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可:淺談禪宗與中國畫

老可:淺談禪宗與中國畫

人生感悟分享,讓生活更美好,讓人生更精彩,讓金錢為您工作。每天分享著名美術家、收藏家與高端藝術資本運營家的智慧資訊和善知識!

老可作品《水光瀲灧搖空綠》

【精品賞析】:紙本, 水墨。尺幅:138cm*68cm。 創作年代:2012年。款識:一泓溪水荷分開,盡道清虛攪破,荷塘光波花帶去,莫言香分清語又消殘。壬辰仲夏寫並題記之,知不道人老可戲墨耳。 此作,入選畫集《中國當代美術名家經典.老可卷》。現藏於香港收藏界私人藏家手中。

作品去向信息來源於2014年6月25日的新浪微博@張玲玉bjxhmsy:#名家精品#近日,在新加坡(Singapore City)由金雀亞歐集團和中華藝社組織的圈內藝術品藏家競買場會中,名家作品拍價不菲,齊白石《蝦蟹圖》競得238萬美元,張大千《仕女圖》380萬美元,大陸當代畫家老可的清荷作品《水光瀲灧搖空綠》被香港藏家以270萬美元博得,約摺合人民幣為1680萬元。

(張玲玉 金雀亞歐藝術品投資集團 CEO)

推薦名家微信長按微信號複製

老 可

佛教傳入中國,始於漢代。禪宗,則始於南北朝。禪宗是印度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化的佛教。禪宗突出人性自覺,實現了有佛教的自我內觀向自然客觀境界的轉向,有著深刻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對中國傳統繪畫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繪畫也以其獨特的精神文化內涵,逐步成為中國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後以南宗為盛。南禪對中國畫的影響尤深。受禪宗影響,在美術史上中國畫也便有了南北宗之謂。自盛唐始,禪風畫韻相互交融,禪機畫理交互滲透,產生了唐朝王維、宋朝蘇軾、清朝石濤等為代表的大批以禪入畫的水墨文人畫大師,逐步改寫了盛行歷朝歷代的金碧青綠山水一統天下的局面。中國畫自此便唱響了以黑白、水墨為語調的主旋律,由此也產生了「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虛靜空靈」、「我師我心」、「師心自用」等禪畫理念。

禪宗與中國畫的思想理念情趣相一。

一、禪宗與中國畫的法道守一——心道

中國畫講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強調人對現實生活的平常體驗性和對環境的心靈感悟,主張師心自用。南朝宗炳就提出了「應目會心」理論。「應目」是指觀察物象,「會心」則是畫家感應於物象後所產生的思想感情,亦即「物我兩化」,情景交融,最後達到「萬趣融其神思」。

中國畫講究意境。在意境的形成中,物象是基礎。脫離了物象,情與意就無從抒發,心也即無所寄託,也就產生不了達意之境。因為在意境中其心其情均消融在物象之中,並由此得到生髮。在意境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情、是意,也即心神。所以畫家筆下的精品力作往往能以一種洗鍊含蓄的形式,給人以強烈的情感上的影響,其關鍵還是心境的真誠傳達與回應。筆墨是中國畫的根本。中國畫的筆墨語言是畫家創造性表現客觀物象的手段,它具有反映不同畫家情感軌跡的特性。中國畫以黑白為主色調,以筆墨為表現語言,其本身的根本性決定了其意象性的表現特點。這是因為融於畫家筆下之境,絕非客觀物象,而是心中之境。

中國畫講究傳承。一是向古人學習,向傳統要營養,與古人交心;二是師徒間手傳心授。但從真正意義上講,是用「心」來傳承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藝術文化血脈。這要求畫者,習古而不能泥古,以「我心為法」,變通妙理。正如石濤所言「法於何立?立於一畫。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其中「一畫」並非指一幅畫,而是禪宗所指明心見性。由於一切法不離心法,心能生萬法,「一法藏萬法,萬法藏於一法,萬法即一法,一法通萬法,萬法在一法中」(《法華經》語)。經中所致的「一」即為心。故石濤「一畫之法」中的「一」指的是心。人若達到見性,即可達到一,其萬法則在其中。要想達到心法之根本,則在於緣起,緣起性空,方可見性。人能見性,方得「一畫之法」。此時之「一」,是隨心所欲;此時之「法」,則是大智慧。石濤論畫,畫理禪機盡在其中。但始終強調對「心性」的關照。「見用於神,藏用於人,而世人不知所以」。其中之「見」,即佛理「見惑」見之。「神」是指人的精神。人的精神若受世間妄見所染,會產生五種見惑,即邊見、身見、戒見、見取見、邪見。而人的本原之心卻不見了。其原因主要是充滿見惑的心在起作用,如此心態則難達空境,更無立一畫之法可言。「藏」來源於佛經中「萬法藏於一法」。「一」就石濤所言,是為心。而萬法則藏於此心中。若有妄念則難見藏於心中的「一」。 「用於人」是指人的悟性,立「一畫論」需要悟性,「一畫之法,乃自我立」。其中「我」有大我、小我之別。大我是得悟之我,小我是偏見妄念之我,得大我者必得「心法」,即可見性,可立一畫之法。石濤又語「立一畫之法者,蓋以無法生有法,以有法貫眾法也,夫畫從於心者也。」要想達到無法生有法之境,首先應立「心」。因為無心則無境,無境亦無心,心境相依,方可見地。只有認知「心即是一」這個道理,方可成為「從於心者」,才能做到「蓋以無法生有法,乃至隨心所欲」。禪宗,講究提持心印,見性成佛。「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楞伽經》語)。故,禪宗也即心宗。禪宗認為,人是感受大千世界的主體,在修行中靠內在精神去駕馭紛雜的環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著重強調主體精神的作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語)。人的修行可以頓悟。即心見性。禪宗提倡「隨緣人生」。用真心感悟則「即心即佛」。由此可見,禪宗之所以對中國畫有著至深的親和力,其根本原因是法道相一。即還本歸真,見心見性,自證自悟,暢揚心道。

二、禪宗與中國畫的風氣守一——虛靜恬淡

禪宗以「二入」、「四行」學說及《楞伽經》作為習禪的根本理論。「二入」,一是理入,指禪法的理論,二是行入,指禪法的實踐。「四行」,即為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禪宗以壁觀法門為中心,教人安心。自達摩於南北朝時期東渡來中國傳法立禪宗始,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代代相傳,並得到豐富和發展。至六祖惠能,提出了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之宗旨,強調安閑恬靜,虛融淡泊。參禪者能超塵脫俗,以禪修德,以定求悟,達到空性而得到解脫;甚而在坐禪入定之中,忽然得悟而明其妙,心境升華,一變常人之理,獨辟一片新境。再有禪僧大德的機鋒轉語及禪理的奧妙玄機,尤為中國畫家尤其文人、士大夫畫家所欣賞和推崇,禪悅之風盛行。談禪為逸事,無禪不雅。禪學中超然獨脫的境界,尤為中國畫家受益至深。畫家長期修禪的過程中達到的心照與覺悟,使人清凈本心,無障無礙,順其自然。虛靜之氣超然入畫。畫風自然趨向含蓄、寂靜,並進而得到安寧、空靈的韻味。「靜者心多妙」、「超然思不群」。由於受禪宗思想的影響,畫家戲墨玩賞的心態漸盛,以疏簡明快的筆墨,瀟洒自如、隨心所欲地去創作而含蓄玄妙,超逸靜穆,禪味十足。這對中國水墨寫意畫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畫家以畫為禪,將繪畫作為怡養性情的道場,其畫境恬淡靜氣,格調高雅,則自在情理中。對於中國畫,禪宗則改變了畫家的創作思維,使人們對「色」、「空」有了非常深刻地認識,並形成了東方美學的一種流派,使中國畫的發展不但重視形的表現,同時,更加註重虛靜、恬淡等意境的表達。

三、禪宗與中國畫的格調守一——自然空靈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徹底清」。從「詩畫一律」觀,讀韋應物的詩句,可以看出,中國畫家尤其文人畫家崇尚淡泊。因為淡泊是脫去匠氣、人間煙火氣後的氣息,是自然的或重新融入自然的生命形態,是形而上的精神層面。真正空靈高格的中國畫境界,使畫家超凡脫俗,迥然高蹈,並藉此表現自己的宇宙情思和生命情調。正如清代張庚在《浦山論畫》所言,「何謂發於意者?走筆運墨,我欲如是而得如是,若疏密、多寡、濃淡、干潤各得其當也。何謂發於無意者?當其凝神注想,流盼運腕,初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也。謂之為足,則實未足;謂之未足,則又無可增加。獨行於筆情墨趣之外,蓋天機之勃露也。」可知,中國畫狀寫物象是自然生機與靈氣的洋溢,是畫家自然而然的情意表達,是畫家精鶩八極、心游萬仞、對物通神的靈感所得,是畫家「有意」與「無意」的出神入化之境。

感應天地之間的蒼茫狀和人世間的諸多無奈,中國畫家尤其文人畫家的內心世界往往有著無盡的孤獨。但這種孤獨不是現實的孤獨,而是一種「超然孤獨」。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高潔心性,則包蘊在這種孤獨之中。由於孤獨,所以內心世界一片靜寒。因為靜寒則驅除了塵世的一切喧囂,將其帶入幽遠清澄的空靈世界之中。蕩滌心間污垢,使心如冰壺一般清澈空明,此正為「澄懷觀道」之境界。表現在中國畫作品上則會產生因寒而幽、因幽而靜、因靜而空、因空而靈之境,這恰恰就是一種回歸自然、寧靜淡泊的心靈關照。正如蘇東坡所言:「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禪宗強調「妙有性空」、「隨緣素位」、「緣起性空」,因為禪理無所不在,要求參禪者舍相求真。真即大千自在。禪具有神妙空靈的內涵,並能直接徹見人的本性。禪宗追求禪定,對宇宙萬物色相視之為空,以虛靜之氣為參禪者的立體之境,要求參禪者以平常心處世,揚棄一切分別相,歸於本真。受禪定思想影響,中國畫追求以墨代色,以簡化繁,大朴自然而氣韻靈動。「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即體現了禪宗思想對中國畫追求自然、空靈、平淡、天真格調和趣味的影響。

縱觀歷史跡象,禪宗思想對中國畫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中國畫也為禪宗的發揚廣大提供了難得的「道場」。尚問當下何?禪者「無相」,畫者「大相無形」。或禪,或畫,或機,或理,或禪畫,或畫禪,「妙悟不在多言」(王維語)。也正如莊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是故至人無為,大至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2004年10月8日於北京中國畫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美術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