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悶雷」般的響聲從何而來?如何做到掃地僧的功力!

「悶雷」般的響聲從何而來?如何做到掃地僧的功力!

振興傳武,弘揚國粹

兩隻兇猛的野獸在搏鬥時,嘴裡會發出「嗚嗚」的聲音,我們通常會認為這是嚇唬對方的一種方式,而實際上,如果是出於「嚇唬」對方的目的,則不會那麼小聲了,不如發出如驚雷般的聲響可以起到效果,而如同「悶雷」般的響聲,必定有其用途,這種發聲的方式我們稱之為「雷聲」。

GIF/120K

關於雷聲,我們以前就有所闡述,我們知道這種聲音是由「胸腔」發出來的,發動的根源是「橫隔膜」,我們可以感受到「橫膈膜」顫動時,整個身體都在「抖動」,就如同「地震」一般,由震源輻射到周邊,由內臟至四肢百骸。拳譜中有句話講「心之發動曰意」,其實就是指「橫隔膜」的顫動,所謂「心一顫四梢皆至」就說明了「橫隔肌」的動與「四肢」的動之間的關係。

GIF/766K

我們看到類似於貓運動速度很快,快在身體軀幹而並非四肢,這樣的快才是真的快。拳譜中講「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這樣的「步」肯定就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腳步」了,而是指「身法」,手快可以避,身快則難逃。一個優秀的拳擊手,拳與步的搭配是非常默契的,而拳擊步更多的是運用身體重心的移動來達到身體的位移,這樣的攻擊可以賦予自身更大的衝擊力,充分藉助身體的重量進行攻擊。而傳武中,關於「隔肌」的運用,是「由內而外」用內髒的運動帶動了身體的重心移動,既科學又隱蔽,但也增加了神秘色彩,一般人不為人所知,就更不懂得怎麼去練習了!

現代人鍛煉身體的方式很多,跑步,夜走,打羽毛球……等等,這些運動在肢節的鍛煉會偏多一些。我們往往會忽略身體一些重要部位的訓練,比如「脊柱」,我們稱脊柱為「大龍」,要練成好的功夫,缺少了脊柱的參與,就沒有辦法實現。

脊柱是一個多關節的連接,既可以拉伸,也可以崩彈,所謂「龍身」,就必須將脊柱開發出來。有了脊柱的參與,整個身體就會充滿神韻,會活起來,肢節的所有勁力都可以與脊柱連接,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我們看到動物捕食,背脊一弓就竄出去了,極其利索,脊柱一個抖彈,分分鐘在手上表現出一把驚炸力,並且顯得氣定神閑,完全沒有屏氣用力的狀態。如果手上遇到阻力,可以輕鬆轉移到「脊柱」上,使對方如按在鐵板上一般。

GIF/1576K

傳統武術在現代的存在之美,最重要的就是通過身體的開發,達到健康的效果,既然是開發,我們就要變不能動為能動,像動物一樣靈敏,不但骨架靈活,內臟也要運動起來。內臟與脊柱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內臟提墜翻騰,脊柱也會相隨,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內動外隨」。當能夠做到由而外,由脊柱到四肢,都連成一線的時候,無論功力還是健康都具備了!

所以說,最好的拳,一定是開發程度很高的,每一動在胯脊,再傳遞至四梢,要避免太多的梢節運動。電影中,少林寺一個掃地僧能練出絕世功夫,說明掃地全憑胯脊動了,手腳只是外在表現。我們如果在日常勞作中也能夠把脊柱帶上,用胯脊去運動的話,那對身體的開發肯定是有好處的!當然,如果用於武術當中體現發勁,那就不能隨意模仿,容易形成傷害!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典傳國術總會 的精彩文章:

開胯、松胯兩不誤!
第二期公開課:雖是女兒身卻懷武俠夢
如何做到輕輕一個揮手就可能打出一個霸道的整體力?
「逝去的武林」需要明師挽回,可以用一輩子去練拳,但是不能用一輩子去做試驗
今日公開課:雖是女兒身卻懷武俠夢

TAG:典傳國術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