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日常解酒的幾個小偏方

日常解酒的幾個小偏方

葛花解酒醉,煩渴

取本品10~15克,煎服;若預防酒醉,可煎湯代茶。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頭痛心煩,胸膈痞塞,手足顫搖,小便不利,大便泄瀉。以葛花解酲湯(《蘭室秘藏》)治之。木香1.5克,人蔘4.5克,豬苓4.5克,茯苓4.5克,橘皮4.5克,白朮6克,乾薑6克,神曲6克,澤瀉6克,青皮9克,砂仁15克,白豆蔻15克,葛花15克。煎服。葛花系葛藤的花,始載於《名醫別錄》。其性涼味甘,入脾、胃經,能解酒止渴。

白豆蔻解酒毒

用量3~10克,不宜久煎,常與砂仁、厚朴、陳皮等葯同用。白豆蔻始載於《本草拾遺》其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的功效。治濕阻氣滯、胸悶腹脹、胃寒腹痛、宿食不消、呃逆、嘔吐等證,《本草綱目》有解酒毒的記載。

高良姜解飲酒太過,身寒嘔逆

取本品10~15克,煎服。若寒甚,可與法半夏、生薑、香附同用。高良姜始載於《名醫別錄》,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大明本草》有治轉筋瀉痢、反胃嘔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記載。

淡竹葉解酒熱煩渴,小便不利

可用本品30~50克,煎服;或與菊花、薄荷同煎,當茶飲可預防酒醉。淡竹葉始載於《本草綱目》。其性寒味甘淡,入心、胃、小腸經,有清熱除煩、利尿的作用,可治熱病煩渴、口舌生瘡等證。

丁香解飲酒所致嘔吐、身寒等症

蘆根解酒熱煩渴、嘔穢

可用本品30~60克,煎服。或用蘆根飲:蘆根15克,竹茹9克,粳米50克,生薑5片,水煎,當茶飲。蘆根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其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止嘔、利尿的功效,用於治熱病煩渴、胃熱嘔穢、肺熱咳嗽等證。《新修本草》謂其能療嘔逆,不下食,胃中熱等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子健康 的精彩文章:

進入秋季女人要如何養生,才能健康少生病,這些才是關鍵
大蒜殺菌功能強大 腸胃病不用愁
13個細節 守住女人年齡秘密
可以治療腿抽筋的驗方子
女人調理宮寒得多吃這11種食物

TAG:女子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