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肉雞的腸道保健,你真的了解嗎?

肉雞的腸道保健,你真的了解嗎?

隨著肉雞養殖軟硬條件不斷的提高,大多數養殖戶都改變了傳統的飼養觀念,更加註重預防保健。那麼預防保健到底要預防什麼保健什麼呢?――籠統的說預防保健就是我們為了降低疾病發生率和改善雞群健康狀況所採取的一系列綜合措施,大體包括環境、管理、還有藥物干預等。

今天我要說的就是其中一條,肉雞養殖中的腸道保健。養雞時間長的都知道保持肉雞腸道健康,維護其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不但能使肉雞獲得良好的生產性能,而且能有效抵禦疾病的侵襲,而這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結果,利益最大化。

肉雞腸道的健康狀況,可以通過糞便檢查來評估。腸道健康的肉雞,代謝過程中排出的糞便呈圓形、棕色,上部帶有典型的「白色小帽」狀尿酸鹽沉積;排出的盲腸內容物為不連續的深棕色糊狀物,通常每天排泄1-2次。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醬色糞便是正常的,不必過多擔心。

如果臨床上見到下痢、腹瀉,糞便稀薄甚至如水狀,出現料糞等情況,有時出現泡沫樣盲腸糞便、橙色糞便和大灘盲腸糞便,即可定性為腸道健康失衡。

腸道健康失衡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它可以由許多因素和病原引起,各有各的特徵。

1.飼料與管理因素

使用了劣質飼料,除了營養不均衡和吸收率差外,其中的粗纖維含量可能也會超標。也有的因為添加了劣質原料,破壞了腸道內環境,損傷腸粘膜乃至發病。

肉雞飲用了污濁的水源,會破壞雞的腸道內環境,進而發生細菌或功能性腹瀉。

在肉雞生長的不同時期,需要更換不同的飼料。而在更換飼料時過急過快,造成飼料應激,就會引起雞的腸粘膜損傷,出現應激性腹瀉。

改善措施:盡量選擇優質飼料,對雞場水質進行化驗,換料時改急為緩,減少換料還有轉群、冷熱等應急 癥狀明顯的使用白頭翁口服液加魚肝油調理修復腸道。

2.疾病因素

(1)腸道菌群失調。肉雞腸道菌群失調,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泡沫盲腸糞便、橙色糞便和大灘盲腸糞便;雞隻可能存在「勾料」(將顆粒飼料甩出料盤),「料糞」(糞便中出現未被消化的飼料);飲水量增加。發生菌群失調時,肉雞生產性能或受影響,或使採食量減少,進而影響生長;腿病較常見。使用抗生素藥物後,有時稀便可恢復正常,但以後的整個生長期內仍然易感,不能形成永久免疫力,病因不除,仍會複發。可長期添加益生態(益生態可以使腸道菌群的構成發生有益變化,改善機體胃腸道功能,恢復機體腸道內菌群平衡,形成抗菌生物屏障,維護機體健康)來預防改善此類狀況的發生。

(2)病毒性因素。病毒性腸炎,多與輪狀病毒和呼腸孤病毒有關。常見頑固性腹瀉,使用抗生素無效,要考慮病毒性因素,一般多見於中後期,三黃敗毒口服液+金牌毒特主要成分 黏菌素、綠原酸、黃芩苷、糖蛋白、莽草酸等,用於各種病毒性疾病的治療)+腸衛士(主要成分:硫酸安普黴素、白頭翁提取物、青蒿素、VA)

(3)球蟲病。球蟲病一直是最普遍的影響腸道健康和生長效率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感染球蟲後所引發的腸道細菌感染,也是引發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根據雞場條件加強飼養管理尤其是夏秋季節棚舍環境衛生和濕度的管理,定期使用送瘟神散(青蒿末)可有效預防球蟲等原蟲病的發生。

(4)壞死性腸炎。引起壞死性腸炎的因素很多,但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是導致壞死性腸炎的一種普遍存在的厭氧性微生物。使用白頭翁口服液+腸衛士(銀牌腸炎消)預防治療。

(5)黴菌毒素蓄積性中毒。黴菌毒素正在逐步加重對肉雞的威脅。一般多見飼料、環境的污染。飼料污染最常見的是玉米的污染,其次是豆粕、雜粕的污染,然後是食槽內的污染和成品料的污染。

黴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對雞的各個系統各個組織都能造成損害,尤其是消化系統。如肌胃潰爛、腺胃腫大、腸粘膜脫落、腸道菌群失調等;臨床表現就是拉稀、拉不消化飼料糞便。流行的腺胃炎、肌胃腺胃炎,基本上都是由目前黴菌及其毒素引起的。

改善方法:首先儘可能多對比選擇優質飼料,其次喂料時堅持少量多次,每天要有一次「凈槽」後喂料,這是最關鍵的。再就是從育雛開始尤其夏秋季節就開始階段性使用強力真菌靈飲水,期間不定期使用毒素凈和制霉粉拌料、新雙胃靈飲水改善飼料黴菌污染和腺肌胃炎的早期治療。

小結:消化道是雞群汲取營養的場所,只有第一步好了才能保障整批雞的生產效益最大化,出現腸道問題一定要綜合分析,不能一味的使用抗生素去解決,再就是平時養殖過程中別忘了肝腎臟的保健,高能高蛋白飼料以及過量抗生素的使用都會降低肝腎功能,間接影響腸胃等消化道功能。(正欣源集團 技術部:劉明剛)

(「健康養殖 科技先行 ——不忘初心的正欣源集團!視頻時長4分鐘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雞病專業網 的精彩文章:

雛雞不敢開濕簾?這篇文章告訴你真相!

TAG:雞病專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