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老師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老師

我是何蕾,山東教育電視台資深記者。我用媒體人的視角和做母親的經歷,分享陪伴孩子成長的故事。

本周正逢教師節,一周來總是被喜悅和感動縈繞著。

今年是第33個教師節,身邊和朋友圈裡一直有教師節的各種慶祝活動,尤其是通過媒體了解了那麼多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老師的感人故事,真心道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每每提到教師這個詞,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韓愈的那篇《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是啊,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人非生而知之,誰能沒有老師呢?

從踏進學校內大門的那一天起,我們就跟隨老師學習文化知識,有疑惑向老師提問,一天天,一步步,我們漸漸長大,回首走過的路,真是要感謝老師的那些教導和培養。

韓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是的,工作之後才發現,生活中處處有老師。那些在工作中手把手教我們幹活的人,幫我們提高業務水平的人,困惑時為我們指點迷津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雖然沒有像學校里那樣的師生關係,但是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尊敬,值的感謝。

然而,今天我想說的卻是另一類老師,你知道嗎?

在我們重提重視家庭教育的今天,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每一位家長也都是老師呢!我們是自己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每一個做家長的有沒有想過,我們是否盡到了當老師的責任?我們該怎樣做個合格的老師?

最近,石家莊一位初二學生小雨的PPT被媒體報道引發關注。

小雨針對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多、教師體罰、家庭暴力等問題,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製作了一個長達95頁的PPT,向教育局反映,希望這個課件能在學校播放,對老師和家長進行教育。

消息一出,引髮網友熱議,家長們卻沉默了。

我們不妨來看看他都寫了些啥?

第一部分是作業繁重問題;

第二部分是老師體罰、家庭暴力、校園欺凌問題;

第三部分是老師為人師表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四部分是老師敷衍教學問題。

當然,一個初中生寫的東西不一定那麼準確,其中也夾雜著孩子個人的情緒,但是這裡面陳述和列舉的一些事情也的確值得深思,尤其是家長們。

來看小雨列舉的老師常說的話:

我這不都是為了你們好,這點作業都寫不完,到了中考高考怎麼辦?

作業那麼少,你別找理由說作業多,調整你自己去,提高效率!

又不寫作業,你別來上學了,收拾書包,馬上走人,快點!

是不是聽著挺耳熟的?平時在家裡我們是不是也說過類似的話呢?

你怎麼又看電視了,還不快去寫作業!

都幾點了,就那麼點作業你還磨蹭!快點,抓緊時間!

又要遲到了,快點,為什麼不早點收拾好書包?

看完之後,你是不是也有些無語,有些莫名......

這些話我們平時是不是張嘴就來,是不是覺得很正常?但是,被孩子整理到PPT里,是不是也有句句扎心的感覺呢?

我們都是愛孩子的,可是我們的愛表達對了嗎?

當初孩子呱呱墜地時,我們滿心歡喜。孩子的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行走、第一叫「爸爸」「媽媽」都讓我們欣喜不已。我們決心用自己滿滿的愛去對待孩子,讓孩子長成棟樑之才。父母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微笑、每一句話語,甚至每一次擁抱都像老師一樣影響著孩子的發展。

我們都非常愛孩子,然而我們卻總是以愛的名義來傷害孩子,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恥於學習。

韓愈說,(父母)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因為是父母,我們自認為懂得多,所以我們常常用命令的口氣來告訴孩子,你該做什麼,你不該做什麼;

因為是父母,我們自認為比孩子能幹,所以我們總想為孩子做更多,而剝奪了他的成長機會;

我們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思想以及他們的想法;

我們以為了解孩子,可以完全掌控孩子,卻由於方法不對,使得孩子對我們關上了大門......

我們的愛最終成了傷害。

現在,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往往會花大價錢選擇學校和老師,卻不知道自己還要學習,不知道自己的學習比孩子的學習更重要;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上個好學校,幾百萬買個學區房,卻不知道花點錢建設自家的書房,不知道自己的言傳身教比學校的教育更管用。

說到底,最好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父母。

這個教師節,讓我們在感謝老師的同時,重溫《師說》,也反省一下自己。

【Copyrigh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伴考 的精彩文章:

TAG:伴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