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波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波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劉禹錫在《秋詞》里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因為情緒繁多,所以詩人總會用各種辦法來排解,不僅吟詩作對,更是對月當歌,嘆那人生幾何。

秋 之 相 思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月滿西樓》 《月滿西樓》,唱盡了李清照的深情,「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在甜蜜婉轉的歌聲中,秋思就像那飄零的花,隨著流水遠去。

秋 之 清 麗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 一首《蘇幕遮》,秋色連波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有人感嘆道: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可在那黯然鄉魂的歌聲里,好夢留人睡,化作相思淚。

秋 之 高 潔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韓愈《幽蘭操》 秋天,正是百花凋零之時,可蘭花卻次第綻放。那幽幽的芳香,從四面八方而來,就像歌聲,隨我四方。就像孔子一生被權貴所棄,但其思想深處,有一種「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的自信與豁達。

秋 之 哀 婉 / 惆 悵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

聽過《雨霖鈴》,或許才能更深切的領悟到秋的惆悵。多情自古傷離別,詩人問:今宵酒醒何處?歌聲唱得緩慢,一口酒入喉,此去今年,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秋 之 深 情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 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几絲柔綠乍和煙, 倩魂銷盡夕陽前。 已慣天涯莫浪愁,寒雲衰草漸成秋, 漫因睡起又登樓。 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 勞人只合一生休。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

懷念的事物總讓人後知後覺,「當時只道是尋常」,盧氏的早亡使納蘭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詞人為了寄託對亡妻深深的哀思,才作下此詞。西風獨自涼,往事追憶茫茫。

秋 之 純 粹 / 靜 謐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山居秋暝》

雨後的秋天最讓人著迷,無論是那松間的明月,還是那石上的清泉,就連「詩佛」王維都忍不住多感嘆幾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曲聽罷,直教人懷隨緣之心,自在安穩;守淡泊之態,靜謐優雅。

除了靜謐,秋天還有空靈之美。一如屈原《山鬼》中的「東風飄兮神靈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章黃國學 的精彩文章:

劉夢溪先生:悲劇天才張蔭麟
中元節話畫鬼:看鬼不怕鬼
國畫里的浪漫七夕
那些千古詩詞佳作,美到極致!
中國四大畫僧書畫,四種藝術境界,四種人生修行

TAG:章黃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