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在個人雲盤最為繁盛的時候,幾乎每家科技公司都推出自己品牌的雲盤服務。價格戰更是打的天昏地暗,你註冊就給50G那我就翻倍,再到免費1T乃至無限擴展,似乎科技公司們買硬碟都不要錢似。

只是這好景不長,隨著盈利前景不明朗以及相關法規出台,不是這家關閉服務就是那家轉型。所伴隨著的,是一邊哭著沒良心一邊搶著時間轉移數據。更可怕的是,接二連三出現的雲盤內容/隱私泄露,讓人心驚膽跳。

所以在打了三年嘴炮以及嘗試多種方案後,我還是買了第一台NAS給自己。這篇文章所要說的,就是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需求而定的解決方案

應該買台NAS了么?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沒到時候,更應該說沒這個需求。NAS可以看作是台簡易化的電腦主機,只是在功能方面更為傾向於數據的存儲、管理以及保護。但更多人的實際需求,其實是小數據同步與大數據的快速移動,我的解決方案是選擇靠譜的雲服務和搭配輕便的實體存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所以即便是將NAS買回家後,我依然習慣安裝OneDrive與隨身攜帶U盤。前者方便我在工作室、家中以及出差的不同電腦設備里,保持小文檔的快速同步。後者則是便於動輒上十個G的影視、照片等資料的隨身攜帶。

這既是方便還便宜,更是將網路速度的要求降至最低。想想出差時那些酒店的網路,真的是有連一個word都下載不了。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所以要是和我一樣存著快十年的照片,喜歡看那些高清高碼率的美劇/電影,想要方便的用手機或電視播放,亦或者是身處異地時遠程操作,選擇NAS可就方便的很。不過就以這樣的淺層需求而言,我更為推薦選擇小米路由器HD這樣的複合產品來嘗新鮮,或者說是提前練兵。

確實其所實現的功能與性能並沒有那麼的豐富和強大,但相對較低的金錢成本以及在手機App這方面的使用體驗,可都是要友好的多。

當然最後的歸屬,是正兒八經的NAS。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NAS針對數據的安全與隱私方面所提供的功能,是複合型產品所不能做到的。

如多盤位設計,使得其容量可以突破上百T,甚至是更高;磁碟陣列技術的加持,既能夠實現性能翻倍,亦或者是安全的數據備份;根據不同的用戶,設置不同的讀寫許可權等。這些還只是NAS的標配功能,可還沒說到更細節的雲盤同步、數據伺服器等套件功能。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要是你有熱愛折騰的心、時間以及動手能力,還可以試試惠普Gen8、Gen10這樣的微伺服器套件,亦或者是自己組裝台式機。這兩個所提供的玩法更多,在軟硬體層面均有相當大的彈性與改造空間。

處理器、內存、存儲空間等,外形設計、散熱系統、顯卡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統統都能換用更強更好。軟體方面如Windows、Lunix等,或是以低成本打造「黑群暉」,更是標準套路。

總而言之,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群暉,或者其他

最實際的解決方案,就是符合實際需求。人老了就折騰不起時間,所以我選擇省事省時間的成品——NAS。NAS廠牌有很多,既有群暉、鐵威馬、威聯通等專精於此道的,也有西部數據、希捷、網件等知名品牌順手摻和一道的。

其中群暉的知名程度應該是最好的,並且口碑評價等方面都相當不錯,特別是新的DSM 6.1,更是讓「黑群暉」成為特有名詞,進一步佐證其系統軟體方面的優秀體驗。

所以就決定是你了,群暉!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根據不同的盤位、性能、功能特性以及目標人群不同,群暉提供有多款型號以及不同的後綴變種選擇,看的是花多眼亂。其專門製作了張天梯圖,方便對應實際需求來選擇。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雙盤位的DS216系列就足夠滿足需求,尤為推薦標準版,經常有的硬碟捆綁促銷,在售價方面挺有優勢的。至於便宜點的DS216j和DS216se嘛,個人看來不缺這點還是直接到標準版得了。

此外如果你經常看視頻,DS216play在視頻轉碼以及軟體功能方面的加強,是會有所幫助的。作為系列的頂配版,DS216+II則是有更強的性能,在縮略圖生產速度等方面更佳。

既然「不充值你怎麼會變得更強呢?」,所以買能夠成熟的價格里最高的那一款吧。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上文就說到,NAS可以看作是台簡易的電腦主機,DS216+II長的就是這個感覺。整體方方正正,配合幾道圓潤的機身過渡,算是有點設計感但沒啥特別好說的。機身採用的聚碳酸酯材質,配合表面略微粗糙的處理,做工紮實對得起價格,也說得上易於打理。

其實能夠看得出群暉很努力的想做出美感來,所以用前面板擋住內部結構,並且用上高光漆面營造高級感。也確實是能夠加點分,但整體審傾向還是作為工具放在角落。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介面不多算是實用。除相對應的指示燈外,前置設有一個USB 3.0介面與電源按鈕。後置則是兩個USB 2.0介面以及一個eSATA介面,網線口與防盜孔則是必須標配的。

要吐槽的是,DS216+II將前代支持的SD卡卡槽給取消了,實用性肯定要減分的,那隨便堵住的設定,視覺效果也挺尷尬的啊......另外其採用外置電源的設計,這應該是給予散熱與內部空間的考量,走線擺放時麻煩了些。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內部結構很簡單,就是兩個硬碟位的金屬籠。沒啥好說,足夠用料且做工紮實,且固定方式簡單高效。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雖說我這人老了是沒時間折騰,也說NAS是省事省時間的解決方案,但我還是給DS216+II做了些小改造,甚至我建議用群暉NAS的都提前做點散熱改造。這並不是說其散熱不行,而是因為群暉要保證散熱效果而沒有考慮的。

為保證散熱時的進風量,其機身兩側的群暉logo也是作為進風孔用,前面板也留出縫隙來,背面的風扇口更是大咧咧的鏤空。這效果是挺好的,連續幾日下載都沒毛病。

但這使得其相當容易積灰,並且難於清理。朋友買的同款放在廣州的房間里,兩邊logo沒多久就有肉眼可見的灰塵積累,你說要放在北京那會兒咋辦?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說改造那是裝逼,其實就是給這些洞洞上防塵網,減緩積灰。前面板直接換掉就好, 用的3D列印再手工加防塵網,換了個跳脫點的顏色還有不同的感覺。兩側的機身logo以及背面的風扇則需要拆機加裝,動手時膽大心細點就好。

另外拆機時可提前裝備條筆記本內存。DS216+II標配的1G內存為可插拔式,也就意味著能夠自行升級,對於DSM系統以及套件運行有好處。(當然就沒保修了啦也......)按照目前4G/8G分別是250和500塊錢左右的價格,性價比還不錯。

硬碟有價,數據無價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要是就NAS的價格來說貴不到哪裡去,如DS216j這樣的入門款能打折到900塊錢,即便是頂配的DS216+II,常規售價2880元也買不到台旗艦的國產手機。只是光有NAS是用不了的,還得買好幾塊硬碟才行,這就是最肉疼的地方。這裡就插播一段硬碟的事。

買硬碟的選擇很少,其實就是在西部數據和希捷里選擇,但選項又不少。前有紅藍綠紫黑金,後有狼魚鷹,還有各種不同的容量、轉速以及Pro版。其中買多大容量和買多少塊,純粹就是看菜吃飯的事,摸著自己錢包決定就好。(當然NAS是越大越好)

至於選擇什麼樣的盤,裡面有點將就。要是心大點,就按照最便宜的買最大容量的就好,這年頭出問題的概率已經是越來越小。要是心細點,考慮到NAS需要7*24小時連軸轉,並且多盤位導致的發熱集中以及共振,有條件的可以選擇針對吃設計的硬碟,如希捷酷狼或西數紅盤。

講道理這些盤的價格與普通版的差距並不大,像酷狼比酷魚同容量的大概貴200塊錢左右。除在硬體外的針對設計外,前者在軟體方面還有IHM技術加持,並且在群暉的系統底層直接集成。

正如這個小標題所說,再貴的硬碟總有買得起的時候,丟了的數據就真TM丟了。所以我最終選擇的是希捷酷狼,話說這年頭的硬碟價格真貴,兩塊6T加起來比NAS還要貴......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先說硬體部分的玄學,相比起普通的硬碟而言,希捷酷狼是針對7*24小時工作做優化的。首先是新增RV感測器,用于振動感應和振動補償,從而減輕工作時的振動和噪音。不過這玩意在4盤位乃至更高時的作用要明顯些,在DS216+II的雙盤位主要是降噪。

此外其還配備有AgileArry技術,提供智能恢復控制機構和電源管理。前者能夠縮短故障停機時間,避免重建RAID,其實就是提升錯誤修復能力。後者則是節省功耗,讓歇著就歇著盡量續命。

硬體層面的感知並不明顯,主要來說說希捷酷狼特有的IHM。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IHM所實現的功能,其實與S.R.A.R.T是相類似的,都是監控硬碟狀態、發現問題並解決。只是相比起後者而言,其能夠檢測到更多的數據,從而提供更晚上的預防措施。並且其直接集成在群暉DSM的系統底層,並不需要額外的操作即可使用。

將支持該技術的硬碟插入後,即可在DSM存儲空間管理員中看到狼頭標誌,相關的功能選項也會出現IronWolf健康管理。操作起來很方便,幾分鐘即可檢測完畢,也可建立自動的循環檢測計劃。需要注意的是,群暉默認就設置有S.AM.R.A.T.檢測,需要自己手動修改或新增IHM的。

硬碟都是新買的,檢測出來的結果自然是相當的「正常」,後續有啥特別就等後續出問題再補充吧。(當然最好別出問題......)要注意的是,該技術是需要希捷酷狼和DSM 6.1時,才能夠啟動的。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IHM是錦上添花,這裡要說的才是關鍵。既然捨得花錢買NAS,自然是注重數據安全的,通過多盤位來組建RAID就是必然的事。目前常用的磁碟陣列有RAID 0、RAID 1、RAID 3、RAID 5以及RAID 10。根據不同的硬碟數量、容量以及速度要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並切換。

至於不同RAID方式之間的區別,大概整理了下:

  • RAID 0:最少需要兩塊硬碟,速度翻倍總容量不變,數據不可恢復。

  • RAID 1:最少需要兩塊硬碟,速度正常總容量減半,硬碟之間互為鏡像,具備修復可能。

  • RAID 3:最少需要三塊硬碟,其中一塊用於數據校驗,其餘作為存儲空間。當前者損壞時數據不可恢復,後者其中一塊出現問題時,可實現恢復。

  • RAID 5:RAID 3的加強版,每塊硬碟均存儲數據和校驗信息,其中一塊出現問題時,可實現恢復。

  • RAID 10:最少需要四塊硬碟,兩塊硬碟之間組成RAID 1,兩組RAID 1再組成RAID 0。速度翻倍總容量減半,具備恢復可能。

其中的最佳選擇是RAID 10,既保證數據安全也有著更快的速度。但這需要四盤位或以上的NAS才支持,相對而言金錢成本也較高。對於雙盤位的DS216+II來說,互為鏡像的RAID 1是數據安全的唯一選擇。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在RAID這件事情上,群暉還有Synology Hybrid RAID加持,以方面組建、管理、切換或是新增RAID等。相對而言,SHR組建的速度要快些,並且在採用不同容量的硬碟時,其能夠更靈活的進行調整,儘可能的減少容量浪費。

要是你我一樣買全新的硬碟,容量還是一樣的,那就是感覺不出來。因為在安裝DSM時,SHR就同步完成設置,甚至都沒給你選項......需要注意的是,SHR默認是將兩塊硬碟設置為RAID 1模式。個人建議不著急的可以等快存滿時,再手動改為Basic模式。這樣前期保證數據安全,後期容量翻倍。

掌握核心科技

花了這麼長的篇幅來鋪墊,總算是說到正題,群暉賴以成名的DSM。這全稱為DiskStation Manager的操作系統,相比起群暉的硬體有著相當大的意義,這大概意思是買高通基帶送處理器、買英特爾送牙膏等同的。

特別是在經過幾個大版本更新後,其操作邏輯、細節功能以及擴展等方面,都有著很好的提升。這裡就來簡單的吹噓下,畢竟有「黑群暉」聲名在外以證明其受歡迎程度。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DSM的安裝過程相當的友好且快速,第一次使用無腦按下一步,基本在3分鐘內能夠搞定。快捷的過程,甚至都忘記截圖了......挑重點的來說,在安裝過程中會註冊QuickConnect ID,這尤其要記住,這對後續的使用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QuickConnect ID的作用很容易理解,就是一個自定義域名,可方便的進行遠程訪問。這就和我們上百度、微博、騰訊等官方網站是一樣的,其地址唯一且方便記憶。要是沒有這玩意,想要進行遠程訪問可得有公網IP、埠映射等各種麻煩事呢。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至於DSM系統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多好講解的地方,因為上手實在太方便了。這桌面圖標、右下角的狀態欄、左上角的功能項目,以及應用抽屜和應用商店,都與Mac、Windows系統高度相似。圖像化易於操作,應用功能擴展性強,這就是總結。

也是鑒於其功能強大,且細節之處多,這裡就著重講解幾個重要功能。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在我看來NAS的本質工作是保證數據安全,那麼最簡單的就是在不同的介質多備份,最大程度的分散風險。從中所引申出來的問題,就是不同介質的資料不同、版本不同,在管理與同步方面麻煩。

通過Cloud Sync,即可方便的解決這個問題。顧名思義,該功能就是實現雲端同步,其可實現NAS本地與雲盤雙向同步,從而實現數據統一。操作起來也很簡單,通過登陸相應的雲盤,即可實現雙向同步、單向下載或單向上傳等計劃。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要是覺得這功能比較單一,上傳至公有雲的隱私也不大靠譜,群暉還提供更強大的Hyper Backup。其提供更多的介質同步支持,並有更為精細的增量備份以及計劃支持,並可通過更多的NAS組成「群體」,方便工作室或企業內部應用。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上文提及的兩個備份偏向於NAS本身,但更多人的實際生活是智能手機與PC為核心,那麼還有Cloud Station Server這套解決方案。其實這就是個私有雲,通過在不同設備安裝不同應用,可實現資料的雙向同步或別的計劃。

最實用的就是同步手機相冊,設置流程和在區域網內上傳速度都相當的簡便。但可設置項不夠細分,並不能指定在某個Wi-Fi或某個時間點才同步。並且多設備同步時,資料也會混在一起,強迫症要注意點。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額外強調個功能,是軟硬結合的USB Copy。這功能很顧名思義,就是前置USB口插入設備後,點擊Copy鍵即可自動複製資料。這一項功能相當的實用,像我下班時將照片文檔存在U盤裡,插入U盤後即可自動將數據存儲到NAS內,再通過網路共享就能夠方便的操作。

但相對要吐槽的是,其支持的U盤格式與NAS有關,要exFat需要付費購買套件後才支持。並且該功能的便捷,進一步的凸顯DS216+II取消SD卡槽的麻煩。這拍完照直接插卡就能自動同步,區域網內直接用Lightroom即可操作、導出和整理,能免除不少倒騰的步驟和時間啊。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資料安全固然重要,但我最為看重的其實是Downlod Station,其實就是下載功能。該功能支持電驢和迅雷離線,雖然前者我用不上,後者已經被迅雷砍掉......得益於NAS的高度簡化和遠程控制的良好,其下載過程中的功耗控制以及操作體驗都要良好的多。

直接就用我朋友說的,上班時看到別人開車的車牌,順手丟進下載任務中,不耽誤上班網速回家直接就能看。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當然這人生除了「不可描述」的事情外,還有詩與遠方,這裡要說的就是多媒體三件套:Music Station、Photo Station以及Video Station。其實這三個玩意的功能是高度相似的,能夠理解為區域網內的多媒體分享。但針對的方向有所不同,並且在功能界面等細節做出調整。

如Photo Station通過NAS本身的計算性能,提前生成縮略圖,使得瀏覽更為方便高效;Video Station則是通過外界合作,對文件進行識別,自動下載海報、簡介以及字幕。此外這幾項功能均提供手機App,甚至是TV版App,使得使用更為方便。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正如上文所說,NAS是台簡易化的電腦,所以其能夠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好比如作為一個私人小型伺服器,可搭建自己專屬的雲便簽、雲日曆、雲文檔等,功能和同類型產品相差不離,但有著更強的私密性與個人化。

此外通過相對應的功能套件或硬體措施,其還可以作為郵件收發,或是視頻監控保存。總而言之,這功能豐富且可玩性強,有興趣的能夠折騰一兩個月都不重複,對於小型工作室來說也省了不少事。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相比之下要額外用力吐槽的,就是群暉在移動端的「乏力」。這倒不是說其沒做事,而是做的事情太少。像小米路由其HD用一個App,就可以完成下載、文件管理、播放文件等,其需要針對不同功能下載不同的應用,並且這些應用在應用商店裡還都挺難找的。

此外在交互邏輯上,似乎還停留在Android 4.X的感覺,用倒是沒問題就是覺得彆扭而已。並且相比起競品們對於微信的友好支持,群暉的設計思維依然在與PC端的操作。這自然是很專業了啦,只是被智能手機慣壞的我們,自然更希望高效、方便以及一鍵式的解決方案。

屬於你自己的「雲」

群暉DS216+II選購備忘錄:養一片屬於自己的「雲」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來,應該買台NAS了么?我的答案還是沒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沒到這個需求,通過靠譜的共有雲和隨身設備就足夠解決問題。但對於已經習慣NAS的我來說,已經是離不開。

方便的QuickConnect ID使得我在不同的設備、不同的地方,都能夠瀏覽到想要的照片、視頻或資料,並且能夠方便的進行遠程下載等操作。雖說要吐槽群暉在硬體方面的中規中矩,但作為核心競爭力的DSM既是方便好用,更是有著強大的擴展性。

更重要的是,在設置好雲端同步、手機同步以及文件夾同步,還有USB Copy等計劃後,我不再需要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倒騰資料,並且資料的安全保障要高的都多。最關鍵的是,這片「雲」屬於我自己,不再有意外的政策問題強制關閉,也不會被失效內部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AEKE知客 的精彩文章:

索泰發布的Magnus 緊湊型主機,能塞進全尺寸顯卡
米家掃地機器人要出二代目,這回還能拖地?
BOSE更新QC35降噪耳機,但只是多了顆實體鍵
魅藍6即將發布,這回要用心做「基本款」
iPhone 8/8 Plus亮相工信部,更厚更重但電池更小

TAG:ZAEKE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