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曲則全」的古訓

「曲則全」的古訓

中國有句成語 「委曲求全」,一般認為源自《漢書·嚴彭祖傳》:「何可委曲從俗,苟求富貴乎!」其含義是勉強遷就,以求保全。大有忍辱負重之意。其實,此成語最早的出處當是《道德經》第22章。該章正是圍繞「曲則全」展開討論,且其內涵遠較「委曲求全」來得深刻雋永。下面為大家詳細解讀如下全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本章河上公注本以「益謙」為題,闡明的是謙之益。謙卦是《易經》中少有的每爻都為吉的卦,這充分表明了,中國先人對「謙」之推崇。《謙》卦辭:「謙,亨」。《金人銘》有言:「夫江河長百穀者,以其卑下也。」《老子》書中多處提出處下與不爭的觀點,例如「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第67章,下文引用本書只注章數)的處後之念,「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的謙下之德,「聖人慾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後之」(第66章)的民本思想,這些都闡述了「謙下」是成功者的重要品格。

本章前一部分重點闡述了「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的內涵。何謂「抱一」(馬王堆帛書本《老子》為「執一」)?徐梵澄在《老子臆解》中解釋說:「執一者,一與多對,道至大而無外謂之一,數至簡而為元亦謂一。則執一者,守道之謂也。」這是因為「老子蓋深於易理者也。大化遷流,無瞬間不變;變易,亦道也。此言曲全、枉正、敝新、少得、多惑,皆自然之理,變易之道也。」總之,道是整全的,是一體的,不分曲全、枉正、敝新、少多。不過,人類在實踐「抱一」過程有其注意之要妙:

其一,曲則全。全是由曲組成的,舍曲何以成全?正所謂不擇細流,所以成江海。江海之大乃是由細流匯聚而成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此意。老子所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更是強調了積累的重要性。可以設想下,沒有一代代人的求索,就沒有人類對自己及世界越發深刻的認知了。

其二,枉則直。世界本沒有筆直的道路,只有彎曲方才成就了條條可通羅馬的道路。道本身如張弓,也需要在高下之間不斷調適。人生的道路,做人處事的方法原則沒有固定的模式,都在實踐中不斷調適中前行的。人生的成長過程伴隨有高峰,也有低谷。我們當有蔑視前進中的困難,因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以此來自勉。

其三,窪則盈。低洼的深池方能盈滿。這個道理告訴我們,凡做大事者必當有足夠的耐心,只有不斷地把自己放在低下,持續地韜光養晦,積蓄力量,才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窪」字強調的是如深淵般的淡定與深沉,不浮躁,不急躁,不冒進,能沉得住氣,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吃苦,如此這般方能盈足,取得理想的人生目標。

其四,弊則新。弊舊乃能出新,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是:事物總有發生髮展衰亡轉化的過程,要順應時勢,及時拋棄不合時宜的思想言行,迎接新的事物,給新生事物一定的發展過程,自身才能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新與舊既是時間無情流變的產物,也是空間上並存的事物。舊的事物也可能在一定的條件下獲得了新的生長能力,以新的面貌和姿態出現。比如垃圾本是個負擔,但當垃圾用於燃燒發電的時候,它就成為了能源,變廢為寶了。因此,生活中,也不能一味地喜新厭舊,新有新的價值,舊有舊的作用,如何使新舊各得其用,乃是正道。

其五,少則得。寡少乃能獲得,這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少」是一種心態,一種超越,超脫,超然的心態,也是一種境界。老子書中常提到「希言自然」之類的告誡,正是此意。少,體現的是一種「適可而止」的智慧,即「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第44章)。正與邪是有一定的界線,真理往前一步就成為謬誤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少,體現的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警覺的心態,此所謂「與(豫)兮若冬渉川」(第15章)。只有時時保持一種自我革命的姿態,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知道、行道的人,一個最終能夠獲得成功的人,也才能避免功敗垂成的悲劇發生。

其六,多則惑。貪多就會迷惑。是的,多,有時並不是好事。多了,往往就容易放棄了努力,放鬆了警覺,這就有可能帶來危機。作為一種謀略,老子曾指出「將欲奪之,必固與之」(第36章)的智慧。此外,「多」也意味著貪,意味著不知足,意味著有己,有私,有為。如此則必然是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第64章)。當一個人眼中唯有利益,唯有自己,而忽視了他人,忽視了一些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就會使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

緊接著,老子繼續闡發支撐以上六個方面背後的思想方法。也就是說,要想達到上面的境界,應當在自己心靈深入做到 「四不」:不自是,不自見,不自矜,不自伐。具體說來:

其一,不自見,故明。「明」是老子的重要概念。老子提出「知常曰明」的主張,認為只有真正掌握道理常規的狀態,才算是「明」。「明」顯然是艱苦探索的認知結晶。因此,就要求在求索的過程中要做到「不自見」,即「不自現」,不自我表現。人一旦被自己的成見所遮蔽就往往看不到新的情況,對事物發生著的微妙變化,視若無睹,就會放任一些惡果發生。自現者為了展示自己,炫耀自己,反而讓自己處於危險之境,也就是說「自見者不明」(第24章)。

其二,不自是,故彰。自以為是,是人類易犯的毛病。人們往往易將自己的一孔之見,當成終極真理。這樣就如同「守株待兔」的故事那樣,故事主人公拾到一隻偶然撞樹而死的兔子,就以為天天有這樣的好事發生,於是就一直在那裡等待,以為如此可不勞而獲。這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把自己的點滴碎片化的認識視為當然的規律法則,這樣是沒有好結果的,也不會帶來顯著的效果。反而也會如同「刻舟求劍」的寓言告訴我們的那樣,用靜止的眼光看事物,最終是自欺而不能欺人,亦即「自是者不彰」(第24章)。

其三,不自伐,故有功。不貪功反而會有功。「功」是他人認同的表現,而要得到他人認同則並不是要自己去求,去爭。相反,如果自己以為自己功勞很大,就居功自傲,最終他的功勞反而會被世人淡忘,甚至被摒棄。歷史上,韓信的悲劇,便是因為他功高而邀功而給自己埋下了禍根。相反,張良扶佐劉邦打下天下後,反而從赤松子遊了。因此,他的功勞反而被時人與後人所銘記,是為「自伐者無功」(第24章)。

其四,不自矜,故長。不自尊大,故而長久。老子常言:「聖人終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聖人的偉大,不是自封的,而是人民擁戴的。聖人的寶貴品格正在於始終不居處於偉大的位置,而是始終以 「以百姓心為心」「為天下渾無心」(第49章),就是說聖人心中裝著百姓,而沒有為自己的心志。正是聖人永不尊大,百姓才「樂推而不厭」(第66章),愉快自然地推舉聖人為他們的領導,而且滿心歡喜沒有任何討厭的情緒。這樣的狀態是百姓與領導最和諧相處的狀態,自然也是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從反面來說,就是「自矜者不長」(第24章)。

如上「四不」如果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的要義是,聖人不與百姓爭利,而百姓就心甘情願地推舉他,沒有人想,也沒有人能與聖人去爭領導之位。這裡突出強調了聖人的「不爭」品格,成就了聖人之為聖人的偉大與崇高。聖人的崇高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天下歸心所至,此所謂「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66章)。

最後,老子總結指出:「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古至今的「曲則全」名言警句,不欺我,不是虛空的言論,而是實實在在的至理名言,後人應當誠心誠意地奉行這種法則。

綜上所述,老子用一章的篇幅闡明了「曲則全」是成就自己,影響他人,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法寶。於此,我們當深思之,力行之。

謝清果,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老子道學傳播與研究中心主任,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老子學會副會長,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訪問學者,《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主編,主持國家社科以及省部級課題10餘項,出版《道德真經精義》《老子大道思想指要》《中國道家之精神》《和老子學傳播》《和老子學養生》《和老子學管理》《大道上的老子——道德經與大眾傳播學》《生活中的老子——道德經與人際溝通學》《道德經與當代傳媒文化》等著作18部,在《老子學刊》《道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20餘篇,擔任東南講壇、鷺江講壇、篔簹書院等機構的主講嘉賓。廈門大學核心通識課程《道德經》主講人,《道德經》線上課程項目建設主持人。2017年8月26日,謝清果教授應邀參加2017【函谷論道】之《道德經》思想當代社會價值學術研討會,被聘為函谷關老子學院客座教授。

(本文原載於靈寶市文聯、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管理處、廈門大學老子道學傳播與研究中心聯合在《金城靈寶》旅遊版開設的《函谷論道:道德經與當代社會》欄目。本欄目近期將連載刊登廈門大學謝清果教授的文章。)

(老子悟道 圖·郭德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