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春花:成為價值型企業

陳春花:成為價值型企業

30年前,中國企業跨入世界,企業變大,世界變小,中國企業發展的機會來源於中國市場。

30年後,中國企業融入世界,企業變大,世界更大,中國企業下一個發展機會來源於成為價值型企業的過程。

導語

在2017《商學院》首屆商業領袖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老師,發表了主題演講《成為價值型企業》,分享了早在2008年她就提出的「價值型企業模型」。在演講中她指出,價值型企業核心能力第一是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力,這是一種既抽象又具體的核心差距。她認為,企業跟企業的差距,不是技術,不是資金,不是市場,最終的核心是你的企業價值和精神追求;第二是戰略洞察力,這是企業對未來的提前預判;第三是計劃控制力,長期保證企業目標實現的可控,讓目標和資源很好地結合。 第四,是組織適應力和創新力能不能與時俱進。以下是演講全文。

文 | 陳春花

非常感謝《中國經營報》、《商學院》給我的邀請以及給北大國發院的邀請。對於企業來講,一直都有兩個衝突的挑戰:一個是你能不能盈利,一個是你除了盈利之外還應該做什麼。今天峰會的主題是「無價值,不商業」,我想就價值型企業的研究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30年中國企業撬動世界的四個槓桿

我早在2008年就討論這個話題,當時做這個研究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經歷過30年非常高速的成長,但是經歷了30年高速成長之後,中國企業下一個機會在哪裡?這是我給自己提出的研究話題。我提出這個研究話題後,就不斷地去研究它,我們中國企業過去30年做了什麼事情?我認為在過去的30年當中,中國企業其實是做到了一件事情:我們真的因為中國的進步,我們企業得到了自己的機會。

我們看到2016年中國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強引擎,這已經是所有人必須接受的事實。這樣的一個事實,其實就給了我們一個特別大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我們在過去的30年當中,使得我們在世界經濟發展當中取得巨大進步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誕生了一群新人,這群新人是德魯克定義的,叫「企業家」。

德魯克當時介紹美國的經濟為什麼可以有一個很長的周期,跟所有經濟學家預測的經濟周期都不一樣,最核心的原因是因為美國當時不是市場經濟,也不是我們講的管理經濟,而是因為它出現了一群人,這群人稱之為「企業家」。其實我們中國也誕生了這樣一群新人,我也稱之為叫中國新人群——「企業家」。當我們有了這群人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這30年中國可以撬動世界,我們發現其實我們做了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用學習換到了機遇。我相信今天我們評出的最具價值企業,它們一定都有這個特點,就它們的學習力非常強。

然後它有一個很大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跟全球企業去做競爭的時候,我們確實擁有了一個我們稱之為成本能力,那麼這個能力就使得我們對市場上具有了機會。

第三,通過創新換取了我們在全世界的認同。

第四,用速度換資本。最重要的是我們用了速度,我們用30年的時間我們走完了別人可能要一百年才能走完的路。我在農業企業當總裁的時候,有一次全球最大的農牧企業過來跟我做交流,他問我說為什麼中國的企業30年就可以和他們120年的企業在全世界排在並列?我就跟他講了一個我真實的觀點:我們不是用了30年,我們其實也用了一百年,因為我們所有人的工作時間都超過了16個小時。這是我們內心一定要非常清楚,我們的速度其實是來源於我們的努力和我們的付出。

這四個觀點就使得我們在過去的30年的確撬動了這個世界,但是我們今天只有這四個還不夠,所以我就跟大家說,我們可能需要成為一個價值型的企業。那麼價值型的企業它應該長什麼樣子?我為什麼會提出來這個價值型企業模型?因為我認為企業的持續發展一定要基於兩個最主要的驅動力量:

一個驅動力量就是你要順應環境,你要跟環境是保持一致的。就像今天你要不要做互聯網,你要不要擁有智能技術,你要不要用數字驅動,你要不要具有學習力,我相信這個都不需要去猶豫,因為這是一個環境的基本趨勢。

第二個就是你內在的驅動力夠不夠,也就是你企業自己追求的動力到底夠不夠?

價值型企業模型:戰略、執行、文化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我就把價值型企業模型提出來,那麼這個模型的提出其實是企業必須整體運行的三個最主要的部分:戰略、執行、文化。

剛才金社長的話題是需要我們認真去討論的,因為那就是你底層的邏輯。你的基本假設到底是什麼?這樣的一個價值型的企業,它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其實是一種我稱之為核心能力的東西。它有四個最重要的特徵:

第一個就是你的價值觀,我稱之為這是一個既抽象又具體的核心差距。也就是說我們一個企業跟另外一個企業的差距,我堅持認為不是技術、不是資金、不是市場,它最終的核心的差距其實是你的企業價值觀,你自己的精神追求。

第二個就是你對未來整體的洞察力,我稱之為戰略洞察力。

第三個就是你能不能真正讓你的目標跟你的資源能夠很好地不偏離,我稱之為計劃控制力。

最後一個就是你的組織跟你的創新能力能不能與時俱進與環境互動。

我相信你企業具備這四個能力,可稱之為價值型企業。

價值戰略:戰略思維不是解決企業當前問題,而是解決企業目標所帶來的選擇問題

下面我就給大家稍微展開一下,我也希望我們聽更多的我們評選出來的價值型企業跟大家的分享他們的經驗。

我們先從戰略去看。對於價值型的戰略來講,它最大的特徵是什麼?就是它能不能支撐你走得更遠。如果他可以去支撐你走得更遠,那麼我們就需要你去做三件事情。

我們來看中國的企業和世界上真正的跨國企業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就是我們常常用管理思維代替了戰略思維。也就是說我們會比較在意怎麼把問題解決了,把事情解決了,但是我們沒有在意未來的變化在哪裡。那如果你不能在意這件事情,我就認為你有可能在戰略上就沒有做儲備,反而你在管理上花的功夫太多。

所以這就是我一直堅持說如果你想做一個價值型企業,那你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討論你能不能夠真正地去做戰略。如果我們真正要去做戰略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關注的就是你選擇不做什麼,而不是你選擇做什麼。然後你真正要關注的就是:你要建立一個共享的價值鏈或者共享的價值網,那你才可以解決你能不能夠真正基於未來去做思考的問題

如果是從這個角度去講,我就直接告訴你說這個價值型企業的戰略和最核心的要素是什麼?其實它是有三個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我們在整個價值型的戰略當中,我需要大家關注的第一個概念,其實就是我們可不可以真正地做到價值驅動。我們在談價值驅動的時候,其實我們就是在談我們這個企業對於顧客價值的理解到底是什麼?我們能不能夠真正地去理解我們所關注到的你跟顧客價值之間的關係。我今天看到非常多的企業,其實比較在意規模,但是其實你並沒有在意到我們真正對於價值的理解。我們一定是要通過我們真正的價值的驅動來看我們是不是可以真正地驅動我們整個企業成長。如果我們可以真正驅動企業成長的概念的時候,我們其實就可以做得到。

價值戰略當中的第二點,就是你能不能把邊界打開。我們今天這個詞談得比較時髦,叫打開邊界,其實我在2008年提這一點的時候,很多人還沒有特別的理解,那我們其實任何一個企業有兩個邊界:一個叫作組織邊界,一個叫作生產邊界。組織邊界其實就是你能夠跟多少人合作,生產邊界就是你能不能整合整個供應鏈和價值鏈。如果你這兩點都能夠打開,我相信你實際上就有了非常強烈的這種能力,就是我們稱之為強強組合的力量。

價值戰略當中的第三點,就是我們可不可以跟顧客之間有一個連接點,那麼這個連接點我把它稱之為叫作終端。也就是說你真正的要跟顧客其實是要有個關聯,比如說我們看《商學院》,《中國經營報》,我覺得它其實是藉助於傳媒,但是它也給了我們非常多可以互相互動連接的空間,包括我們這一次的論壇,包括我們這一次的評選,所以這實際上就是你要真正做的事情。如果你所有的東西不能被顧客摸得到,我們稱之為觸摸到的話,其實你沒有任何的意義,我把它稱之為終端具有決定的作用。

以上我稱之為價值型戰略。

價值實現的三個集中:集中市場佔有率、集中資源、集中管理效能

戰略執行上我們要做的事情,我把它稱之為叫價值實現。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什麼?

就是我們三個最重要的集中,叫作集中市場佔有率、集中資源、集中管理效能。

為什麼一定要集中這三樣東西,就是我們執行當中最重要做的三件事情?很多人把企業管理的執行做得非常複雜,我今天可以講得很簡單,就是你做這三個東西。

集中市場佔有率

我們先看第一個叫集中市場佔有率。那麼在集中市場佔有率當中,我其實就強調兩個最重要的東西,第一個東西就是你一定要有區域的市場。很多企業說我要不要去做全球化和國際化。我給他的意見很簡單,就是你得先在本土領先。連中國這個市場都做不好,我認為你很難去在全世界把它做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之前做外貿的企業,很難把它做的持續,做得更好的原因就是在某一個區域市場我們沒有立足,所以我就希望你能國際化,更希望你在某一個區域市場要能夠成功,所以這是第一個概念。

我們看第二個概念,我們除了這個區域市場領先、本土市場領先之外,其實我們還需要一個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你怎麼真正理解領先這個詞?是不是就是規模?規模絕對不是領先的要素。為什麼規模絕對不是一個領先的要素,是因為規模有一個最可惜的地方,就是他規模跟顧客沒有關係。你不能說你年營收一千個億,然後顧客就會覺得你好。不會!顧客只是關心你給他的那個產品價值是什麼,你給他的服務市場。所以說規模沒辦法讓你領先。真正讓你領先的是什麼?我們告訴各位,真正讓你領先的其實就是我們能不能夠聚焦顧客,這是真正可以讓你領先。

那麼我們作為企業經營的永恆的價值來講,其實就是你要為顧客創造價值。而這個定義其實也是德魯克給企業下的定義,他說企業只有一個定義,就是創造顧客。所以我們講,為什麼一定要集中市場佔有率。

集中資源

戰略執行當中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我們一定要集中資源,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要融合一些新的要素。那麼這些新的要素是什麼?

大家記住,因為整個市場的邏輯其實是變的。我們在市場邏輯當中,我希望大家看到它的真正的改變是什麼?你整個管理的定義已經是由全球戰略全球市場來定義,然後你的文化和習慣也是必須得調整,更重要的就是我們組織要有一些動態的調整,如果你沒有這個動態的調整,其實你是沒有辦法知道我們今天看到的所有變化。

那這個核心是什麼?其實核心是源於技術的改變,特別是互聯網和智能技術的改變,所以我們希望你聚焦資源當中做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你一定要聚焦創新,也就是說你必須知道整個競爭性質改變之後,你必須真正的聚焦創新。如果你不聚焦創新的時候,你沒有創新的資源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是做不到,所以這是第一個資源。

第二個資源就是要求你要對資本有一個能力,你一定要跟資本去做一個組合。這在之前其實是不太需要的,比如說10年前,20年前,很多企業跟我講,說我自有資金,我賺錢我就可以了,那時候我也鼓勵那樣,可是今天我們不能這樣,因為有一個力量在驅動,這個力量叫作資本。

我們再看第三個要素,稱之為品牌。品牌在今天其實是你的資源要素,你沒有品牌的力量,其實你是沒有辦法跟顧客去做連接的。因為有兩個變化:顧客不足、顧客能力變高。

第四個要素就是公眾溝通。我覺得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大家要懂兩件事情:今天的事實是可以被製造出來,而你所有的形象其實是被評價出來。這兩件事情就決定了我們對於公眾溝通必須要有明確的認識。如果你沒有能力去做公眾溝通,就等於你在集中資源當中缺少一個最重要的資源,所以這是我請各位了解的。

在戰略執行當中的第二件事情叫集中資源,我提了四樣東西,從創新到資本,然後到品牌,最後到公眾溝通。

中管理效能

戰略執行當中第三件事,就是要集中管理效能,你的整個管理要重新塑造。這是我特別建議大家重新回到學校讀書的地方。我順便做個廣告,大家可以到北大國發院來讀書。為什麼,其實我們在管理上一定是要重新塑造。原因在於我們整個管理的定義會改變,被重新定義,就像google出的書《重新定義公司》,《重新定義團隊》,《重新定義人力資源》。你所有東西其實被重新定義,重新定義的原因就是你的邏輯會變。剛才金社長提出來的,你的工具理性和你的價值之間關係,你要怎麼思考就等於你底層的邏輯是要變,這些東西變的時候,其實你整個定義是要變的,所有這一切都要變。

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四樣東西到底怎麼變?

首先改變的就是你的管理內涵。整個管理內涵其實是要改變,這個管理的內涵就變成我們計劃、組織、領導、控制要改為知識管理和變革管理。也就是說,今天所有的企業都必須要做一個改變,就是你要做知識管理和變革管理,你不能只做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如果你只做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你在管理上是已經出問題了。管理變革和管理知識是在管理內涵改變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改變。

第三個改變就是我們一定要認真地去重建領導力的事。我們需要會作三件事:會授權、會激勵、會做培訓。

第四個我們改變要解決的是什麼?就是我們能不能夠真正做組織變革。這是我自己這麼多年來努力在研究的一件事情,包括我寫《激活個體》、《激活組織》都是因為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能不能夠廣泛的建立我們叫作合作關係,能否建立陌生人的信任關係,這是非常關鍵的。

價值持續的內涵:「和」文化

我們在做的這些東西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可以找到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你的集中市場份額、集中資源、集中管理效能的執行後,最終要有一個文化支撐。如果你沒有這個文化的支撐,其實你就沒有辦法去支撐整個所有的改變。在文化支撐層面,我們注意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們是不是真的理解全球化。我們如果真的理解全球化,其實最重要改變的是你的思維方式,你怎麼樣真正的去了解你的思維方式,也就說你是不是真的具有全球思維,比如說系統性、創造性、打破邊界和價值追求,這就是運營企業你最重要的思維方式,而不是簡單地講規模、邏輯、成本和質量。你思維方式是完全要變,你一定要從這個角度去做思考,其實你才可能做得到好,那麼我們從文化理念和習慣上我們要改什麼改變呢?

第二件事情,就是理念和習慣。我相信這個我們比較容易做,就是我們一定要融合。我今天跟所有人講過的一句話,你不要去講你的對手是誰,如果你說這句話我會非常緊張,你一定要說你跟誰合作,那我就會很放心了。就像我今天一定要跟《商學院》合作,我一定要跟《中國經營報》合作,我一定要跟各位的企業家合作,我相信北大國發院未來會更好。我絕對不會說你的對手是誰,所以融合的概念其實變得更重要,然後你的努力、你的順勢的要求變得非常的重要。

假如因為我們擁有了輝煌的過去,而錯失了未來,那才是真正令人可悲的事情

我認為我們今天其實是在一個非常興奮的時代,我之所以說他是一個興奮的時代,是用了三句話來講。

第一句話,我們今天是一個尋求個性化、自由和責任感組合的新混合體。這句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有更多的新機會會誕生出來,這是從未有過的機會爆發的時代。

第二句話,我們普遍認為新的技術誕生讓我們很緊張,我給你一句話,你不用緊張,這不意味著我們把所有的習慣拋掉,而是意味著你要學習更高的速度,更多的信息,傳遞更好的生產力,轉移在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中,其實意味著你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幫助你做全新的調整。

第三句話,我們告訴各位,只要繼續在推動,我們一切的不可能都會變得可能,所以這真的是讓你會非常興奮。

但是我用另外一句話結束我今天的演講,也是我給我自己不斷提醒的一句話。我覺得我們今天很多企業會獲獎,可是我真的想在最後給各位一句話:「假如因為我們擁有了輝煌過去,而錯失了未來,那才是真正令人可悲的事情。」

我預祝大家在下一個機會當中贏得主動,那就是你要成為價值型企業。謝謝各位!(本文完)

如需轉載,請聯繫春暖花開花小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暖花開 的精彩文章:

陳春花:中國行業先鋒企業特有的四個驅動力
陳春花:離開競爭的第一個選擇就是要專註產品
陳春花:你要尋找到自我變化的方式
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要成為企業的佈道者?

TAG: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