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知道陽曆、陰曆、農曆嗎?啥?陰曆和農曆一樣?錯啦!進來漲漲姿勢吧!

知道陽曆、陰曆、農曆嗎?啥?陰曆和農曆一樣?錯啦!進來漲漲姿勢吧!





大家過生日,有的地方分陽曆和陰曆。但農曆又是怎麼回事?農曆不就是陰曆嗎?不是的話,這二者又有何區別?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



陽曆是以太陽周年視運動周期(即回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係。




根據陽曆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了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周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

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曆,即我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




所以農曆是加入陰曆成分的陽曆,帶有陽曆因素的陰曆。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農曆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農曆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曆法,曾長期在我國使用,該曆法中強調了二十四節氣的劃分,而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民間也有稱為夏曆、陰曆的。




在 1912年以前,我國歷代一直沿用這種曆法作為正式曆法。而真正的陰曆是最古老的曆法,現今伊斯蘭國家和地區中使用的回曆,就是陰曆的一種。


 


農曆與陰曆都是中國現存的紀年曆法。在許多場合,不少人將二者混為一談,認為農曆就是陰曆,陰曆就是農曆。其實,二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主要區別如下:


 


兩者編訂的主導思想不同






中國的農曆和陰曆均選用月球的運動作為參照,每月的日數近似等於月相的變化周期——29.5306日。在月份排列上,一般大月30天,小月29天,兩月平均後每月日數為29.5天,這與朔望月的長度基本相當。此為二者的同源之處。


 


因此二者都能準確的反映月相的盈虧:

月中為望月(滿月),月初為朔

。但中國農曆的節氣還能夠反映四季寒暑的氣溫變化,如平常所說的「五黃六月」「寒冬臘月」等辭彙。




說明農曆中的「五六月」是小麥成熟的季節,氣溫較高;「臘月」是隆冬,氣溫較低;「二三月」和「七八月」是氣溫的過渡季節。


 


由於二十四節氣中的時段,是依據太陽在公轉軌道即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的。因此,中國的農曆帶有陽曆的某些特徵,能夠用來指導農時,安排作物輪茬。常說的陰曆只能反映月相變化,不能反映氣溫變化,因而它是純粹的「陰曆」,不能指導農時活動。


 

 


兩者月首的安排不同






中國的農曆把日月合朔的時刻所在日期定為月首,即初一。唐朝以前採用「平朔」,唐初以來,改用「定朔」,即初一固定在真正的朔日,當天晚上肯定沒有「月亮」。




回曆紀年所用的陰曆的月首按教規以新月始生為朔,即在日月合朔以後,相當於農歷的初二或初三,當天晚上可見到「新月」。


 


兩者的「年」有區別

 






中國的農曆由於選用了恰當的「置閏」原則,使平均歷年長度的近似值等於回歸年的長度(365.2422日)。因而,農曆的「年」與陽曆的「年」基本同步,但回曆紀年中陰曆的「年」只有12個陰曆月的簡單積累。


 


其長度為29.5×12=354天,和陽曆「年」之間有著約 11日的差異。因而,長度積累後,月份和寒暑往來會出現顛倒現象。農曆的新年一般在冬季,而陰曆的新年則可能在暑期到來。


 

 





總之,中國的農曆比之陰曆所包括的地理意義要豐富得多,

是一種陰陽曆,與陰曆之間是有

一定差別的。

 




中國的農曆由於能夠反映寒暑往來和月相的盈虧變化,因而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普遍適用,而且特別適合中國的國情,因此在中國及東南亞華人聚居地得到廣泛使用。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為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歷史 的精彩文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 大人物的智慧與謀略
楊振寧讀了非常痛心,柳傳志讀了欲哭無淚: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央視曝光一張從未示人過的照片,深深刺痛了14億國人!(必讀好文)
「一幅神聯」 絕了!

TAG:掌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