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點心吧,這不是愛情!

長點心吧,這不是愛情!

01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愛情這件事,似乎是人間這一場的必修課,那些滿目炫暈、心情竊喜,如在波浪上翻滾的激情,象神經病一樣的乍喜乍悲……幾乎每個人都曾撞見過它吧,只不過,有的人經過愛情的淬鍊,對生命沉澱下來一份成熟的睿智,擁有了愛情也擁有了走向幸福的能力;有的人卻經過「愛情」的焚燒,生命從此變得滿目瘡痍、荒蕪遍野,眼神里沒有了光,心裡沒有了愛,腳下迷失了未來。

愛情,到底是什麼?

誰來教會我們關於愛的功課?

父母教我們要正直、要善良,做一個好人,沒有跟我們談過愛情是什麼,要怎麼對待愛情;

老師教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取得好成績,考個好學校才有未來,沒有愛情這門課;

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們,是從哪裡明白愛情的?

記得那時候,青春懵懂的少男少女,流行的是「手抄本」,還有那些「愛情小說」,至於這些孩子們從中學到了什麼,是情慾的誘惑,還是所謂的「義無反顧的愛,放棄一切也要在一起」的愛情至上……

沒有人真的思考過,我們應該在人生中如何面對愛情。

卻一直都有人在深思熟慮著,如何在「愛情」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愛情遇見了情慾。

單純面對了心機。

於是,當朦朧的愛情,遭遇了偽裝後的情慾時,很快身、心、世界便被洗劫一空。

02

《大明宮詞》里,愛情至上的太平公主,遇見了情慾高手張易之,單純的愛情卻迷失在了情慾的心機里。

第一步:屏退其他人,與公主獨處。

張:公主,她們……有必要在這兒嗎?

太平:當然,是沒必要了,但是你為什麼要她們走呢?

張:不為什麼,只是有點不大習慣,這麼多雙眼睛看著我。我都不知道該看誰好。

太平:那好,你們都下去吧。

太平公主的單純,完全不知道張易之要做什麼,因此,只是充滿好奇,卻不知自己將被「洗劫」。

身體、財物的傷害,只是獨立的一次傷害,而且還是以傷害的名義;

然而,對一個人頭腦的洗劫,卻因為被洗劫者的認同,會讓這些傷害,變成常態、理所當然,甚至以愛情或其他正當的名義。

表面上,張易之是在屏退公主身邊的其他人,好像沒什麼。

但是,實際上,是在屏退公主的「理性」——關於社會規則,關於做人的道德。因為這個部分,往往是與他人有關的。我們在身處大眾之中的時候,即使身邊只有一兩個外人,內心仍然都是有理性的,有對規則、道德的尊重。而只有自己的時候,理性往往就會悄然褪去。

因此,無論是犯罪,還是這樣對大腦的「洗劫」,往往開始於「單獨相處」中。

第二步:把燈吹滅,與公主的內心獨處。

張:好多了。請公主把燈吹滅。

太平:你說什麼?

張:我說,把燈吹滅。

太平:為什麼?

張:因為那樣,我們就不會說謊。

太平:你真奇怪,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張:一點兒也不奇怪,燈亮的時候,人們就愛撒謊。因為事實的真相,往往最殘酷,也最傷人。而在黑暗中呢,人就不必再有這些顧慮。因為在黑暗中,你看不到對方受傷害的表情。你也不必直接面對那些失望、痛苦跟憤怒。所以,我請公主把燈吹滅。

……

太平:好。我們今天只說實話。

太平旁白:從他進來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瓦解了我對愛情的立場……關於他的一切是那樣的新奇。他的表情,他的身體及至他迥異的魅力。長時間的孤獨令我喪失了判斷,我擁著他及其奇特的理論沉沉睡去,彷彿懷抱著薛紹的另一個靈魂……然而恐懼卻隨著清晨的第一線光明悄然而至。我望著他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慌張地預感到自己關於愛情的信念,正在被他微笑著摧毀……

一位君子,他的道德、他的底線、他心中堅守的規則,就是他內化的理性。這份理性,即使居於暗室也同樣常在。但作為普通人,往往獨處的時候,往往居於暗室的時候,由於沒有外人在場,沒有光明照耀,平日堅守的理性最是容易選擇於這樣的境地下退場休憩。

張易之要求吹滅燈,其實是在屏退太平公主心裡的理性,然後直接對她的情感最脆弱的部分下手。就像醫生做手術,會遮住其他部位,只針對這個部分動手,穩、准,狠,因為他要做的事,就是利用太平的情感脆弱與孤獨渴望,而徹底引爆她的情慾……屏退他人、光亮,就不用擔心太平的理性會對他的「洗劫」產生干擾。

事實上,如太平旁白所言,那個夜晚,她完全喪失了判斷,就是理性、道德、是非對錯的判斷。然後,隨著清晨光明的到來,她的理性恢復,便立刻發現自己處在一種極其混亂的狀態中——她的理智告訴自己,這樣做已經違背了自己做人的原則;但是一絲被洗劫的迷芒,對情慾的渴望以及並不想成為一個自己所厭惡的人……讓她滿心掙扎。

太平在清晨的黎明中掙扎,其實是掙扎於自己內心那些為人處事的觀念、準則。這時,張易之醒來了,來到她身邊。

太平知道是這個人洗劫了自己的頭腦,因此她喊:「你不要說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我要想一想,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

然而,已經被淪陷了第一步的太平,如何可能逃出情慾高手的繼續攻陷。

張易之直接上前溫柔地握住太平的肩膀,對她說:「你看著我的眼睛……」

多年之後,太平的母親,武則天對張易之說:「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人可以像你一樣,被洞察了心事,還能直視對方。」

因為張易之的心裡不會發虛,他不會覺得自己做這些事有什麼過錯。一個會心虛,會慚愧的人,是因為他心裡還有規則、還有認同的道德、是非,還有做人的共同底線。

如同一個人當眾在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會羞愧,是因為人的心裡有這個界限與規則。

同樣的事情,如果是一個動物在做時,即使是被同類,甚至其他物種圍觀,也絲毫不會覺得羞愧,是因為它們心裡沒有這個界限與規則。

規則、界限,就是道。

人和動物在這個世界上,各行其道。

心裡有做為人的界限、規則,就是行走在人間的道路上。

成為一個人,具有做為人的尊嚴,也擁有做為人的一切。

心裡沒有做為人的「清規戒律」,想幹嘛就幹嘛,就是行走在動物的道路上,經受著動物的風霜雪雨,愚痴頑冥。

所以,張易之的可怕,不在於他無法無天,而在於他的無所畏懼與堅定,並且深思熟慮的誘惑力及說服力。事實上,包括後來被他洗腦成功的太子妃,被當眾撞見與張易之幽會時,仍然一臉坦然,絲毫沒有愧疚感——內心已經被洗劫掉了做人的底線,同時也已經掉離了人道,真是可悲又愚痴。

而在這裡,面對太平的掙扎,張易之的行為,以及要太平「看著我的眼睛」,其實都是在重新把太平帶回到情慾的道路上來,並且同樣的以「專註」來屏退太平內心正在恢復的理性與規則。

於是,太平又迷失了。被滋養並滿足的情慾,加上似是而非關於愛情理論的堅定引導,她原本做為人的那些道德、界限,已經漸漸模糊了。

第三步:強大的邏輯,堅定的說服。

張:公主以為什麼是愛情?

太平:愛情就是兩個人長相守,兩個相愛的人永遠在一起。

張:在一起幹什麼呢?如果愛情的目的只是終日廝守,那愛情又有什麼意義?恕我直言,儘管在世人的眼裡,公主成就了愛情,但是,您的愛情就真完美了嗎?就真的沒有遺憾了嗎?就如公主所言,長相守了嗎?

太平:那你認為什麼是愛情?

張:愛情就是快樂,愛情就是浪漫,就是此刻的融洽和幸福,就像現在,我所感受到的這樣。

張:請公主看著我的眼睛,我想……我可能愛上公主了。

太平:你給我這一生帶來的是我從來都沒有的,正如你說的那樣,愛情就如此刻的融洽和幸福,我要把此刻延續下去,我要把幸福延續下去……

張:如果此刻被無限制地延伸,就沒有了此刻,它和明天、後天、明年甚至後年都沒有了區別。您想想,幸福和平庸的區別是什麼?幸福是偶然的,短暫的,所以他才聲勢浩大,所以才值得珍視!而一旦它成為一種習慣,那您終究會感到麻木而忽視它的滋味。出於對自己的保護,我不想成為您生活的另一個習慣!

簡言之,張易之所講的愛情,就是此時的融洽與幸福,遇見了,在一起,然後,不必牽絆,沒有承諾。如同一把火,燃燒了就盡情燃燒,沒有未來,甚至也沒有過去。

無論用多麼美麗的辭藻,這樣的「愛情」,實質上只是如動物之間的彼此遇見,沒有理性,沒有道德,沒有承諾,沒有責任,更沒有共同面對的未來。只有情慾的一時滿足,然後兩不相欠。

如果一個人真的這樣信以為真,並且如此「無拘無束」的活著,沒有羞愧、沒有自責,其實已經遠離了人道,堅定而理所當然地行走在了動物道上——只需要有情慾,沒有其他,一個動物,哪裡需要有道德、規則,更何談理想、人生和意義?

愛情,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是關於兩個完整生命的碰撞,是身與心,甚至彼此世界完整的相逢。事實上,在真正的愛情里,兩個相逢的生命,也許最初確實只是始於單純的一念心動:或許是身體中的情慾、或許是心靈間的相契、或許是思想的火花四濺、或許是現實中彼此的門當戶對……

開始,可以是其中任何一種的開始,但是真正地走近,必然帶有這四個部分完整的相逢。

只有其中任何一種的相遇,都無法稱其為愛情。

慾望,屬於身體的,本質上來說,是彼此滿足——如同商業,自然有其公平、互惠規則;

友情,只有心靈、思想的相契;

親情,則是現實、心靈間的牽掛;

愛情,之所以在人們心中位置很高,卻又常常傷人很深。其實是因為真正的愛情,應當是兩個人共同去承擔、並且滋養彼此生命中的所有:

心靈、思想的同見、同行;親情、友情的彼此尊重、相互支持;現實生活中的共同面對、一起創造更好的生活;共同成就,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更值得尊敬的人……

因此,愛情里,不僅是情慾的心動,更需要有理性的尊重、一起承擔現實的勇氣。

所以,一些男孩子調皮搗蛋,卻自從遇見心儀的女孩,開始變得沉穩而有責任心,因為要給愛的人真正的幸福;一些女孩子嬌生慣養,卻自從遇見心愛的男孩,開始變得懂事、善良、心靈手巧,因為要給愛的人美好溫暖。

沒有理性與現實的愛情,只不過是一場情慾的燃燒罷了。不能滋養彼此的生命,還常常把愛情中的人,焚燒成一片荒原。

第四步:欲擒故縱,徹底征服

當太平公主發現了張易之同時和太子妃等其他人有染時,怒斥張易之,然後,他們之間又較量了一場關於「忠誠」的討論。

當然,公主在張易之強大的邏輯、自信的神情、堅定的眼神中,再次被淪陷——

太平:你不愛我,你連愛情起碼的忠誠都沒有。

張:忠誠,公主認為愛情需要忠誠嗎?

太平:難道你認為愛情不需要忠誠嗎?

張:不知道。我從來沒有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不過,公主,您以為什麼是忠誠?

太平:忠誠就是忠於自己的感情。

張:怎麼表現?

太平:就是把你的感情和身體全部交給對方。

張:就像監獄禁錮囚犯那樣?

太平:這不一樣。那是強制性的,而忠誠是出於對情感的自願。

張:心甘情願地放棄思想與行動的自由?

太平:從某種程度來說,是這樣的。只要你心中有愛。

張:那我理解的愛,跟公主有區別。公主所說的愛,需要遵守紀律,而我卻正好相反,我認為愛,更需要自由,因為愛就是快樂,是生命燃燒的激情,是自然最本質的衝動。

您見過在荒野間,燃燒的熊熊烈火嗎?它看上去,是何等的狂放,何等的浪漫與壯美,然而,你如果把它放在灶里,那它只能用來燒飯、取暖,徹底失去了燃燒的魅力。

激情是不可以被強迫的,儘管以忠誠這樣一個冠冕堂皇的名義。您母親可以要求她的大臣們忠誠,但那並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責任,愛不需要忠誠。忠誠,只能扼殺愛情優美的浪漫。

太平:那你所謂的自由,就意味著愛情的背叛。

張:自由並不等於背叛。公主,其實我剛剛完全可以選擇騙你,但是我沒有。因為我知道,只要誠實,就無所謂背叛。

太平:在這宮裡,在這城裡,你和誰還有過關係?

張:公主,如果您一定想知道的話,那……

太平:你不要說了。

太平點亮燈:你看著我的臉,看著我的眼睛,忘掉你的理論,不要懼怕傷害我,你有選擇的權力。

張:雖然我知道,您不相信我的話,公主知道我住在什麼地方,如果您原諒我,就來找我。如果不原諒,那我祝公主好運。

……

愛情里,彼此忠誠是相互的尊重,也是彼此的約定。

如同在結婚典禮上,一對決定一起走向幸福的新人,會互換戒指,發下誓言:無論我願意她(他)成為我的妻子(丈夫),從今天開始相互擁有、相互扶持,無論是好是壞、富裕或貧窮、疾病還是健康,都彼此相愛、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將我們分開。

這不是囚禁,而是兩個人一起相約走向幸福的道路。

如果把道路兩邊的界限,稱之為囚禁,並將之拆除,那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了道路!

一片荒原,無邊無際,自然皆是自由。但是道路在哪裡?你想去的遠方是什麼?難道真的在燃燒過後,兩個人的生命里只留一堆不負責任的灰燼,就是真正的自由嗎?

這樣的自由,又能去向哪裡?

事實上,在這個世間,火之所以給人間帶來溫暖,帶來光明,就是因為它被「界限」在灶中,「界限」在燈中,成為灶火,成為燈火,才是它燃燒最有魅力的時刻!才是它真正可以發揮作用的所在。那些隨意焚燒在森林和居室中的,無拘無束的火苗,哪裡是什麼激情蓬髮,分明是魔鬼獰笑的張狂,是人間滅頂的災難。

水火無情,但人有情,所以讓水,讓火成為這世間最溫情而美好的景色與資源。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就在於人的情慾之中,是有理性的引導,責任的約束。所以,才有了真正的愛,讓這情慾終變成了滋養彼此完整生命的愛情。

只有完整的融理性、行動、情感於一體,甘願為彼此更美好的未來,更幸福的世界而努力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當然,這一切於張易之而言,完全無感,他所做的無非是以「愛」的名義,去不斷獲取征服的快感、情慾的滿足。

當他向太平公主坦誠自己與太子妃有染時,表現的那樣理直氣壯,其中全無半點羞恥,並把這份毫無慚愧的坦誠美化為「誠實」,以此來進一步裝點自己,「我從來都是坦蕩的,我從來都是表裡如一的,我從來都不會做任何的掩飾」,似乎只要擁有這種「誠實」,就可以翻轉一切的過錯。並以此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鄙視太平,讓太平覺得自己的追究,反而顯得過於的狹隘和自私。

張易之就是如此顛倒黑白:「忠誠,就是囚禁。愛情,應當是自由。」那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愛情,根本就不懂愛情,一個動物怎麼會懂愛情?他雖然不懂愛情,卻深知人性,他知道公主已經深深愛上了自己,公主內心堅守的一切理性防線都被摧毀,所以,在公主要他選擇的時候,他堅定地捍衛自己:接受我的理論就繼續,如果不接受就分開。

公主至此,已經一步一步深陷情慾的泥沼,無力自拔。即使張的所有關於愛情的理論都違背著自己做人的原則,但是為了留住他,只能一次一次讓步,一步步更深地淪陷。

人的本性是難以承受長時間的糾結與自責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常常就會像太子妃一樣,為了舒緩內心的壓力、為了拋卻對於自己的否定、為了保全內心對於慾望的衝動,乾脆完全認同張的「愛情」邏輯,包括「做人」邏輯,理直氣壯且理所當然,從此,無人再能與之交流,而自此開始滑向淪墮的深淵,內心有多堅定,淪墮的就有多堅決。

由此,這樣一場,以情慾之名洗劫單純愛情的淪陷,奪去了公主的愛情,也奪去了公主做為一個人的道路。

幸運的是,在練達世事的母親武則天的設計下,公主終於還是看清了張易之的「偽愛情」,最終親手刺死了這個人,也象徵著清除了張在自己頭腦中種植的那些情慾之道、那些邪見迷思。

身體被傷害了,往往還比較好復原;內心被邪見侵蝕了,要想修復,往往千難萬難。

公主是幸運的,又回到了公主本該走的道路上、回到了作為一個人應該行走的道路上。

然而,張易之不僅在《大明宮詞》里,也潛伏在現實生活里。憧憬愛情的你,千萬長點心吧,對於這些巧言令色的魅惑之人,一定要看清,一定要遠離,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03

生命是一條道路。

在這條道路上,我們會遇見很多人,很多事。

恩重如山的爸爸媽媽,是我們要感恩一輩子的人,因為他們哺育了我們,並給了我們這個世界最無私的愛。

老師、長輩,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值得尊敬的人,他們為這個世界的美好,付出了很多,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踐行的楷模,因此,我們也要成為這樣美好而值得尊敬的人。

親情,友情,愛情……都是這一路上,與我們或長或短,一起同行彼此支持幫助的同伴,尤其友情、愛情,更是我們自己選擇來的同伴,因此,要慎重,我們的選擇,不能只看那些成功的,強大的,看起來充滿光芒的,而是要選擇跟你去往同一方向的人,見解、想法、觀念、底線、規則……只有如此的同見,才有彼此的同行。

因為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始終是你走在一條什麼樣的道路上,這條路究竟通往何方。

我知道有很多已經成為你親人的情義,跟你想要去往的道路不一樣,這時候,不是要你離開,而是要堅定你的認知、觀念,並且慢慢影響他們也回歸到真正通往幸福的道路上來。

愛在左,規則在右。

願你擁有真正的愛情,更願你這一生的每一天,都走在通往真正幸福的道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會 的精彩文章:

罪惡無處不在,我們要如何守護自己的孩子?

TAG:一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