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Phone X供應鏈所折射出的中國製造之痛

iPhone X供應鏈所折射出的中國製造之痛

三星說漲價,於是蘋果賣出了有史以來最貴的iPhone。

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被庫克稱為「代表手機未來的發展方向」的十周年紀念版iPhone X終於露出了真顏。首批發售的iPhone 8此刻應該正在由鄭州的富士康科技園裝運發往美國,由美國官網訂購的消費者很可能會看到物流顯示的起始地為「ZhengZhou, China」。

GIF/480K

作為富士康在內地最大的工廠之一,鄭州科技園承擔了iPhone的大部分組裝工作,那裡甚至被稱為「iPhone城」。然而韓國網友說:「新iPhone應該寫上韓國造。」

韓國人為什麼敢這麼說?

根據蘋果披露的2017年供應商顯示,在主要的200家供應商里,美國、日本、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囊括166家,佔總供應商的83.42%,呈現四強稱霸的局面。其中美國、中國台灣和日本的供應商數量為46家、45家和44家分列前三,而中國企業(含香港)今年新增五家廠商,以31家的成績位居第四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位居第五大供應商的韓國在今年的iPhone新品中地位超然,甚至對iPhone新品的價格起到決定性作用。

前不久,韓國媒體報道,iPhone最新款的售價將上漲,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星在此次蘋果新品的零配件供應上的話語權增大。正是由於依賴三星這家韓國供應商也是最大的競爭對手提供的零部件,新iPhone成為了有史以來最貴的iPhone。

三星、SK海力士壟斷快閃記憶體

快閃記憶體就是我們常說的手機中的「ROM」,斷電依然能保存數據。目前,智能手機所用的快閃記憶體,絕大部分都來自三星、東芝和SK海力士。

2016年第四季度,三星電子在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份額高達37.1%,穩居第一。東芝(18.3%)、西部數據(17.7%)、美光(10.6%)、SK海力士(9.6%)分列第二至第五位。如今,東芝快閃記憶體已經面臨出售,如果SK海力士接盤,有望排名第二。

據市場調查機構DRAMeXchange上半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預計到今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廠商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市場份額,在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中佔比將超過50%。

今年NAND快閃記憶體會一直處於供應緊張狀態,新iPhone不僅將吃掉一大部分產量,更為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情況下,留給中國手機廠商的NAND快閃記憶體十分有限!

2017年4月,華為P10爆出「快閃記憶體門」——混用UFS2.1、UFS2.0與eMMC5.1三種不同的快閃記憶體規格,導致同一款P10的不同機器快閃記憶體速度能差出三四倍。華為的解釋是:本來也想全部統一採用UFS2.1快閃記憶體晶元,因為實際上兩種內存規格的採購差價僅為0.4-0.7美元,但因為存儲晶元的供應短缺,所以只能無奈混用,不能因此導致手機缺貨而被消費者罵死。

由於內存需求發燒,三星電子營收暴增,踢下英特爾(Intel),晉身全球晶元龍頭。華爾街日報、美聯社7月底報導,過去1/4世紀以來,英特爾一直是全球晶元霸主,不過隨著計算機市場轉疲,英特爾光芒不再。今年第二季,三星晶元部門營收為157億美元、營益為71億美元。相較之下,英特爾營收為148億美元、營益為38億美元。

OLED屏完全來自於三星

其實用三星,蘋果也很尷尬——新一代iPhone使用的柔性OLED面板和OLED觸控面板只有蘋果的競爭對手三星電子旗下的顯示器部門能夠大規模供應,蘋果即使有錢,也找不到其他的能滿足要求的供應商。為了能夠完成蘋果新iPhone的訂單,三星顯示器已經在其A3工厂部署了7條生產線,專門為蘋果生產OLED面板。

目前三星電子在OLED屏幕方面的優勢還非常明顯,幾乎壟斷了智能手機所用的OLED屏幕產能,在2016年4月份時其OLED屏幕的產能佔到了全球的97.7%。

每生產一台iPhone X,蘋果就要向三星支付120到130美元,作為對比iPhone 7上用的LCD面板成本只有45到55美元,所以蘋果正在尋找第二家OLED面板供應商以提高對三星的議價能力。LG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LG不僅可以給蘋果穩定的貨源,還能跟三星在iPhone X面前建立競爭關係。

雙攝像頭組件來自於LG

從iPhone 7 Plus開始,LG Innotek就擠走了索尼,成為了蘋果雙攝像頭模塊的獨家供應商。

LG Innotek發布的最新業務報道顯示,到今年6月份,光學解決方案業務部門的員工人數已經從去年12月份的2173人增加到2946人。也就是說,在短短半年時間裡LG Innotek的這個部門招聘了773 名員工,員工人數增加了 36%。LG Innotek大量招聘新員工也證明了,它們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全力給蘋果供應足夠的部件。

去年3月份 LG Innotek擴展的生產線是他們在韓國龜尾市的攝像頭模塊生產線,這裡是蘋果iPhone攝像頭模塊的重要生產基地。iPhone 7 Plus的雙攝像頭模塊也是在這個基地生產的。

隨著攝像頭模塊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以及新iPhone模塊需求,這個部門的銷售額可能會超過26.5億美元。如果 LG Innotek的銷售額能夠達到這個數字,那麼他們就打破了在2015年創下的26.3億美元的銷售額紀錄。

此外,iPhone X中也使用了三星電子和韓國中小企業製造的用於智能手機的PCB印製電路板。

中國供應商收穫了什麼?

新一代的iPhone,玻璃機殼訂單由大陸手機屏幕玻璃供應商伯恩光學、藍思科技通通吃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這兩家公司的恩怨情仇);歐菲光生產前置鏡頭模組;歌爾聲學提供聲學模組;德賽電池和欣旺達提供手機電池;金龍機電提供線性馬達;環旭電子提供WiFi模組;立訊精密和信維通信提供無線充電;富士康提供組裝服務等等。

但不難發現,這些企業除了部分提供高精尖技術外,大部分集中在防水部件、聲學模組、馬達、外殼、連接器等外圍部件供應與代工製造階段,附加值並不高。根據加州大學和雪城大學三位教授合寫的論文《捕捉蘋果全球供應網路利潤》分析,2010年蘋果每賣出一台iPhone就獨佔58.5%的利潤,而中國大陸的勞工成本只佔了1.8%。

《香港經濟日報》就iPhone X的中國供應商繪製的圖片信息

那麼中國企業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以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廠商大族激光為例,因為蘋果新品對精密製造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帶動了整體上游供應鏈激光及自動化設備全面升級,使得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廠商大族激光從中獲得更多訂單。今年上半年,大族激光的蘋果訂單就確認了25億-26億元,預期三季度蘋果相關的訂單也有望達到10億-15億元。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成為蘋果供應商不僅僅只是訂單和經濟利潤,而且還包含著其他隱性的好處,例如公司管治的現代化、技術創新的領先優勢,以及躋身世界一流供應商之列的巨大榮譽感

蘋果對200家供應商的管理堪稱極致,其要求了解每一個元器件的來源、研發、生產、測試等過程,完全控制手機生產的每道環節。此前時代周報曾報道過,蘋果一直將大量手機工程師下派到元器件工廠,共同開發,「就算富士康只是個組裝工廠,但蘋果仍派駐了近2000名工程師」。

蘋果對供應鏈的無縫把控,被業內友商稱為「蘋果模式」。除了嚴苛的保密協議和工序要求,蘋果在零件議價上具備相當強的能力,特別是以前iPhone銷量穩步增長的時期,蘋果較其他手機廠商更具成本優勢。

面對蘋果的高規格刁難,國內供應商迎難而上的同時,也更多地注意到,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014年10月6日,蘋果公司的藍寶石屏供應商GTAT宣告破產,當日股價暴跌90%,原因是GTAT的藍寶石屏幕的整體良品率只有30%左右,無法實現量產,這導致其失去了來自蘋果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GTAT僅僅一周後,台灣第二大觸控面板生產商勝華科技也由於業績惡化而宣布破產,原因在於當時的iPhone 5放棄了原來iPhone 4以及iPad所需要的觸摸屏,而選擇了更薄的內嵌式屏幕,勝華科技因此而遭遇滅頂之災。

吸取教訓的國內供應商不再將籌碼只押注在蘋果身上,而是選擇分散投資,向多元化方向擴展。

這一代的iPhone,韓國供應商處於上升期,但誰知道以後呢?

(本文由焦點視界focusvision綜合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圍剿」iPhone X:手機鏖戰全面屏
iPhone8已經出了,你會買嗎?
想買 iPhone X?可能要等 2018!
iPhoneX的faceID到底是啥?安全嗎?
只要2700元!售價近萬元的iPhone X物料成本曝光

TAG: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