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要注意什麼?

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要注意什麼?

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要注意什麼?請給予指導

防治稻縱卷葉螟,首先要知道防治時間。防治時間的確定,是通過蟲態發育進度及燈下成蟲消長動態,參照蟲態歷期表,結合中短期天氣預報情況綜合制定。為確保能真正掌握防治適期,我們必須了解幼蟲的為害特點,1齡幼蟲為「白點期」,在分櫱期爬入心葉或嫩葉鞘內側啃食,在孕穗抽穗期,則爬至老蟲苞或無效分櫱嫩葉鞘內側啃食;2 齡幼蟲為「束尖期」,可將葉尖捲成小蟲苞,幼蟲潛藏蟲苞內啃食;3齡幼蟲為「束腰期」,可將葉片中部捲成較長的蟲苞,形成明顯的白葉; 4齡進入「轉苞期」,幼蟲頻繁轉苞危害,白葉逐漸增多;5齡進入「暴食期」,被害葉片呈枯白色,整個稻田白葉累累,4、5齡幼蟲食量佔總取食量90%以上,為害最大。稻縱卷葉螟控制在卵孵高峰期至低齡幼蟲始盛期進行打葯,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但我們經常發現,很多農戶在沒有掌握防治時間前提下隨意打葯,由於稻縱卷葉螟年與年間存在一定的發生時間差異,每年的防治時間有不同。因此,如果在防治適期內不及時施藥防治,等田間看見白葉時用藥,稻縱卷葉螟幼蟲已進入高齡,防治效果下降,最後無疑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防治稻縱卷葉螟,其次要了解防治對象。只有了解了防治對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稻縱卷葉螟發生輕重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適溫高濕情況下,有利成蟲產卵、孵化和幼蟲成活,因此,適溫、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濕天氣,有利於稻縱卷葉螟的發生。成蟲有趨光性和嫩綠性,喜蔭蔽和潮濕,且能長距離遷飛。只有了解了稻縱卷葉螟的生活習性及危害特點後,才能方便真正做到「對症下藥」,確立防治重點對象。

防治稻縱卷葉螟,其三要掌握防治藥劑。從本市近幾年水稻蟲害防治所取得的顯著成效來看,稻縱卷葉螟防治的理想藥劑可選用康寬、稻騰和壟歌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保型農藥。康寬即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是胃毒和觸殺劑農藥,每畝用量為10毫升(2小包),兌水莖葉均勻噴霧,每畝用水量為30公斤(視水稻生長情況和蟲情酌情增加用水量)噴施,如重發生(世代重疊厲害),間隔15天再噴一次即可;稻騰為10%懸浮劑,由6.7%氟蟲雙醯胺(由日本農藥株式會社研發)和3.3%阿維菌素比例混配而成的懸浮劑。它的主要作用途徑是胃毒和觸殺,在水稻上使用的安全間隔期為28天,每個生長季最多施藥2次;壟歌為20%氟蟲雙醯胺水分散粒劑,以胃毒作用為主,兼有一定觸殺作用,殘效期長,防治水稻螟蟲於卵孵盛期至低齡幼蟲時施藥,每季2至3次,施藥間隔期30天左右。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防治只有做到「知時、知情、知量,對症下藥」,才能讓水稻健康的生長,促進糧食的生產和農民的增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種糧人 的精彩文章:

甲殼素農藥效果怎麼樣?有哪些好處?甲殼素農藥哪些作物可以使用?
百草枯中毒是怎麼樣的?百草枯中毒後怎麼辦?

TAG:種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