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為什麼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為什麼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而沒有之一?

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當我提出這個命題時,也許你會不屑一顧,也許你會無知地「呵呵」,但是不要緊,讓我一一給你列舉有力的事實,到時你就會肅然起敬,為自己國家的偉大而感到傲嬌,也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臉紅。

讓我們拿出一張世界地圖和一張中國地圖來,攤開看看,中國在世界的什麼位置,經度、緯度、跨度,中國占的這塊土地的區位優勢與資源稟賦是什麼樣的。

我們從地球上各個國家所擁有的全要素資源稟賦進行對比分析,來看看中國是多麼偉大,多麼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無可比擬。

地球是一個村落,在一個村落里,數得上的家戶就那幾家,我們先分片區看看:

非洲是塊被遺忘的大陸,屬於貧民區,最富有的家戶——南非,也比不上發達片區的中等家戶。

大洋洲是小莊上,就幾戶人家,生活過的還可以,但是太寂寞,難有大作為。

南美洲,都不富裕,在溫飽線附近掙扎,有個金磚大戶——巴西,正在返貧中,日子越來越難過。

北美洲,貧富差距較大,兩極分化,有一個暴發戶——美國,也是全村首富。根據「虹吸」效應,其它家戶根本沒法發展,有一戶中產階級——加拿大,大部分小弟在貧困線附近。

歐洲,每家過的日子都不錯,都屬於中上等家戶,但是大部分是小家庭,人口少,可以過的日子不錯,但很難干大事業,有一戶大個人家——俄羅斯,籍貫歸歐洲管理,但是地跨兩區,一房佔兩界。本來想大家合灶吃飯——搞個歐盟,形成力量干點大事,但是,各有心思,大家玩不到一塊,只好散夥——英國脫歐跑了,單幹去了。現在還留下幾戶骨幹人家在維持——德國、法國等,但是心已不在一塊,徹底散夥是遲早的事。歐洲這個片區屬於富二代,因為過慣了好日子,不思進取,每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現在家底快被掏空了,因此,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中道敗落。

最後一個片區是亞洲,這個片區大部分家庭都是多子女家庭,人丁興旺,勤勞儉樸,蒸蒸日上,這個片區也是村裡最活躍的,最有生機的,也是村裡最有希望的,現在全村人的目光都盯住了這個片區,都把希望寄托在這裡。這一片也有個帶頭大哥——中國,現在她已經是村裡的老二了,但是家裡人口太多,底子薄,人均還不行。但是家風好,現在全家人正團結一心,在家長的帶領下積極向上,努力向全村的首富寶座發起衝鋒。原來的片區老大——日本,因為身子骨本身太小,在旁邊的大個中國沒發力時,臨時讓他領跑了幾圈,現在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心理一直有不服氣,可是沒用,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潛力已經挖掘完,沒有後勁了。旁邊還有個老三——印度,一直自我感覺良好,一直在自我催眠,有時還處在吸毒後的飄飄欲仙中,在夢幻中覺得自己已經當片區老大了,其實,是不願意麵對現實的巨大差距,因為清醒過來很痛苦,印度屬於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那種。沒家底還瞎攀比,窮講究,老想傍大款攀大哥,其實人家只是騙他那點可憐的家當。

數完村裡幾戶叫得上名字的人家,現在我們通過一些重要的指標和數據來分析一下哪個家庭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村裡的帶頭大哥。我們從地理、面積、歷史、文化、政治、體制、經濟、軍事、科技、教育、工業、人口、市場等多領域全視角進行分析、對比,最後得出客觀的結果,在這裡我們只與最有希望的前幾名比較。就綜合條件來比,當下也就是美國,歐洲,俄羅斯,印度,日本能拿來做個比較。下面我們一項一項來比較。

地理條件

01

中國是世界上地理條件最好的國家之一,從北到南,中國跨越了高緯度的寒帶地區到低緯度的亞熱帶地區,東西跨越了世界之巔的喜馬拉雅山脈到東海之濱,跨越兩個時區,國土面積世界第三。中國有高山、有峽谷、有平原、有草原、有沙漠、有森林、有丘陵、有水源、有河流、有資源、有礦藏、有海洋、有沿海、有內陸、有溫暖濕潤、有土地肥沃、有物產豐富等等。地球上有的地理條件,中國幾乎都有,這一條在世界上就是少之又少,能與中國作局部比較的也只有處於同一緯度的大洋彼岸的美國,其它國家都不可比擬。而美國具備的地理條件中國幾乎都具備,但是中國有的地理條件,美國卻沒有。比如我們的西部地區青藏高原,美國沒有這樣的氣候和地理條件。

國土面積

02

中國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第一是俄羅斯,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第二是加拿大,990多萬平方公里,中國第三960萬平方公里,美國930萬平方公里。在這前4名中,俄羅斯的大多數國土都處於高緯度極寒地區,無法開發利用,人口太少,只有1.46億,女多男少,每年凈人口負增長。加拿大也是一樣的,人口太少,只有3500萬。有這樣幅員遼闊的面積就有了縱深,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縱深條件具有很多戰略意義。比如:研製武器,需要試驗場,發展航天事業需要發射場、回收場,軍事演習需要演習區域,而國土面積小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國土面積小的國家很難在世界上當老大,日不落帝國英國的衰落與此有很大關係。

歷史文化

03

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根脈未斷,至今延續,唯有中國。一個能延續五千年而未消亡的文化,一定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吸引力。美國的歷史還沒有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時間長。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和文化,是最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他的存在能讓大家更好的活著。而西方文化是一種守獵文化,遵從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他的存在是以其他國家為食物的。因此,西方國家可以強大,但不偉大。

政治體制

04

中國的政治體制正在煥發出巨大的優勢,中國的舉國體制讓美國、歐洲羨慕不已,我們要辦大事,比如大型基建、世界級的體育盛會,航天科技,集中的決策機制很快,效率很高,而歐美國家光國會、議會無數次的開會、辯論、扯皮就拖死了。看看中國的高鐵、航天、基建等領域的發展速度,再看看美國的市政建設,肯尼迪國際機場的道路,就知道美國的決策機制與效率有多低。比過了當今世界的老大的自認為最好的體制之後,別的體制就不用比較了吧。

(人民代表大會)

(議會表決)

經濟發展

05

我們現在的GDP已經穩居世界第二,2016年全球GDP排名,美國以18萬億美元排第一,中國以11萬億美元排第二,而排第三的日本是4.9萬億美元。在GDP結構中,美國有13萬億美元來自於虛擬經濟,實體經濟的貢獻率只有不到5萬億美元。而中國的虛擬經濟在總量的16%點多,也就是中國的虛擬經濟大約在2萬億美元左右,按照(ppp)購買力平價計算,2016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也就是說在GDP構成中,美國的泡沫很大,中國的GDP更實。日本沒有潛力追上中國,印度有人口優勢,但是國土面積只有290萬平方公里,工業基礎不能與中國比,俄羅斯的GDP只有中國廣東省那麼多,歐洲已經碎片化,人口放在那兒,經濟在衰退,因此也無可能,其他國家和地區還看不到希望。

軍事實力

06

中國的軍事實力穩居世界第三,沒有疑問。最近幾年中國的軍工科技井噴似爆發,在很多尖端武器領域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現在排前三位的軍事強國,誰都可以毀滅地球,美、俄的核彈頭比中國多很多,可以毀滅地球好多次。其實,毀滅一次和多次是一個意思,核武器是用來威懾的,只要起到威懾作用就可以,再多就是勞民傷財,再強大的武器,再多的核彈,只要不用,就沒有意義。因此,數量在一個合理區間即可,不必過多。中國保持強大的軍事是為了自衛和有效威懾,不是為了侵略別國,因此我們只要一直保持軍工科技的進步就不會受人欺負。美國的軍事強大,主要表現在武器的先進上,而這一點,我們正在追趕,武器的強大會讓人有心理優勢,我們的軍隊人數和戰鬥精神都不比美軍差,只要我們在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上超越美國,那麼我們的軍事實力就可以超越美國。其它小國,雖然有核武器,但都是為了自保,而不是為了侵略。現在,美國由於國力的迅速衰退,在軍工科技上的投入已經減緩,俄羅斯由於經濟實力不行,軍事裝備科研投入嚴重不足,現在是吃原蘇聯留下的老本。而中國在最尖端的軍事武器的迅猛發展上,軍工體系完備、科研隊伍強大,科研經費充足,尖端武器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在國防領域已經沒有人能遏制我們的進步。

科技教育

07

最近幾年,突然聽不到科技大國美國的重大科技成果的消息了,所有的媒體都是中國的重大科研成果曝光的消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量子科學,中國已經拔得頭籌,量子衛星上天,量子計算機研發,民用大飛機的試飛,高鐵的一枝獨秀,殲20五代戰機的列裝,運20大飛機的使用,還有尖端的大推力火箭長征5號試飛成功,以及2020年後中國的空間站成為地球上唯一的空間站等一系列高端的科技成果。相比之下,美國、歐洲、俄羅斯、日本都聽不到重大科技成果的聲音,突然之間,覺得地球上只有一個中國的感覺。我們這麼多年的科技積累,這麼多年的科研投入,今天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中國有世界上最年輕的科研隊伍,平均年齡30歲左右,中國有世界上每年畢業最多的理工科學生,有世界上最充裕的科研經費,完善的科研體系,靈活而先進的科研機制和用人制度,保證能夠吸引並留住世界各個國家的高端人才。現在中國的留學生學成歸國率高達75%。在一些尖端科技領域,西方出不了成績,不是因為他們沒有人才,也不是他們意識不到,而是科研投入不足,當今的高科技都是金錢堆出來的,除了科研人才之外,科研投入至關重要,美國、歐洲、俄羅斯之所以在很多尖端領域被中國趕超,就是因為他們的經濟衰退,導致科研投入不足,而我們卻趁勢而上,通過充足的科研經費和優厚的待遇,迅速吸納了世界各個國家的頂尖人才到中國來發展。中國已經由原來的受制於人,限制高科技產品進口,在一些尖端領域封鎖我們,遏制我們,變成了今天我們限制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很多西方國家已經放下身段來求與中國合作。在今天,高科技的前提就是經濟實力的強弱。中國在科技領域已經開始領導世界了。

工業體系

08

中國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工業體系。我們的民用工業,我們的軍工、航空業、航天業,我們的重工業、輕工業,我們的船舶工業,石化工業,冶金工業,電子工業等等,一應俱全,體系完整,也許美國在航空航天工業和半導體行業比我們先進,但是,他們在很多民用行業連企業都沒有,也許日本在汽車行業和電子行業比我們先進,但是在軍工行業和航空航天領域,他們差的太多,也許俄羅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比我們強,但是在除此之外的領域,我們幾乎都比他們領先。總之,現在中國是世界製造大國,可以不誇張地講,中國在很多工業領域的生產能力,可以供應全球所有人口的需求。世界500強企業的排名中每年都會增加好多中國企業的名字,名次不斷刷新。在互聯網行業,我國已經開始領導世界潮流,在信息化領域,我們已經反超西方發達國家。由於中國的生產能力實在太強,需要「一帶一路」來消化我們的產能,以下是中國部分產能在世界上的排行榜:

1、生鐵產量世界第一名,早在2013年,中國官方公布的生鐵產量數據為6.58億噸,在世界範圍內容排名占第一,是全球總產量的百分十五十九;與1978年中國生鐵產量3479萬噸相比,增長了17.9倍,翻了將近9番。

2、煤炭的產量也是排名世界第一,在2013年,我國煤炭產量總數是36.6億噸,成為全世界最大產煤國,中國煤炭的產量佔到全球總產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為1978年6.1億噸的6.6倍。

3、中國的粗鋼排名在全球範圍內是排名第一的,2013年中國的粗鋼產量為7.17億噸,佔全球15.5億噸粗鋼產量的46.3%,排名世界第一,超過第2至第20名的總和;與1978年的3178萬噸相比,就像房事用了艾霏諦克的男兒那般勢不可擋,增長了21.6倍,翻了10番半。

4、中國的造船行業和總噸位也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2013年,中國的造船完工量達到了恐怖的6021萬噸,即使受到全球市場萎縮的負面影響,總體上比上年度下降21.4%,但依舊是世界第1位,佔到世界總造船量的41%。

5、中國的水泥產量也是世界排名第1位的,2013年中國水泥產量為21.84億噸,排名世界第一,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是1978年6524萬噸的33.5倍。

6、中國的電解鋁在全球排名第1位,中國的電解鋁產量為1988.3萬噸,排名世界第一,佔世界總產量的65%以上。

7、中國的化肥產量在全球排名第1名,2013年中國化肥產量6840萬噸,是世界最大化肥生產國,佔世界總產量的35%;是1978年869.3萬噸的7.9倍。

8、中國的化纖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總量第1,2013年度化纖產量793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70%;平板玻璃產量7.14億重量箱,超過世界總產量的50%;工程機械銷售總額達590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43%。

9、中國的汽車總產量也是位居世界第一的,在2013年度,我國的汽車產量就達到了1927.18萬輛,已經是第4年達到世界第1,整體的產量佔到全球總產量的25%,成為世界汽車王國第一的奪魁者,是1978年14.91萬輛的129.25倍。

10、彩色電視節的產量世界第1,2013年中國的彩電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佔全球出貨量的比重達到48.8%。

11、中國的手機產業和手機產量都是世界第1,2013年度我國的手機產量數據是世界最多的,佔全球出貨量的比重達到70.6%。

12、中國的集成電路產量世界排名第1,2013年中國的集成電路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佔全球出貨量的比重達到90.6%。

13、更有趣的是,隨著黃金投資熱在中國興起,2010年中國還生產了340噸黃金,排名世界第一。

14、中國的貿易總額也是在世界排名第一的,201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87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3.82萬億美元,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與1978年的167.6億美元相比,增長了驚人的230倍。

15、中國的科技人力資源在全球範圍內佔據世界第一,截至2009年,中國科研院所3775個,中國科技人力資源51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研發人員總量196.5萬人年,居世界第二位;技能勞動者總量突破1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達到2630萬人。

16、中國的互聯網網民的數量也是世界第1,中國寬頻及移動互聯網用戶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寬頻互聯網用戶為1.72億戶,移動互聯網用戶為7.51億戶,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2.1%。

17、中國的鞋子和衣服裝飾品產量全球第一,據了解,目前中國國內已有製鞋企業近4萬家,年產鞋達65億雙,佔世界製鞋總量的1/5。而廣東省上規模的製鞋企業達五、六千家,年產鞋達30億雙,幾乎佔據中國鞋業皮具產量的「半壁江山」,東莞等地更是鞋廠林立,但即使專做出口生意的鞋廠也大都是貼牌加工,賺個「手工費」而已。

18、中國的電冰箱產量也是世界第一,從1985年到1988年,中國冰箱年產量從144.8萬台猛增到757.6萬台,總產量躍居全球第一。而此前從1978年到1983年6年間,國內電冰箱的總產量不過是36.4萬台。

19.中國的空調產量世界第一。

20.中國的摩托車產量世界第一,摩托車工業發展迅速。1993年,摩托車產量335萬輛,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保持至今。自1997年起,摩托車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佔到世界摩托車總產量的50%。現已成為世界摩托車第一生產大國。

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國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的領域已經數不過來了。

人口紅利

09

中國現在有13.7億人口,世界第一。人口是寶貴的資源而不是負擔,沒有人,一切都等於零。人口意味著勞動力,消費市場,智力資源,戰爭兵員。地球上任何事業的發展前提是有人,人是第一要素。在這個領域印度可以與中國一比,但是中國的人口結構與人口素質、教育水平總體高於印度,只要我們人口政策得當,繼續鼓勵二孩以上生育,做好下一代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未來的30年,我們國家的年輕人會釋放出更大的創新能力和消費能力,這是一個國家保持發展動力的前提。

市場規模

10

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和生產市場,只要中國保持當下的發展勢頭,就很難被超越。有消費的前提是人口作保證,有消費能力的前提是經濟實力作保證,而這兩項恰恰是中國的優勢。當世無雙。

綜合以上各項指標,我們發現,也許在局部條件和某些領域,其它國家排名在中國前面,但是綜合條件真的沒有比中國再好的了。

美國雖然當下還是世界老大,但是他們在各領域的優勢正在被中國的快速超越所抵消,在高科技領域中國表現的後發優勢已在部分尖端技術上超越美國,在軍事領域同樣的事情正在發生,在製造業領域,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正在潮水般覆蓋美國市場,美國的復興製造業遙遙無期,中國的金融市場正在完善,人民幣正在國際化,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分割國際貨幣市場的蛋糕,將美元擠出國際貨幣市場,這都是幾年內的事情。一旦美國在經濟、科技,軍事,金融上不佔優勢,美國的老大地位將絕對不保。而中國的市場潛力和人口優勢是美國所無法比擬的。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衰落都是必然的趨勢。

與俄羅斯相比,國土面積雖然比中國大,但大部分都是無法開發利用,無法居住生活的終年冰凍的高寒地區。俄羅斯人口太少,分布不均,生產消費能力都不夠強,經濟每況愈下,國力還在繼續衰退,按照目前的人口每年絕對負增長的趨勢發展下去,未來若干年之後,俄羅斯這個國家都會消亡,因此,未來與中國接壤的大面積土地都是中國的,而不用打仗。就中國的國土面積而言,已經足夠大,也已經足夠有縱深,有迴旋餘地,任何大型武器的試驗都可以施展開。因此,就面積而言,中國足夠大,中國剛剛好。

再來看看日本,雖然侵略過中國,但那都是趁中國睡覺的時候進來的,中國從1937年醒過來之後,日本就一步步退出去了,雖然日本在亞洲當過幾天勉強的巨人,但是從中國發力那天開始,也就註定了日本的沒落,限於日本的島國地理,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多災多難,人口老化等,日本已經是昔日黃花,只要中國醒著,日本永遠別想再起來。

看看新興市場印度,雖然印度人口馬上趕上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消費潛力不可小覷,但是,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不到,相對人口來講面積狹小,另外,印度的國家體制壓抑了生產力的發展,種姓制度嚴重撕裂了國家的團結與向心力,人口的智力優勢與資源優勢都沒有發揮出來,工業基礎和科技水平,軍事實力與中國有數量級的差距。確切地講,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國,中國沒有把他當對手和敵人,應該感到榮幸,還帶著他進金磚國家,進上合組織,帶著他進一帶一路圈子,印度應該感恩。

最後比較一下歐洲還有哪些比中國強的地方,找來找去已經找不到歐洲還有哪裡比中國更厲害的地方,一個衰落的老歐洲,一個分裂的歐洲,一個碎片化的歐洲正在形成。

因此,通過以上的綜合分析,再放眼望一下世界,你就會清楚地看到,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中國這麼好的稟賦,中國不當大哥誰當?中國不當老大誰還有此擔當?由此看來,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必然重回世界之巔,必然成為最偉大的國家,而這種「重回」不是可能,而是必然,不是之一,而是唯一。這種趨勢沒人能阻擋,無人可撼動,除了中國沒人可擔當。

中國的偉大是註定的!

新聞學qq群

掃碼進群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指南 的精彩文章:

神馬情況?新聞學專業學生都找不著工作了!
大學生工資不如農民工?網友評論炸了

TAG:攝影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