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當中醫邂逅商業保險,藍海還是烏托邦?

當中醫邂逅商業保險,藍海還是烏托邦?

醫館界

■作者|大地保險 曾祥細

最近的新聞報道,經常會看到國家特別是新一屆政府對我們的商業保險提了很多的思路和要求,為什麼會出現這麼高頻率的一些字眼,我想是因為在我們醫改持續推進,持續深入的時候,需要商業保險來支持。

醫改的最終落地目的是為什麼?讓老百姓方便看病,敢看病,能看病,看得起病,這是我們醫改的終極目標,所以李總理也專門為我們商業保險如何跟社保相接軌專門開過常務會議,特別提到發展大病保險,目的是為了緩解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這些問題。

為什麼國家現在要考慮到要用商業保險來解決醫療問題呢?我想有兩層面的考慮,在治理國家層面,醫保現在已經不堪重負,需要把醫保的市場逐漸放開,讓商業保險公司也能夠參與進來,目的還是為了減輕咱們老百姓看病醫療費用貴這麼個問題。

從國際的通用慣例來看,特別是在歐美的發達國家,保險是每個人都需要有的,而且用保險來看病,走保險的結算通道,也是一個最安全,最便捷,也是最便宜的通道,但是反觀我們中國目前老百姓看病裡面,有57%的比例我們需要自己掏現金去解決。所以說商業保險是時候應該跟基本醫保去融合了。

商業保險跟醫保相結合,最緊迫的原因還是近年來醫保的費用漲幅非常驚人,我看了一個數據,今年5月30號人保部剛剛公布的2015年醫療數據,15年我們城鎮職工參保大概有6.6億人,比上年增長6%,但是我們的醫療費用支出去年是9312億,比2014年增加了2229億,增幅是14.5%,意味著他會慢慢的入不敷出,所以有個預測,有可能到2024年,我們整個醫保基金會出現虧損近8000個億的嚴重赤字,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

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個老百姓看病還是貴。第二個,對於我們中醫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一個新藍海,一個新商機。

因為9000多億裡面,我估計99%都放在西醫裡面了,中醫能佔多大比例,我不清楚,因為不研究。如果中醫能夠切分10%甚至20%的蛋糕,我們可能就有上千億這麼規模的收入,中醫的藍海已經到來,中醫的紅利已經到來。

所以面對現在的形勢,從政府、保險公司、個人、中醫四個關係來看的話,現在政府的一個問題就是基本醫保的費用的增長過快,基本帳戶隨時會爆表,政府的醫保是有壓力的,保險公司商業保險發展也進入到高速公路的時代,而且有近千億的保費這樣的潛力,從個人來講,他要解決醫療負擔重的問題,特別是中國很大的慣例是治已病,不防未病,這也是導致我們西醫醫療費用過度增長的原因,有病出現之前沒有做好預防,結果得了已病了才治療。

第四個問題,我們中醫是幾千年來的文化瑰寶,但目前的一個現實就是整個社保支付體系包括我們的商保支付體系還是以西醫為主。所以說中醫在新的藍海前有兩個通道可以建立:第一個要確立我們中醫在基本醫保支付的地位,這個體系要建立起來;第二個通道是聯合現在險企,保險公司,進入到商業保險的運作裡面來。這兩個通道能夠讓我們的中醫,應該說是一個分享紅利的走向快速發展的平台。

如果說要走醫保結算的通道怎麼辦?可以看看台灣是怎麼做的。台灣在1995年3月15日就實現了全民健保,他當時在管理條例裡面,就明確把中醫納入到他的醫保支付體系裡面了,但是這個納入是經過台灣的整個中醫界之同仁不斷努力爭取獲得的。納入醫保以後,要求公立醫院的內部都設立了中醫科或中醫部,這第一個。他在法理上有地位。

第二個,他全民健保實施,也幫助了台灣中醫醫療服務的發展,特別是台灣所有醫師裡面中醫是診所最多的,1999年底的時候,台灣就有中醫院66家,在醫院服務的中醫師就有562個單位,服務於各個診所的包括社區診所、街道診所的中醫師就有3000個,是1999年數據,現在過了十多年了,我估計數據會有更大突破。

第三個,健保局怎麼來規範中醫呢?它也是在中醫的醫療服務活動他管理,比如說針對我們中醫的病例本病例不統一,各家有各家的寫法和做法的時候,健保局聯合台灣中醫委員會,專門制訂了全民健保特約醫療院所中醫標準化病例,把它標準化。

第四個,還加上科研。在台北市中醫醫院設置了住院病人在使用中醫中藥療效評估計劃,這個評估評估什麼,評估了B型肝炎急性發作,還有一個就是評估了腎病的發作,評估腎病為他的支付奠定了基礎。

第五個,他的標準在不斷改變。特別是現在設置了一個叫中醫總額支付制度,但是儘管這樣,目前中醫在台灣還是受限制的,住院僅僅是慢性病住院,對普通病的住院中醫還是不能在支付裡面。

最後談一下我們對中醫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

第一個,中醫可以考慮將中醫學裡面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和疾病治療的一些思維向其他的學科去滲透。怎麼講滲透?因為我認為中醫是唯一一個不打開治療,不打開人體這個「黑箱」,保持人體完整性的情況下去治療的,是把人的身體看作一個整體跟自然跟社會去考察。

這種治療方式是否可以用在我們企業諮詢、企業管理裡面,特別是在企業的組織架構標準化流程方面可以做些探討,從古至今老百姓就有計劃,叫做下醫治病、中醫治人、上醫治國,中醫不單是治病救人,中醫還可以治國治理公司,這是中醫新的發展的觸角。

第二個,中醫要定價貴還是便宜的問題,我們看英國的做法,中醫要走出國外以後,他們的發展策略是差異化的發展戰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我們人有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保健預防是可以避免的,有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早期發現是可以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有效信息溝通是可以提高治療療效的。

現在英國的整體醫療費用裡面,英國的國家保障體系就是醫保,他的醫療費佔到整個市場的74.3%,私人醫療佔到24.3%,慈善機構3.5%,其他的補充性醫療保健佔0.9%,就包含了針灸、草藥、按摩這些佔了0.9%,他0.9%在英國整個醫療體系裡面非常高的比例了。

所以我在想,英國的定價,他是以客戶的需求的導向為他的中醫藥的定價標準,簡單說就是在處方和診療上,他採用是高價厚利,只有這種高價厚利才能把我們中國中醫幾千年沉澱的醫藥價值跟傳統文化挖掘出來。最後就是說也能引起風投,投資再開發我們的中醫藥事業。

最後,中醫藥應該跟商業健康保險結合,找到一個新的發展路線。

本文由作者在「2016全國中醫館發展論壇」的演講整理而成,內容有刪節。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醫館界》立場。

對於作者論述的中醫如何與商業保險相結合,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和啟發?來評論區一起聊聊吧!(歡迎理性思辨,過於偏激的評論是不會被顯示的。)

· END ·

作者|曾祥細 視覺|三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