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入職一月就辭職的北大女,後來怎樣了?

那個入職一月就辭職的北大女,後來怎樣了?

GIF/187K

前幾天,主頁君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了…

耐著性子看完了這篇17000字的長文

總結來說,即一個北大的女生

為了愛情放棄最愛的留用機會後

在秋招季瘋狂海投簡歷,網申面試

期間不斷地碰壁撞牆

最終無奈選擇了不喜歡的公司、崗位

又在經過痛苦的磨練掙扎後決定辭職

遵從內心跳槽去了想去的公司的故事

我們且先不去評判這篇文章質量如何

但不得不說看完後,主頁君感觸頗深,同時也陷入沉思

感觸的是這位北大女生在求職路上走了不少彎路

沉思的是如何能讓留學生在秋招求職

能避開誤區,走上捷徑

以下是思考後的彙報結果,請查收

GIF/2025K

一、須意識到工作選擇的重要性

那個時候,心氣兒果然是高啊。

那時的我怎會想到,在很短的時間裡,我就迅速向現實低頭了。

一個月後再打開我的秋招統計表,會發現我不光投了著名民族快消娃哈哈,還投了萬科、龍湖、旭輝、綠城、融創中國等一大堆地產……

還投了中國移動浙江分公司、中國聯通浙江分公司……

還投了海康威視、恒生電子、浙江國貿、浙江金控、杭州金投、九陽豆漿機……

還投了杭州銀行總行、浙商銀行總行……

整個秋招季,我投出了60多份網申。可裡面我想去的公司屈指可數。

——摘選自《一個月就辭職:一個北大女生的求職悲歡》

有些想要回國求職的同學看到這段的時候,略微有點方...這個女生作為國內Top2高校畢業,手握BAT實習經歷,在秋招季面臨的是最後卻是漫無目的的海投?!於是紛紛詢問小編國內就業形勢已經這麼嚴峻了嗎?就業這麼難嗎?

真的難,年年都變成「最難就業季」。《2017海外人才就業分析報告》顯示:今年歸國參加秋招的留學生預計突破60萬,而國內應屆畢業生更是高達700萬。隨著近幾年的經濟下行,全民創業的熱潮愈演愈烈,很多過去看起來繁榮光線的泡沫已被戳破。

在就業難的情況下,就沒有工作選擇的餘地了嗎?

不不不!一定要意識到工作選擇的重要性。主頁君想告訴你的是,世界上優秀的人千千萬萬,優秀就能進大公司了嗎?大公司在招聘時,最關注的不僅僅是優秀,更多的是講求合適的優秀,你的優秀恰如其分地適合JD的每一項要求。做工作選擇這一步,不僅僅是為了更高效的拿到Offer,更是為了讓你不後悔自己所做的選擇。

二、須知道第一份工作如何選擇

我正進行我每日例行的驚天一問——蒼天啊大地啊,這一切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啊,我什麼時候才能有offer啊!

這時忽然接到了電話。

我就這樣拿到了offer.

浙商銀行總行。

......

第二天,我就向領導提出了辭職再次日,和人力部門進行離職面談,心懷感謝,就這麼告別我的第一個東家,沒有遺憾。

我走出總行大樓,騎上一輛單車,突然決定去西湖轉一轉。

總行就坐落在西湖邊,距湖岸只有不到一公里。我來杭州已經兩個月,卻一次都沒有想過要去看。

——摘選自《一個月就辭職:一個北大女生的求職悲歡》

這是非常典型的應屆生求職折騰案例,入職、辭職、離職、再入職,雖說兜兜轉轉那位北大女生終得償所願,但不可否認的是,她也浪費了一些時間,況且現實中又有多少可以重來並且成功的機會呢?趁著現在秋招季,正值找工作的最佳時機,主頁君想傳輸你一些秘籍,談談第一份工作該如何選擇。

選擇與專業方向對口的工作又或以興趣為導向?這都不重要,工作和談戀愛不一樣,是一個理性行為。工作的本質是讓自己具備越來越值錢的工作能力。工作根本沒有讓你更有樂趣、更漂亮、更健康的義務,一切認為「工作應該充滿樂趣」的念頭都是耍流氓。如果對這一點有異議,沒關係,職場專治各種不服。玻璃心的小公舉需要飲完了這碗暗黑雞湯再上場

正經提醒找工作應該是這樣一個決策過程

1. 首先要想清楚什麼是好工作。如果要麼符合專業,要麼符合興趣的就是好工作,那世界上就基本不存在離職、辭職再入職的浪費時間的事了。

2. 了解怎麼去做出明智的選擇。

那麼具體如何從那麼多選擇中,慧眼看到那份讓我們更接近幸福和智慧的好工作呢?

學會判斷行業大勢

首先要分辨的是這個行業是否終究會面臨轉型或者升級換代,或者直接被淘汰?就像主頁君前段時間寫過的一篇文章:2019年CFA考試確認新增Fintech科目,不會寫代碼的金融人要被人工智慧取代了...就有提過人工智慧影響著華爾街,直接導致持續性的大裁員。

要特別關注公司業績是否在穩定地提升

上市公司的話,從近幾個季度的財報就能夠看出來了;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話主要是看它的產品銷售情況。很多同學會認為自己是否升職加薪,取決於自己跟主管的關係,其實那根本就不叫個事。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家公司有沒有這個空間給大家升職加薪。

無法判斷工作好壞時,看這家公司的合作夥伴牛不牛

哪怕這個公司你都沒有聽過名字,但如果他都是跟很牛的公司在合作,你就選他好了,因為那些很牛的合作夥伴,已經幫你考察過了。

其實,找工作就像談戀愛,曾經遇到的初戀對我們影響最大,同時記憶也越深刻。但只有談過很多戀愛,才會知道最重要的是相處不累,做決定時能把對方利益也考慮到的,才是不錯的伴侶。而第一份工作決定了職業生涯的起點和高度,但要換過很多份工作,才知道考察一個公司,最核心是行業在不在經濟大勢上,老闆還有沒有奮鬥意願,干好了工作上司是不是除了把工資加給自己,還能記得加給你

三、須克服「職業感弱」和「學生氣重」

這位北大女生在文章中很多細枝末節上體現出應屆畢業生的通病,即「職業感弱」和「學生氣重「,譬如她提到:因為很多房地產公司有在杭州的項目,她即便內心並不情願但卻還是投遞了簡歷,撒了謊;終面沒過又給通知的HR髮長長的簡訊...

在面試環節一定要克服「職業感弱」和「學生氣重」,先來了解它們具體是指什麼:

關於「職業感」首先聯想到的第一個詞便是「認定」

比方說對自己所具有技能的認定。很會寫代碼,想要成為程序員,就去投面程序員的職位,而不是去拼了老命想成為一名法務,這就是職業意識——我能幹什麼&我不能幹什麼。

比方說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的認定。喜歡旅遊,想進旅遊行業,就去投旅遊業公司,而不是擠破頭想進銀行,這就是職業意識——我想幹什麼&我不想幹什麼。

認定自己工作的人,自然,自信,自驅,自勉——這些不是乾枯的形容詞,是寫在臉上的「狀態」。

其次應該是「認賬」。選了的東西一定會成嗎?成了,你要認;沒成,也要認。

譬如在求職面試中,人才選拔不是單純的「我很優秀」「我會成功」的邏輯性事件。你可能會因為單純的優秀通過初篩得到面試機會,但你只會因為「合適」通過面試。面試淘汰說明了「不合適」這個結果,對方是專業的HR,作出了專業的綜合判斷,理解對方負責面試這件事情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並信任這種專業的結果,是「職業素養」。

要切記一點:即便你被拒絕了,也只能說明你不適合這份工作,而並不是你不夠優秀。千萬別把負面的情緒放大,這實在是太不「職業」了。主頁君希望的是,大家在邁出校園那一刻起,甚至還在校園時,就能開始培養自己的「職業感」。

再次應該是「認命」。不是說類似「我這輩子就這樣了」的宿命論調,更想表達的是,職場人要為自己的角色和與自己角色有關聯的其他角色負責。作為職場人,要能夠堅定地站在自己作為職場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工作,也要能夠站在同為職場人的對方角度上考慮問題,理解和尊重對方的工作。理解並學著培養這樣的思維,無論是對面試環節,還是對大家最近正頭疼的OT中的情景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去有效克服「職業感弱」和「學生氣重」的問題呢?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職場,了解行業,了解職業,了解企業。去取經,去學習,去做功課,去為你的面試做充分的準備和練習。千萬別用高考那個單純按照分數排名和被分配的機制下選學校的心態,來選擇你的職業和規劃你的求職, 因為求職這一環節是真真切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你足夠充分的準備,有計劃地投面你認定的公司,nothing is impossible.

最後,願每位同學都能順利從學生轉換到職場人的角色

在求職過程中不吃任何虧,不走任何彎路

共勉

GIF/341K

DBC承諾陪大家跑完整季秋招

更立志不讓每位留學生在求職路上走彎路

如果你還在迷茫和彷徨不要猶豫

請大力地諮詢我們的小編

無論你想求職哪個領域

無論你想留在海外還是回國

一定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快速加入DBC的秋招精英特訓項目

幫你解決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

輕鬆斬獲海內外頂級秋招Offer

本文由DreambigCareer獨家整理

部分內容來自公眾號胡嗚昂&有魔力的趙同學&知乎匿名用戶

版權聲明:「DreambigCareer」除發布原創求職乾貨文章及獨家講座福利等以外,亦致力於優秀求職乾貨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原諒,並添加微信DreambigCareerPR10進行處理。

DBC Offer榜

斬獲精英offer,你也要有一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reambigCareer 的精彩文章:

AIG 2018 Actuarial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熱招
RSM 2018 Audit Winter Intern 熱招
JPM Chase&Co.2018 AM Analyst Intern 熱招
Deutsche Bank Graduate Programme Audit 熱招
秋招 McKinsey Data Scientist Intern 熱招

TAG:DreambigCare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