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華老街上的一鍋烤餃,三十年不變的味道!滿滿都是記憶……

安華老街上的一鍋烤餃,三十年不變的味道!滿滿都是記憶……

——以上為廣告,以下為正文——

30多年前的安華鎮上,有一家風味飲食店,炒菜面飯面面俱全,而店主自學的烤餃尤為出名。

遠近的鄉里鄉親,早晨上工前,前去上班上學的,路過這家店總得坐下來,點上一盤餃子,來一碗熱騰騰的豆花,一天的生活就是從這般煙火中綻放。

「安華吃烤餃去!」

歲月的痕迹斑駁了牆壁,褪色了招牌,口味卻隨著年輪轉換,越來越熨帖諸暨人的味蕾。

「安華吃烤餃去!」

不說全市範圍,單單安華臨近的鄉鎮里,知道這家烤餃店的,大多都念念不忘地,呼朋喚友地,去了一趟又一趟。可以說,在這安華地界,除了牛雜煲,這烤餃,也算是一塊金字招牌了!

人滿為患的小館子

而今前往這個小巷裡尋找美味的老饕,還是不絕如縷。

都像我們這般從市區開上幾十公里的車,無頭蒼蠅一般尋找一番,待看到門口那擺著的傢伙,眼前一亮,拍腿大笑,就是這兒了!

當然,回頭客也是輕車熟路,帶上朋友一路胖天,「那餃子是真好吃,到時多吃點,我請客...」

這般那般,導致小小的店面人滿為患。

好在烤餃這東西,打包帶走也是妥帖的,不需要為了佔個位置使出三十六計,十八般武藝。

吃烤餃也需要儀式感

若是有幸佔得一席之地,必然也要點上一碗豆花,蘸一疊老陳醋,舀半勺辣椒醬,坐下來,慢慢品嘗。

剛咬下口,口感酥脆,韭菜的清香與肉汁的鮮美慢慢地透過齒縫滲透進來,漸漸瀰漫開去......

這時舀上一勺嫩滑的豆腐腦兒,迅速往嘴裡送,豆香味兒跟薄皮的麥香味兒融合在一起,忍不住拍手叫絕!

老闆娘簡述前世今生

老闆娘非常熱情,端著盤子進進出出,卻不曾弄錯分毫。

談及自家店的歷史,分外自豪:「我們店三十多年啦,以前是我哥在,這餃子也是他自學的。」

隨手拿過一碗烤餃往裡邊送,出來後朝我們笑笑,「你們來的正是時候,現在剛過上班高峰期,不是那麼的擠,好多客人抱怨太早賣完了,我們現在賣到十點半咧!」

「老闆娘這麼忙,來得及做嗎?一天要買多少啊?」化身好奇寶寶的我們堅持探究美食的各種「小道消息」。

「一天大概3000隻左右吧,一般上午賣光,下午就開始包了,這麼多年也習慣了,人多的時候么忙點,來吃的基本都是認識的,也都能理解的。」說完,又轉身招呼客人去了。

美食承載情懷,厚重!

說起來,安華人對這家店,也有種特殊的情懷,甚至很多80,90後都是吃著這家店的餃子長大的,與其說是難以忘懷的美味,不如說是難以割捨的記憶。

看這滿屏幕的情懷,總有種淳樸而天真的感動,有這麼一家店,真好。

周星羽:好朋友約起來一起去吃早飯的老地方,一年又一年。

霄小小:從小吃到大。

神一樣的男人:這個我在安華都吃了10年。

節囡:小時候的記憶,現在偶爾也會特意起大早從諸暨趕安華吃,超級美味。

SO:我就是這家店的老顧客,每次去,老闆娘都能親熱的叫出我的名字。從幼兒園一直到初三,幾乎每天都在他家吃,雖然我現在在福建,但是我還是忘不了那個味道,陪伴了我十二年,你的味道,我知道。

烏潭畫客:安華黃沙廠那裡(現在的安華居委會)附近,最早的安華街菜場門口,最老的衛生院,最早的農業銀行,現在的伯成算命那裡!!!小時候還捨不得買...

安安徒弟:其實他家的糖醋排骨才是一絕。

卓卓:上初中的時候經常一碗豆腐腦,一碗餃子,現在每回回家都要去吃!

... ...

經典美食之所以成為經典,不止是味道讓大多人懷念不能忘懷,更因為它承載的記憶之厚重,情感之濃烈,有多少在外的安華人,想回去嘗一嘗這份記憶中的烤餃呢?

三十年前到如今

記憶中的兩毛一隻到現在八毛一隻

一份餃子一代人

人事代謝

物價上漲

情懷不滅

安華烤餃

安華鎮安華村車站路318號

每天早上5:00—10:30

熱門原創

好聲音冠軍要來諸暨開演唱會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暨銥網 的精彩文章:

TAG:諸暨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