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功過難評,看透墓碑才能解釋一切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功過難評,看透墓碑才能解釋一切

被稱作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的赫魯曉夫,有一座奇特的墓碑。這座墓碑不宏偉不瑰麗,造型別緻卻也有些怪異。一座堆砌的石碑上擺著他的石制頭像,乍一看,很是壓迫。

赫魯曉夫墓碑

距離今天,赫魯曉夫已經去世四十六年了。他的去世,在一眾領導人中顯得很是寡淡,甚至蘇聯共產黨連份訃告都沒有公開發表。這件本應「轟動」的大事,也僅僅是兩天之後在報紙上刊登了一條簡短的訊息,彷彿一件極其平淡的小事。

赫魯曉夫與蘇聯而言,頗具爭議。近現代的蘇聯離不開他,進步離不開,退步也離不開。就比如,他上台之後頒布的一系列法令,取消了領導的諸多特權,為平民準備了很多津貼。然而他所規劃的自由化,卻被一大批早期的受益者強烈反對。此外,第二次的柏林危機等等,都離不開他的決策。因此,褒褒貶貶,眾口不一。

赫魯曉夫

他是在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中落敗的,很快就被政敵趕下了台,甚至被軟禁。赫魯曉夫後來想寫一本回憶錄,可是卻遭到了當局的極力反對,他們不惜安裝各種各樣的監聽監視的設備。慶幸的是赫魯曉夫並沒有放棄,堅持留下了這本回憶錄。

七年之後,他去世了,但是身為前任元首,卻沒能下葬到國家公墓。

下葬後,祭拜的人一直絡繹不絕。曾經有一個老婦人在墓前頗為感慨:當年,正是因為赫魯曉夫的政策,她才能活著走出集中營,才能恢複名譽,成為一個正常的公民。她的瞻仰和悼念,其實代表著十萬和自己一樣的可憐人。

而他的政敵知道這件事情後,居然惱羞成怒的關閉了公墓。

赫魯曉夫政敵勃列日涅夫

事實上,赫魯曉夫去世前並沒有什麼過多的話留下來,反而邀請了他生前曾經多次嘲諷的藝術家,來為自己塑墓碑。

當大家都以為這位雕塑家心懷怨恨,一定會拒絕的時候,他欣然接受了。這位藝術家反覆推敲,最終決定使用七塊黑白各異的大理石作為墓碑主體。左白右黑的設計,象徵著生死、黑白、善惡的巨大反差,而這些反差卻又相互交錯,彼此依存。深刻的象徵著赫魯曉夫的人生,一半光明一半黑暗;也象徵著他的性格,善惡交織,難以平衡。

他作為新舊時代交替的重要人物,這種象徵和紀念,怕是最為合情合理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軍打仗為何如此瘋狂?其實不是他們有信仰,是他們不瘋狂就得死
開國上將脾氣比彭德懷還暴,天天罵士兵,而士兵們還偏偏喜歡讓他罵
抗戰勝利後,面對日本人的漢奸、走狗、偽軍,我國是如何處理的?
抗日戰爭中,母親為兒抗日絕食自殺,有此等骨氣,日軍何愁不敗?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不是因為美國的報復,而是在等中國的回復

TAG:黑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