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iPhone X 發展與臉部辨識Face ID技術實用性
蘋果並不是第一家使用觸控屏幕,也不是第一家使用指紋辨識,更不是第一家使用臉部辨識的公司,不過在這幾年來,我們可以看見蘋果推出的東西,效果與實用性都比其他家廠商做的來的更好用,更貼近用戶的使用,也更佳安全,原因只有一個,蘋果不會貿然的直接推出一個不成熟的技術功能,將用戶當成白老鼠來測試。
從有智慧型手機的這十年來看,總是看見不少廠商都為了爭第一時間推出,功能、實用性、安全完全沒考慮周到。
iPhone 是一台由蘋果前CEO賈伯斯所推出的觸控手機,這也是一台改變全世界用戶習慣的設備,起初也不少人一點都不看好這產品,認為它最終會失敗收場,不過這些不看好的老品牌廠商,也因此得到了教訓被迫被收購命運,甚至到這幾年還繼續再推出復古手機再炒話題,相信大家都了解是那個品牌(Nokia)。
在2013年iPhone 5s發表會上,蘋果正式加入一項創新革命性生物辨識技術:指紋識別(Touch ID)功能,不過在產品還尚未開賣之時,就引起受到大眾的關注,更引起不少網友開始質疑這指紋識別功能技術、效率與安全,像是底下幾個話題
要是識別器壞掉,不就多了一顆磚頭?
日本機F-01B就有指紋識別
IBM筆電上早就有指紋識別,蘋果現在才出
跟Siri一樣,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無啥小錄用
睡覺時,手機容易被另一半看光
手指指紋太淡或冬天手指裂開就無法識別
等不少用戶拿到設備使用後,反而造成iPhone、iPad用戶愛不釋手,過去以往的質疑現在就不再看見,這是為什麼呢?
在蘋果尚未推出指紋識別前,可以說沒有一家廠商將指紋識別功能做的如此好用,Touch ID 改變了用戶以往過去輸入密碼解鎖使用習性,還節省輸入密碼步驟,直接透過指紋就可進行解鎖或消費,時間大幅提升,而且又不怕會被旁變的人看見你輸入的解鎖密碼,後續iPhone也不斷持續提識別識器。幾年後,安卓陣營也發現指識別識好用,也開始有不少安卓廠商跟進加入指紋識別。
到至今,我們也看見了iPhone的指紋識別帶來的便利成果,導致不少用戶已經無法不習慣沒有指紋識別的手機設備。
指紋識別在iPhone歷經了七年歲月,這幾年也持續不斷增強,甚至還推出二代指紋識別,蘋果的指紋辨識技術到至今也已經差不多達到頂端,算是相當成熟,但蘋果認為這功能並非是適合能夠一直保持在iPhone設備上,回憶一下,過去iPhone傳輸線也曾經在短時間內從30pin改為Lightning接頭,造成不少用戶反彈,另外還有3.5mm耳機孔事件,這些都表示蘋果每隔幾年,就會考慮將部分舊有的技術,找出新的解決方案來取代,為了就是要讓用戶更便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獲利。
歷經了7年的研發要取代指紋識別的設備iPhone X正式在今年(2017)推出,並不是使用數字10,改用了羅馬數字的「X」,蘋果更是使用「哈嚕!未來手機」來稱呼這款新一代跨世代的手機,準備終結舊款手機的生命線,最終還是保留有升級演進的產品「iPhone 8」、「iPhone 8 Plus」,這是因為市場消費者的習慣(突然沒有Touch ID造成不習慣)與價格接受度,繼續推出改進款,這款 iPhone X 跨世代手機加入相當大膽的手勢操作,更導入了更安全又更便利的解鎖方式「臉部識別(Face ID)」。
「手勢」這對於越獄的用戶一點都不感覺陌生,因這項功能老早就被越獄用戶玩透了,甚至還造成沒越獄沒有手勢,使用iOS會感覺不順手操作的情況發生,會加入手勢主因是去除了實體HOME鍵和全屏幕窄邊框設計考量,大部分用戶很怕按HOME鍵,所以HOME鍵真的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嗎?大多數用戶都會開啟小白點來使用,為了是防止HOME鍵被壓壞,就算我們跟他說這HOME鍵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增強壓不壞,甚至連iPhone 7、7 Plus上HOME鍵都已經無法按壓,依舊還是有用戶不想去按,繼續靠小白點也都大有人在,因次可以確定HOME鍵存在的價值並沒有太高,蘋果就必須找出其它解決方案取代,恰巧可將屏幕改為全螢幕與去除大多數用戶極微少用的HOME鍵,使用臉部辨識功能來取代最適合不過。
「臉部識別(Face ID)」功能並非是因為其它對手有的技術,蘋果才突然臨時推出,這從2010年開始蘋果就已經有計畫要加入臉部辨識功能(詳細後續可看這篇Face ID運作),而是歷經了好幾年的收購與研發後的成果,才讓蘋果決定在十年跨世代產品上,加入這項取代指紋識別的功能。
而臉部識別是否實用?相信大家已經看了不少 iPhone X 討論與討論,主要都是在針對屏幕的兔耳朵造型與臉部辨識(Face ID)上,這情況不就持續上演過去2013年Touch ID的質疑期嗎?大家都還沒拿到設備真實體驗過,就開始認為
這功能只是個噱頭不實用
三星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加入,但辨識上還存在有安全的問題,蘋果還敢推?
趁另一半睡覺就能偷拍解鎖看設備內資料
韓國人怎麼辦?
臉部辨識失敗機率應該很高
不比指紋辨識來的實用
去除指紋識別使用臉部識別,這個賭注會不會太大?
騎機車頭戴安全帽,該怎麼解鎖?
生物特徵流傳上網,會不會造成隱私外泄?
甚至還有用戶下定論,只用臉部辨識替 iPhone X 打上了一個大問號,還有認為這並沒有什麼創意,很多東西在其它品牌手機上老早就有的技術,蘋果今年才加入,完全看不見任何優勢..等等。
各方的質疑攻擊言論不斷迎面而來,也讓瘋先生看的大笑,蘋果會捨棄指紋辨識,直接推出臉部識別技術來取代,該技術是蘋果耗費七年時間才肯推出來,在安全方面上不需要我們質疑,如果會造成生物特徵外流,那指紋辨識(Touch ID)早就已經被破解,到目前還沒有真正破解的案例發生,臉部辨識也與指紋識別採用同樣的方式,會將生物特徵資料保存在處理器上的Secure Enclave安全模塊內,並不會在回傳至蘋果伺服器上,然而越獄更不會導致安全模塊就輕易被破解,這需要在花費更大力氣去破解硬體才有可能,甚至蘋果也為了防止臉部識別遭破解,跟好萊塢特效特製真人面具團隊與化妝師合作測試,就是為了防止被破解情況發生,甚至還加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演演算法,自動學習分辨如人有微小變化,像是長鬍子、戴眼鏡、戴帽子、換髮型等依舊可還是會判別是同個人,大家會想到的問題,這些蘋果都提早一步想到了!
在說辨識成功機率,指紋識別有可能100%都沒有失敗過嗎?不可能。
臉部辨識也許會是在少數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有機率導致失敗情況發生,但臉部辨識比起指紋辨識成功機率會提高不少,因有些用戶就容易手汗或是產生油垢,都有可能導致指紋識別失敗情況發生,曾經發生過不少次的指紋辨識失敗情況發生,沒辦法,因有時手出汗或是油垢都可能導致指紋辨識失敗,但臉部識別就會降低了因油垢或是手汗導致失敗問題,至於會有什麼情況下會導致失敗.
iPhone X 搭配臉部辨識會成功或失敗?我們可以在下一個十年後,再來回頭看看,也許會認為當初我們極力排斥的功能,在未來將會改變我們的習性,這都是需要時間的考驗與發酵,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點擊展開全文


※華為Mate10再被確認:配置、售價很給力!「怒懟」iPhone8!
※iPhone手機數據線容易壞?別擔心,這些小方法幫助你
※iPhone X來了,國產品牌最受傷的是它!
※想買iPhone X,賣腎不如買股
TAG: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