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場工業廢墟上的殘酷青春,尺度前所未有

這場工業廢墟上的殘酷青春,尺度前所未有

文&實錄 |鹹魚

類型劃分

我們對《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的探討,其實不妨先從「類型片」開始。

當試圖解讀中國電影的複雜現狀之時,我們發現「青春」已經成為了一種類型元素。在市場選擇下,銀幕之中已經出現了一批遠超我們對那些我們曾經詬病的「青春片」認知的作品。

它們呈現出兩種姿態:一種是包裹著青春外殼的犯罪或懸疑片,我們可以將之視作類型電影的一種拓展。另一種則是加入了與傳統「青春」相衝突片段的青春電影,它們一方面在講述少年們的成長,另一方面也通過他們的眼睛,看到更多與之認知相悖的命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將之理解為青春電影的一種延伸。

《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的話,屬於第二種。電影的同名小說,因為涉及到「黑社會」這一敏感元素,被劃入到了禁書之列,很長時間裡緘默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

而在差不多十年後的今天,這樣一部小說的改編作品卻出現了比文字文本更為敏感的大銀幕之上,禁書改編,又成為了它的優勢。

不管是從電影尺度的角度還是從青春片類型的擴展上來講,這部《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從類型片的角度來看,雖然有著諸如仇殺、地下賭場這種對社會黑暗面的描寫,但在這部電影的故事主線依然是楊北冰和於一兩個人的情感脈絡,所以在分類上這部《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無疑還是屬於青春電影,但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略顯灰暗的時代底色,讓這部電影和其他同類型的電影比起來,有著更為複雜的樣貌。

在講述著那一夥兒年輕人的愛恨的同時,導演也為我們重現了那個處於兩個時代交接點的東北大地,和那塊土地上的人民的鮮活臉孔。

觀影的過程,在大部分的時候就是一個「移情」的過程,我們無可避免的會將自己帶入到與自己有著相似經歷,或者有著相同的情感取向的角色身上,同悲同喜,同哭同樂。

坐在觀影席上的我們,即便沒有經歷過如此暴烈的青春年代,觀眾在看到它的時候多少會產生一些奇妙的感受,一些熟悉而又難以尋找到源頭的回憶,還有揪心的痛覺和難以名狀的慌張與悲涼。

少年意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在看《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的時候,我們跟隨著楊北冰(卜冠今 飾演)遊歷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是在凝視屬於我們自己的五味雜陳的人生片段。照明燈一暗,大銀幕亮起,我們與我們如今身為大人的煩惱和身邊的紛擾之間的聯繫便被切斷了,這部電影就像是一個開關,摁下去,就能夢回我們那個熾熱的年少時光。

要說這部電影最大的優點,就是導演對少年意氣恰到好處的把握。《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在銀幕上流露出的那種只有少年才會有的濃烈熾熱的情感是非常直觀,且具有衝擊性的。

在影片中,我們能夠發現兩條最為重要的情感線索,一是楊北冰和於一(劉暢 飾演)之間的懵懂情愫,二是那一群少年對於進入成人世界的迫切渴望以及對大人們的拙劣模仿。

這兩點,分別對應著於一發現楊北冰在課桌下留下的「我喜歡你」,之後的幾個特寫及閃回,以及舞廳里兩人最終倒在亂棍之下的俯拍鏡頭。

在貫穿全片對於少女暗戀心緒的掌控之下,暗自涌動的其實是難以被剖開的黑暗地帶,那是關於那個時代血腥的、尖銳的、禁忌的部分,曾經遮遮掩掩的東西,就這麼被導演放在電影里,坦然著說。

時代徵候

楊北冰和雷管(黃覺 飾演)兩者,有著非常鮮明而有趣的對照——他們在自己的理想中扮演著呼風喚雨的角色,又在命運的掌心裡無處可逃。

在雷管面前還是個孩子的楊北冰覬覦著黑幫大哥的身份,她打群架,混酒吧,她想背離和毀滅所有的傳統價值觀。而當她慢慢曉得地下世界的內核,卻又主動選擇疏離。這其實是獨屬於青春期的清醒與糊塗,這又與雷管的無奈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反差。

舊工業時代即將消逝,身處在洪流之中的人們被迷茫和焦慮裹挾著前進,只能通過衝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他們變得游移和無所適從——楊北冰的有恃無恐,於一的身份錯位,紫薇的尋找與追隨——而在這個時候,他們遇到了愛情。於是他們把愛情當做了生活的解藥。

表面上愛情在慢慢升溫,其實內里已經分崩離析。最後愛情幻滅了,生活卻還要繼續。現實和未來,對他們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隨著一個時代的凋零和破滅,他們的愛情也以一種頗為壯烈的方式轟然倒塌。

九十年代的東北,已經成為了具有絕佳象徵意味的地方,不管是《鋼的琴》,還是在今年上影節上展出的《冰之下》,都紛紛把它當做敘事背景,試圖來解釋那個奮進中帶著迷茫,熱鬧中又藏著蕭索的時代。

那塊土地孕育了中國魔幻現實的生髮,而它本身又是一個看似自由卻無法逃離的困局。楊北冰終於來到香港,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於一馳騁海洋的風浪之上。當他們終於跳脫出這個亂糟糟的小城街道,他們也終於拋卻了曾經以為具備意義的存在,找到了真正的意義。

光亮閃爍然後熄滅,像是一個夢。

顯然,《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意圖通過這幾個虛構的人物設置來不動聲色地暗示世界的模樣。他們顯微知著,這已經長久而深入地融進了每個人,和這個時代的血液里。

這樣的作品,有大氣象。電影中那一群人的青春,是切切實實的生髮在那個時代,那塊土地上的,在2017年的今天,亦或是同時代的美國東海岸,都不存在這樣的青春事迹。這個故事就像是從那塊黑土地里竄出來的野草,有著獨屬於它自己的生命和呼吸。

十四號晚上,文慧園路三號的我們與你們愉快的面基了。作為文慧園路三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落地活動,我們非常高興能夠以這樣的一部電影來開啟。

18:00剛過,陸陸續續的簽到迅速點燃了百麗宮的氛圍。甚至有一位小姐姐非常熱情的向我們描述她對文慧園路三號的愛。一百多張票全部發完,我們坐在黑暗中和滿場的觀眾一同歡笑和哭泣,實在是太感動了。導演韓天也做客現場,與我們的奇愛葛格對談。乾貨滿滿,實錄為你送上,千萬別錯過了。

奇愛葛格 主持人一條妹砸 導演韓天

Q:近幾年我們中國的電影產業其實已經湧現出了一批超出了我們認知的青春電影了,比如《黑處有什麼》就是包裹著青春片外殼的懸疑片,而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部《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的樣貌也是非常複雜,您是如何平衡浪漫懷舊的少年成長故事和那些比較酷烈的黑幫元素的?

A:其實在一開始,我還是想要把這個電影的故事給講的清晰一點,主要就是僅僅扣住男女主角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線索來推進,可能跟《黑處有什麼》這一類的藝術青春片有所區別。

其他的一些部分,比如說東北重工業時代的結束,還有像雷管這樣的「社會人「的存在,是這部電影的一個底色,其實這些東西在電影里並沒有展開,但這種底色正是那個時代年輕人青春的底色,當時人們和那個時代的告別,也就是那群年輕人和他們青春的告別,這兩點是糾纏在一起的。

所以你剛才說的「酷烈的黑幫元素」正是對他們青春的呼應,當時時代底色的厚重感,反倒是襯托出了他們青春的熾熱、簡單、純粹。然後我當時有一種感受,好像只有在東北那種很冷的環境里,才能夠把這種青春的熱度表達的更為清楚。

Q:那麼其實我作為一個觀眾來看,我還是更願意把這部電影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在講一群少年的熱血成長的故事,另外就是這個黑幫的線索,那麼我想問兩位的是,對於這兩個方向的描寫會更青睞哪個部分?是少年情懷的熾熱還是黑幫的冷酷?

A:對我來說還是青春本身最重要。可能大家看這個電影,並不覺得這是自己青春的樣子,可能在座的百分之八十九十的觀眾都沒有經歷過這麼暴烈的青春 ,但是我覺得那種所有人青春里共同的義無反顧、奮不顧身的少年心氣是大家都會有的,這是我在這部電影里最重視的部分。

我覺得之前大家在電影院里看青春片的時候彷彿進入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單調的審美體系里,就是青春就一定是美的、亮的、白的。我覺得在這種審美體系里我們遮蔽掉了一部分的東西:就是青春裡面那些失落的、暴烈的和燃燒的部分。所在在我開始拍一部青春片的時候,我就想要把視角放到這一部分上去。

之前我說我自己的風格是一種「土酷漫」的風格,就是它又土,有比較酷,然後也是挺浪漫的。

Q:在來的路上我看了電影的預告片,那就是九十年代的感覺,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首先感覺整個故事非常完整,人物的個性也非常鮮明,剛才您說的一點就是用環境的冷來襯托青春的熾熱,我很有感觸,雖然說您是個北京人,但是這部電影選擇在東北這個地方,讓這部影片有了一種很特別的調性。

在那個時代當中,大時代的崩潰、工廠的損毀、青春的煙消雲散之間構成了一種這種呼應的關係。裡面有這麼一段是我非常喜歡的,就是片子中李夢飾演的紫薇被傳了一些流言蜚語,然後她自己站在天台上向遠處眺望。在那個時候她看到了一些工廠的破敗景象,就是那種凋敝破敗的情趣和她當時自己的內心情緒是非常匹配的。

在影片最後,飛機飛到雲端之後,再次落幅在工廠的片段的時候,可以想像到青春的煙消雲散,以及人飛到外地去這樣的一種離散的情感。東北是一個人口流出的特別多的地方,現在幾乎已經是人口逆增長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電影中景與情的呼應可以看到導演是用了很多技巧。

像我們之前看的比如說《鋼的琴》,還有今年的一個很不錯的作品——《冰之下》——我在上海電影節看到的一部片子,還有《白日焰火》,都是以東北的這樣的一個年代作為背景:地上的、地下的,你看得見的和你看不見的。

《鋼的琴》

這部《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舞廳里的鐳射燈。五彩斑斕的鐳射燈光可以說照亮了這世間中的人生百態。其實在國內很少看到過像這樣的題材的故事,但是在外國,尤其是在日本,他們是有比較多的一些殘酷青春的故事,但是在中國這種題材確實是比較少。

這部電影的原著以前是一本被禁的小說,因為裡面牽扯到了一些黑社會的東西,可能在處理上會比較麻煩,那為什麼當初還是會義無反顧的選擇這部小說進行改編呢?您是如何取捨這部小說的主線的?

A:我不知道在座有沒有看過原著的朋友,其實這個故事和原著還是不太一樣,我們借鑒了小說裡面的年代和東北這個地域,但除此以外在故事上和原著並沒有什麼太直接的關係。

在最開始我剛拿到這本小說的時候,我其實有點徘徊,因為我覺得它離我太遠了,和我沒什麼關係。那時候我就決定先去東北走一圈兒。我覺得那一趟旅行對我來說非常重要,讓我真的在那片土地里了。

因為最開始的時候去大家可能對東北都會有一點點看法,也不能說是偏見,因為基本上大家對東北的了解就是文藝作品裡面的本山大叔的那一體系。(笑)但是在旅行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那片土地的厚重感,舊時代巨變之後留下的這種荒涼的景象,奠定了這部電影的基調。

我覺得,如果我在東北拍攝這部戲,這些都是不能迴避的。比如說像您說的黑幫的部分,為什麼一說到東北就會想到東北的黑道,我覺得就是在那種舊的秩序結束之後,新的秩序又沒有建立起來,那麼像雷管這樣的人物他是在尋找一種自己的生存法則。你說他是一個壞人吧,其實他也算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但是就是在那樣的一個時代里,他選擇了走上這麼樣的一條道路。

在東北旅行的時候,我們做過一個採訪,就是聊天式的,聊那個年代的故事,我發現這些東西都是迴避不了的,如果我們要選擇這麼樣的一個年代,講這麼樣的一個故事的話。

而且我覺得,這樣的青春,就應該放在這樣的年代,就是在走了一圈兒之後,我才真的決定要把這樣的故事放在東北。在這個故事裡,社會上的五彩斑斕的秩序就像是一場擊碎他們青春的呼嘯而過的北風。

青春是在什麼時候結束的的呢?就是當心中有了害怕,會有更厲害的秩序能夠壓倒自己的時候,青春也就結束了。尤其是在這種秩序里,可能會覺得很迷茫,就像女主角在十年後的香港街頭,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對自己的生活沒有看法, 這個時候她就會覺她自己的青春已經結束了。

Q:在這個電影里,我們看到了不少血腥暴力的鏡頭,導演您在拍這些鏡頭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受眾是否會在視覺上產生某些不適?

A:以前的青春要比鏡頭上所表現的更猛烈,我們確實是做了一些刪減。但是我覺得還好吧?我覺得那個勁兒還是得有的,不然的話那不夠東北。

Q:最後一下那麼大一棒子敲到一個女孩兒頭上我心裡還是挺心疼的。您是怎麼挑到這些演員的?這裡面很多演員都不是東北人,剛才我還和李夢聊了微信,她說這個電影她演的還是挺過癮的,畢竟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很有深度,但是這些角色身上的東北印記卻不是那麼多,說話也都不全是東北腔。您是怎樣考慮這個問題的?

A:有兩點,我想先說的。第一點,為什麼這部電影沒有用腕兒們,第一我覺得腕兒們可能不一定能看上這部戲(笑),我們想像一下這部電影如果使用一堆流量明星來演,那它現在肯定不是這個樣子。

所以在一開始選演員的時候,我就覺得這部戲的演員應該是那種土裡面長出來的,一定是那種野蠻生長的、帶著毛邊兒的演員。包括在我們的服裝和造型上,我刻意去遠離以前青春片的審美標準。他們可能不是那麼好看,衣服也不是那麼漂亮,但是他們會是你覺得你在青春里曾經見過的樣子。

第二,其實我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想找東北演員,但是我在開始構思創作的時候,我就知道我不想要太多的東北話,因為如果演員全是一水兒的東北話的話,觀眾們,尤其是南方觀眾在心理上會有些隔閡。

尤其是東北話在電影裡面的一些用法可能已經變成了一種搞笑的符號了,如果一直用東北話的話我怕會產生一些問題。所以在一開始沒找到特別合適的東北演員的時候,我就覺得未必非得用東北的演員。而且在我們其他的點映場結束之後觀眾也沒覺得這些演員特別不東北或者說特別南方。

卜冠今之前演過《驢得水》,所以就被推薦到我這兒來了,小姑娘灰頭土臉背著個大書包就來了,接著就給我將她以前的故事,說著說著就哭了,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姑娘挺好,她心裡的烈度足夠支撐她演好這個故事。

劉暢也挺好的,也都是挺偶然的,都是別人推薦我一看覺的挺好就用了。其實我一開始還挺排斥劉暢的,我想你一個模特演什麼戲啊。(笑)

Q:那其實我在這兒有一個問題,我是給您一個質疑,就是劉暢太高,卜冠今太矮,他們倆構圖的話經常就是在卜冠今頭上直接卡了一道。

A:我覺得就這樣才能體現出楊北冰那麼小的一個身體里卻有著那麼大的一種力量,永遠都是她騎著摩托車帶著劉暢。其實主要是因為如果男的坐前面兒的話,就看不見她了。(笑)但是還是覺得就是那種身高上的反差,讓她有一種獨特的戲劇張力在裡面。

劉暢也特別好,我覺得這一次算是他貢獻了他在大銀幕上最好的演技。

Q:這樣的一個題材,是不是推動了青春電影題材範疇的擴大和突破?

A:我覺得我們這部電影是把青春片的路往前推進的更遠了一點,如果說你們之前看的那些青春片更像果汁和葡萄酒,那我們可能就弄了一二鍋頭。有人說青春片已經拍爛了,我說是,同一題材的已經拍了太多了,那既然果汁喝撐了,那我們就做一杯烈酒給大家嘗一嘗。

Q:過去中國電影里像《夏有喬木雅望天堂》這樣的電影確實是有點兒多,跟那些電影相比這部片子確實是一杯烈酒。看了這部電影能讓我想到一些非常不錯的韓國電影,像《陽光姐妹淘》這種,當中也有很多的喜惡愛恨融為一爐,非常的不錯。

《陽光姐妹淘》

結合剛才我們問的那些問題,唯獨沒問的是電影里的那個壞人,他很吸引我,尤其是演他的還是黃覺哈,以前覺得他是個學舞蹈出身的,現在覺得他越來越像一個黑老大了。在這個電影里也非常有一種黑老大的感覺,那種東北黑道的味道非常足,他一個廣西人能演出這種東北大哥的感覺我覺得既是他自己的功力,也離不開導演您的引導作用在。

A:黃覺是個非常好的演員,我覺得他真正把自己帶入到戲裡面兒去了。他來的時候就跟我說,我不負責青春,我是負責呼嘯的。也確實是,畢竟我們也很難讓他青春起來(笑)。

包括他所有的細節:留著鬍子一直沒刮,也沒修,讓自己有著毛邊兒。他的那種烈度,是我沒有料到的。他有很多他自己的設計:在葬禮的那場戲裡,本來還有幾句詞的,結果他說這場戲我一句話都不想說,就一個大嘴巴就夠了。我覺得確實是,張力一下兒就起來了。我覺得覺哥對戲、對自己都是有著獨到的看法的。

Q:咱們這些新生代的演員,和您這樣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年輕的導演在一起的時候,相互之間會產生一些衝撞嗎?

A:我覺得還行吧,主要是因為咱們這裡也沒什麼腕兒。(笑)黃覺算是個老腕兒吧,但是他算是那種活明白了的老腕兒,他是那種內心裡有著力量,但又很溫和的一個人 。我覺得和他在一起合作非常舒服,他會和你一起交流,但是他不會強迫別人。

Q:有一個問題,在這部電影里,大篇幅展現了楊北冰對於一的暗戀,這種特別少女的心情導演是怎麼會有的?

A:認識女孩多了吧(笑)。之前也拍過這種類似的女主角的戲,可能因為這樣會對女主角的心理狀態掌握的更多一點吧。我覺得楊北冰還是屬於比較特別的一個,這一點我和卜冠今也有很多交流,她外表熱烈,而那一句「喜歡你」卻怎麼也說不出口,這樣就有一種反差萌在裡頭。這也是這個人物最大的特色之一,為什麼她不敢說呢?因為她怕錯過,說了會錯過,不說也是會錯過,青春就是一場錯過。

視頻推薦 |1992年的周星馳有多厲害?星爺在這一年完成華麗轉身,從龍套配角變身人生贏家,連周潤發、成龍、梁朝偉都要靠邊站。奇愛博士尹珊珊帶你回顧史無前例的「周星馳年」,一起走進世紀末香港電影的最後狂歡。

推薦 |「文慧園路三號」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慧園路三號 的精彩文章:

「洞察」號深入探查火星:了解太陽系類地行星起源
在魔都血戰外星人?這畫面太美我實在想看
榮迷:把一個人當作信仰
機長親訴:1986年阿拉斯加上空和「宇宙母艦」UFO的激烈較量
看板塊運動也能在眾多的星球中找到像地球一樣存有生命的活力星球?

TAG:文慧園路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