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大夫,我要不要去看看中醫?

大夫,我要不要去看看中醫?

在當下國內的許多熱點話題中,關於中醫的爭論無疑是最火的一個。以至於我的患者幾乎每個人都會問我這樣的問題:要不要去看中醫。我想他們的疑惑是很正常的---如果中醫真的很強,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懷疑和爭論呢?

當然,關於「取締西醫」的說法也有不少,並且言之鑿鑿,大有挖人家祖墳的氣勢。其實只要客觀分析一下各類疾病的診治現狀就會發現,不論是說中醫無用的人還是提出要取締西醫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基本上不懂醫學!

先簡單說一下中醫和西醫是咋回事。

中醫,也叫傳統醫學,在從古至今的幾千年里,歷代醫家積累了大量的藥物治療經驗,同時在針灸、推拿、正骨等方面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

在中醫的發展過程中,醫家們結合傳統的哲學思想,提出了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中醫理論。這套理論雖然是「想」出來的,但已是在極儘可能地推演疾病的機理。由於它無法得到現代技術的驗證,目前已然成為許多人攻擊中醫的「靶子」之一---用一套「拍腦袋」得來的理論去指導臨床工作,能靠譜嗎?

再說西醫,它也叫現代醫學,產生於近代西方,由上個世紀初開始逐漸傳入中國。西醫的特點是無論診斷、治療還是基礎理論,全部建立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現代技術基礎之上。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它能搞清楚的範圍內,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這樣的「可見」的技術非常容易掌握,不像中醫那樣學起來總是講究「悟性」,所以也更容易推廣。比如用抗菌素治療細菌感染、種牛痘預防天花等等。

但是,人類的疾病是極多又極複雜的,有很多疾病到目前也沒有搞清楚,所以治療上也就一籌莫展。同時,由於西醫帶著現代技術的光環已經取得了民眾巨大的信任,這種過度的依賴已經使得過度治療時常會出現,這在手術、化療中等治療行為中十分常見,因此也廣受詬病。

有了以上的簡單解釋,現在再從看病的角度來看看兩者之間的區別。為了方便敘述,我們暫且按照西醫的診斷和理論標準,把疾病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病因清楚,治療方法明確而且效果很好。這類疾病以細菌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為代表。

第二類:病因基本清楚,缺乏特效的療法,療效遠不及第一類。比如病毒性疾病、腫瘤等等。

第三類:病因不明,治療方法不確定,療效也不確定。比如機體常見的機能紊亂:月經不調、慢性腹瀉等,還有些病人就只是癥狀,比如乏力、頭暈等等,用西醫的方法做檢查可以沒有任何異常發現。

不必說,在第一類疾病里西醫以極高的治癒率和易推廣性而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而在第二類疾病里,西醫的優勢就不是那麼大了,中醫在這類疾病的處理中開始佔有一席之地。

到了第三類疾病時---大家注意這類疾病的特點:病因不明。也就是說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搞不清這些病症的來龍去脈,所以也搞不清該怎麼治。

在這一類病症的處理上,中醫既往積累的豐富的臨床經驗就會發揮較大的作用。當然,這類疾病不管誰來治,其有效率都無法跟前述第一類疾病相比,同時,治療的過程中醫生們要根據病人對藥物的反應經常對方案做調整,畢竟大家都是在「試」著治。

說到這裡,各位可能會有一種「西醫不行了,就找中醫試試吧」的感覺。事實上,即便傾盡目前所有的醫術,人類也只能解決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比如上述第一類疾病)。而且,即便是在這些「簡單」的疾病的治療中,現代醫學由於認知有限,實踐中出現的的「烏龍」事件以及過度治療事件比比皆是。這也是現在很多人覺得西醫「機械」、「淺薄」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那些「沒根據」的經驗性治療必然會伴隨在我們的左右,同時,歷代中醫醫家們留下來的大量處方和處理經驗無疑會給這些病因不明疾病、尤其是疑難雜症的治療帶來希望。

這裡就以大家比較熟悉的青蒿素治療瘧疾為例。

首先,屠呦呦教授當時是在北京中藥所工作,受邀加入1969年的抗瘧疾藥物研究小組(即「523」任務),並出任中醫中藥專業組的組長。後來證實,這個邀請是非常英明的。

其次,當時的這個小組整理了600多個相關的藥方、800多味中藥進行研究。就是在這個範圍內,「屠家軍」才發現了青蒿素。而這個範圍,是老祖宗給我們劃定的!

還有,在研究的過程中曾數度陷入困境,是東晉葛洪撰寫的《肘後備急方》中的一句話提醒了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屠呦呦當時就想:浸泡、絞汁?幹嘛不能用水煎呢?是害怕水煎的高溫或酶的作用破壞了青蒿的療效嗎?就是根據這個記載的提示,屠呦呦才終於用乙醚冷浸法提取出了青蒿素!

你看,咱們的老祖宗不僅發現了青蒿有用,還發現了合適的用法。雖然他們不懂現代技術,也不知道青蒿為啥能治瘧疾,但他們早早地就在用它來治病,並且把它傳了下來。

想必在浩如煙海的古方之中,這樣的例子還會有很多。所以,咱們的歷代國家領導人都曾提出「中醫是個寶庫」,這可不是簡單地民族主義情結,是有很確實的依據的。

中醫與西醫關係,有點像繪畫和攝影。雖然現代科技還沒有辦法解釋「寫意」的真正科學含義,但要就此完全否認寫意在繪畫中的作用也似乎不妥。也許,等到人工智慧發達到可以「盡解人意」的時候,傳統繪畫就會和攝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同樣,醫學的真相也應該只有一個,但在現階段顯然還無法用現代科技完全解釋各種病理生理現象。我們完全可以期待終有一天人類可以窮盡天地萬物的玄機,但是無疑,充分利用現代技術、認真審視前輩給我們留下的財富,會促使著這一天儘早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