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劉雨虹老師:綁票的故事

劉雨虹老師:綁票的故事

上次〈猜一猜〉這個謎題,大家很熱烈的猜起來,有趣的是,按道理來講,答案猜姨夫或父親,都應該是對的,但縣太爺認為是父親,而不是姨夫,為什麼?

說到這裡就會想到,南老師常說的,經史合參的重要。在研究經典,甚至任何文獻時,如果不與歷史對照參究的話,結果一定會產生偏差的。也就是說,要了解事情的時代背景和環境因素。

所以,如以邏輯觀念解析這個謎題,姨夫當然也是正確的答案,但與歷史合參研究,姨夫就不對了,只有父親才對。

原因是,既然是縣太爺審案,說明此事發生在古時候的社會,在那個年代,男女授受不親,如果倒在尼姑庵門前的醉漢是尼姑的姨夫,尼姑豈敢把沒有血親的男子拖拉進去?她一定是設法找醉漢的家人前來處理的。所以,縣太爺才認定醉漢是尼姑的父親。

那天大家六七個人,又在說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忽然想起早年祖父被綁票的過程,大家聽了都說是奇聞,應該說給大家聽。

那是九十年前的事,父母親與我們姊妹兄弟當時住在開封,祖父被綁票發生在我們老家鄉下,離開封二十多里的黃河北岸封邱縣東蔣寨。鄉下老家是有槍枝的,因為鄉下沒有警察,那時對於槍械也沒有管制,買槍是為自保。

一天的深夜,忽聽得急速的敲門聲,二叔被驚醒,問是誰敲門?答以某村某人家中急事,來找幫忙。聽起來像是真的,二叔就令長工老王開門。

大門一開忽然進來五六個大漢,還帶著槍,為首的說:「請老太爺跟我們走一趟吧!」

原來是綁架祖父的。二叔立刻說:「人家給你們多少錢,我加倍給你們。」

那首領卻說:「不行啦,我們已經先答應別人了。」

原來盜匪也守信用,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盜亦有道。如果人不守信用,那就連盜匪都不如了。

再說那些綁匪,態度也很客氣,祖父只好跟他們走了,否則就可能開槍傷人。

那個時代,家中有人被綁架,不必驚慌,因為第二天就會有人上門來說條件。這些中間人叫作「說票的」,他們不是匪徒,只是應匪徒所請,前來協商贖款的事。匪徒請他來,他也不敢不來,當然他也心存息事寧人的想法。

說票的要我家先淮備四樣見面禮。一般就是一蒲包山藥,一蒲包冰糖,一蒲包大棗,一蒲包記得是大米。說票人帶著四樣禮送給綁匪,算是被綁人家的客氣,意思當然是希望他們不要求太多錢。

然後來來回回討價還價,最後兩方都同意了,我家就將錢交給中間人,中間人即通知匪徒放人。待祖父平安到家後,中間人才將贖款交付綁匪。

這說票的不就是支付寶嗎?所以千萬別說支付寶是馬雲發明的,我們中華文化早就有支付寶了,馬雲只不過是擴大發揚中華文化罷了。

再說這些綁票的匪徒,不久就被縣城的剿匪大隊抓獲了,因為有人也悄悄的去縣城報案。但我家情願花錢使祖父回來,不敢等剿匪,怕祖父有意外。

另外那些說票的,官家就不會為難他們了,因為他們也發揮線民的作用,沒有他們還抓不到綁匪呢。

從前連匪徒態度都算還有禮貌,想不到吧?

轉自「劉雨虹老師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智慧箴言:一人道好,千人傳之
南懷瑾老師:「命好不如運好」,不得其時就不行
看完《中國慢性病數據》和《癌症寶典》,大口吃肉前可得三思再三思!
教了一輩子語文的老師說:學好語文就一件事!
夢參老和尚:皈依三寶的因緣《九》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