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達·芬奇用四年之久捕捉抿嘴一笑,她的笑被歷代學者稱為千古之謎

達·芬奇用四年之久捕捉抿嘴一笑,她的笑被歷代學者稱為千古之謎

點擊上方「

魚羊密史

」關注,每晚八點推送


回復「

揭秘

」,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達芬奇作品《最後的晚餐》





達·芬奇(DaVinci)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在每個領域都有出色的表現。人們普遍認為,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完美的代表。他把文藝復興時期的理念,完全展現在他畫作里。若細心研究他的畫,你就會發現他畫作里的創新和發明。




達·芬奇名作《蒙娜麗莎》,問世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了。一直受到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國籍的人們所鍾愛。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佛羅倫薩商人喬孔達的妻子。達·芬奇用了四年功夫,期間為了消除擺姿勢的蒙娜麗莎疲倦,還請彈琴的人在一旁演奏。當這幅肖像畫畫好後,來觀看的人都說,比真人還要生動。










肖像畫最難的是逼真和傳神。在達·芬奇七千頁筆記和素描中,發現了一張蒙娜麗莎的素描初稿。在這幅素描中,蒙娜麗莎右眼有點內斜,相貌也並非美麗絕倫。達·芬奇畫成油畫時,他讓蒙娜麗莎顧盼左方,真所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雙眼被描繪得脈脈含情,眸子由於黑白分明而格外感人。這幅畫自然成了歐洲第一幅心理肖像畫。




蒙娜麗莎畫像的右眼有一顆霰粒腫,大師沒有掩飾這個霰粒腫。這種追求逼真傳神的畫法,使人聯想到點睛大師顧愷之把裴楷臉上很顯眼的三根毫毛畫了出來,使得裴楷的神氣活靈活現了。




(圖)《蒙娜麗莎》





這幅肖像畫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審美觀念,對於女性美的追求,是表現其典雅、恬靜的神態,思想深邃和品格高尚。《蒙娜麗莎》作為達·芬奇審美觀念的產物,一位自尊自愛、溫文爾雅的婦女形象就脫穎而出,這個形象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美。




在藝術手法上,構思的巧妙常常是成功的關鍵所在。《蒙娜麗莎》的笑,被歷代學者稱為千古之謎。她抿嘴淡淡的一笑,這笑意是通過雙唇和眸子表達的,妙在半露半含之中。達·芬奇為了畫好這幅畫,他捕捉了四年之久,終於捕捉到了這成功的笑。這是一個淡而若無的笑,一個永恆的微笑,神秘而燦然。




《蒙娜麗莎》這幅畫被稱為世界上最名貴的肖像畫,公元1516年,達·芬奇遷居法國,第二年將這件隨身攜帶的稀世之寶以一萬二千里弗(法國古金幣)賣給了弗朗西斯一世。




現在,這幅名畫藏於巴黎盧佛爾宮,1962年運往美國展出,展覽會規定每個觀眾只能在《蒙娜麗莎》畫前停三秒鐘,原因是想看真跡的人太多,隊伍太長。當時,這幅畫的投保金為一億美元,從這幅畫離開法國上船,安全人員就像保護「元首」一樣,怕她失竊、被偽造等等,一直等到展覽完送回法國為止,才算鬆了一口氣。這一切,當然都是達·芬奇生前所沒有想到的。



達·芬奇為世人所稱道的是他絕妙的繪畫藝術,尤以《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聖安娜與聖母子》最為著名。




*作者:姜衛華,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誰才是劉備心中的第一軍師,他入川為何只帶龐統而放棄諸葛亮?
民國時期哪一位總統曾因欠薪問題被軍警逼迫下台?
羅貫中,你欠魏延一個公正的評價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