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被逼跑路,只因安祿山選擇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反叛

唐玄宗被逼跑路,只因安祿山選擇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反叛

安祿山叛唐除了利欲熏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擁有與中央政府叫板的實力。

天寶年間,唐朝共有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及西川、劍南九個節度, 兵馬約為50萬。除劍南節度外,其餘均在北方。其中安祿山統領平盧、范陽、河東三鎮, 兵馬20萬,最強。哥舒翰統領河西、隴右二鎮,兵馬15萬,次之。 安思順統領朔方,兵馬6.5萬,又次之。高仙芝、封常清統領安西、北庭二鎮,兵馬5萬,最少。安祿山雖然在一眾節度使中最是兵強馬壯,卻也不佔據絕對優勢,唐玄宗沒有將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竹籃中,是出於相互制衡的考慮。

如果西北5鎮合兵,安祿山也不是對手,對此,他不能不有所顧忌,因此反心雖萌卻一直不敢輕舉妄動。安祿山為了拉攏實力僅次於己的名將哥舒翰,聲稱二人「族類頗同,何得不相親」。

就在安祿山就要失去耐心時,機會來了。天寶十四年,節度 使諸鎮中的幾名主將這時都不在任上。原任安西都護的高仙芝於天寶十年回長安任右羽林大將軍,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因病卧床在家; 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是年冬入朝。

眼見機會千載難逢,蓄謀已久的安祿山立即起兵作亂。

此前,安祿山為試探唐廷反映,曾請求向長安貢獻3000匹馬,派本部兵護送。

事情立即引起了朝堂的警覺,河南尹達奚殉建議「令待至冬」,玄宗當即允從。為安撫安祿山,又遣使告之:「與卿修得一湯,故令召卿至,十月聯御於華清宮。」

安祿山自然不是傻子,知道如果赴長安約定然是有去無回。十一月九日,安祿山發所部兵及奚、契丹、室韋各部兵馬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清君側、誅楊國忠為名反於范陽。叛軍「步騎精銳、煙塵千里」,漁陽鼙鼓動地來。唐王朝毫無戒備,被打了個猝不及防, 叛軍一路攻城掠地,如入無人之境,僅用34天就攻下了洛陽。

告急文書雪片一樣飛往長安, 唐玄宗慌了手腳,急忙派出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率軍迎敵,哪知半年左右時間,三位叱吒一時的邊塞主將或被俘或被殺。

惹不起還怕躲不起,唐玄宗當即決定千乘萬騎西南行,遁入蜀地躲避戰亂。好在有兒子李亨在靈武即位,號召天下勤王,依恃大將安思順、郭子儀、李光弼及朔方六萬餘精銳,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平定了安祿山的叛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為何評價曹操「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因思慕狄青,宋仁宗竟然派了宮廷畫家前往西北軍前
因思慕普通一兵,宋仁宗竟然派了宮廷畫家前往西北軍前繪像
歐陽修寫完了《醉翁亭記》,一個樵夫拿著斧頭找上門來
如果你是李淵,你該如何避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