,輸出土紙、茶葉、薑黃。

幾年後的大學暑假,我隨友人去了正起步做旅遊的鷹潭龍虎山,是我人生第一次出了上饒地區的旅程。天空也飄著雨,眾人生淋著,只覺得痛快。

我買了頂尖頂的錐斗笠戴,站在悠悠蕩蕩的竹排上,突然想起上瀘來。龍虎山下的河水因為雨湍急而渾黃,我頭有點眩暈,問那撐排艄公:「這河叫什麼?」他回答:「瀘溪。」我不知那瀘溪正與上瀘的瀘溪河同名,而且有關聯的。

這世上的水,本就是自然界里最循環的一種東西。那時的我,也不知上瀘毗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和楓澤湖旅遊度假區。更不知傍鎮而過的瀘溪河,上至甘溪,下至石溪,注入信江,可通舟,古時便為通閩要道。

華仔已去省城上大學,離故鄉更遠。他與我們一幫兒時同學都已許久不曾聯繫,誰也不知他還會不會回故鄉。可有何關係呢?那龍虎山的瀘溪和上瀘的瀘溪河,管它們會不會有交匯處,最終都奔向了鄱陽湖。

(攝影:寧秋)

(三)

車子在往去紅區林場的山腰停下。

右側梯田一樣的陡坡,山脈連綿,與藍天一同無邊無際。遠看時,白雲像粘連在路邊高處的蘆花上。走近崖邊眺望,底下盤地平疇油綠,阡陌交錯,白牆灰瓦的坡頂屋舍隱約可見。我猜想著,之前去的那片新麗源茶園,青綠枝葉,一定擠在風裡瑟瑟作響,竊竊私語「哪來這群神秘客人?」

應閨蜜之邀,參加縣作協進上瀘採風行時猛然發覺,我不僅認識在外工作安家的上瀘人,還有進上瀘工作的城裡同學與朋友,更結識不少曾千方百計逃離過上瀘如今又重回上瀘工作、創業的友人。他們安扎在這片山野的村鎮、醫院、學校、派出所,甚至投資項目建設,在各行各處,為上瀘更美好的明天付出著點點滴滴。

某宗教經書里有言:「一個人生活下去的意義在於,他對生活的希望,不屈和勇氣……」

信仰如此,一座城市、一個鄉村存在的意義,亦如此。世間萬事萬物儘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都是要明心見志,才能歸宗於真思志道。

出王家山村的路上,遇見一片金黃無際的稻田。久居城市高樓的我,歡天喜地下車,赤腳在那田間泥濘小路上走了一遭。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土地,在掙錢越來越便利的今日,農田越來越被荒廢著。可在上瀘,水田裡稻穗依舊沉甸甸,茂盛等待著被收割。

我向一位在鉛山工作被我喊作老舅的文友打聽上瀘余氏淵源時,他恰好回上瀘修建要倒塌的老屋。政府不止對舊房改建有補貼,衛生間改建補貼也在上瀘全面鋪開落實著。

上瀘的余氏祠堂翹首可指。那祠堂不僅保留著孫中山親筆提寫的「壽考維琪」牌匾,還記錄著上瀘其它姓氏的歷史人物與成就。余氏宗祠,實際上展示的是整個上瀘的民俗文化。

上瀘老街,已完全不在,新街寬闊整潔,再無當年的擁擠。因為境內的大坳水庫與水電站,上瀘百姓家家戶戶幾乎都安了乾淨的自來水,不知為何,老舅卻惋惜:「我小時候游過泳的瀘溪河,基本上要乾涸了……」我與老舅都很懷念上瀘那些舊店鋪、舊木門,還有那些泛光的青石子路。

從縣道624進上瀘,再由上武高速回縣城,正好一大圈。上瀘沿途村子的路旁長著許多安靜綻放的扶桑,亦叫朱槿、佛槿。花語:纖細美、體貼之美、永保清新之美。上瀘古鎮能屹立千年,自有它獨特的風骨與風範。願它開成一朵如扶桑般的清麗之花,不談永世流傳,至少不敗於你我兒孫這三代。

附錄一:余氏祠堂(攝影:珍兒)

附錄二:園物

路邊扶桑 攝影:珍兒

攝影:寧秋

攝影:陳劍

攝影:珍兒

攝影:珍兒

泡紙 攝影:珍兒

攝影:老煙

攝影:老煙

攝影:寧秋

攝影:寧秋

攝影:寧秋

附錄三:曠野風至

攝影:珍兒

攝影:珍兒

攝影:寧秋

攝影:寧秋

攝影:寧秋

攝影:寧秋

攝影:珍兒

攝影:珍兒

攝影:老煙

攝影:老煙

攝影:老煙

攝影:珍兒

攝影:寧秋

歡迎進入珍影像第260期

圖文皆原創,未經許可不得用於他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珍影像 的精彩文章:

TAG:珍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