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國產蜂蜜的尷尬:國內沒人買,出口沒人要!

國產蜂蜜的尷尬:國內沒人買,出口沒人要!

國產蜂蜜的尷尬:國內沒人買,出口沒人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產國,統計顯示,2016年全年的蜂蜜產量為70萬噸,佔世界蜂蜜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國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蜂蜜出口國,歐美許多發達國家都是我國的貿易對象。

蜂蜜是甜的,蜂蜜產業也應該是甜蜜產業,然而原本擁有巨大優勢的中國蜂蜜市場卻因為一些原因,正在陷入出口沒人要,國內沒人買的困境…

國產蜂蜜的尷尬:國內沒人買,出口沒人要!


養蜂場里也可能買到假蜂蜜

商場、超市、蜂蜜直銷點、養蜂場等等,這些地方都可以買到蜂蜜。但為了吃到「真正的蜂蜜」,有些消費者不辭辛苦,前往養蜂場購買蜂蜜,看著蜂農親自搖晃蜂巢將「蜂蜜」倒出來。為的就是眼見為實吃著放心。但山東省蜂業和蜂產品質量檢驗所檢驗員劉新迎告訴記者:蜂巢里倒出來的「蜂蜜」有可能也是假的。

劉新迎:有的消費者認為,自己看著他們從蜂皮裡面搖出來的蜂蜜,這個蜜絕對是真的,其實也不然。這個蜜可能是蜂農前天晚上喂蜂的時候,把糖水灌到蜂巢里,所以他搖出來的蜜,可能是假蜜。

國產蜂蜜的尷尬:國內沒人買,出口沒人要!

假蜜還有可能是概念上的混淆

除了這種手段上的制假販假,還有一種概念上的刻意混淆。劉新迎說:按照蜂蜜國家強制性標準,蜂蜜產品中不得添加任何澱粉類、糖類、代糖類物質,可是目前市場上有一些蜂蜜膏、蜂蜜乳,這些打著蜂蜜旗號的商品都不算蜂蜜。

還有一些蜂蜜,裡面要麼摻兌了很多糖水,要麼摻兌了很多果脯糖漿。目前市場上蜂蜜賣到十幾元錢一斤,果脯糖漿一斤卻只有一塊錢左右,價格懸殊十幾倍,可以說是暴利。不過,相對於其它物質,山東省蜂業和蜂產品質量檢驗所檢驗員劉新迎說,添加果脯糖漿已經算好的了。

劉新迎:北方的果脯糖漿基本是從玉米裡面提取出來的,南方的果脯糖漿是從大米裡面提取出來的。我們曾經在山東濟南抽樣檢測,8個樣品中只有1個是合格的,老百姓吃到好蜜真是太難了。

國產蜂蜜的尷尬:國內沒人買,出口沒人要!


國產蜂蜜:出口沒人要,國內沒人買

我國蜂蜜市場上存在的這些亂象,導致了一個結果:消費者對市場上的國產蜂蜜產生了不信任,並形成了一個尷尬的局面,中國蜂蜜出口沒人要,國內沒人買。

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張向軍: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以及歐洲的其他一些國家,蜂蜜的消耗量非常大,我國原本有20%的蜂蜜產量是出口的,但現在很多國家非常看重蜂蜜的質量和安全性,我國蜂蜜市場又魚龍混雜,所以導致蜂蜜出口嚴重受限,現在對美國的出口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張向軍說,發達國家的蜂蜜基本是成熟蜂蜜,而我國的蜂蜜大多是非成熟蜂蜜,蜂蜜性質的不同增加了蜂蜜外銷的難度。

張向軍:蜂蜜裡面有沒有添加物質,有沒有添加水是成熟蜂蜜與非成熟蜂蜜的區別,很多發達國家的老百姓每頓都離不開蜂蜜,因此他們的蜂蜜基本是不添加其它物質的。


未來我國蜂蜜產業發展需多方齊努力

有統計顯示,我國有蜂農約30多萬人,飼養的蜂群有894.7萬群,蜂蜜里添加物質,或以次充好,將會對我國蜂蜜產業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張向軍認為,唯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破解困局。

張向軍:一是要加大誠信體系的建設,加強質量監督,加大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

二是蜂農要有市場和品牌意識,要認識到蜂蜜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要有長久發展的意識;

三是消費者要學會識別蜂蜜,要會看品名、配料表。要會嘗,天然的蜂蜜有一股花香的味道,要讓假的蜂蜜無處可銷。

最後,要加大散養蜂農的整合力度。



本文來源: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

記者:李鑫、匡心語// 編輯:劉思思 // 監製:曹暢

中國鄉村之聲原創作品,歡迎轉發轉載,但請務必註明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鄉村之聲」,並保持轉載內容的單獨完整呈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