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末李自成攻城之際 崇禎身邊太監獻一妙計 卻因此丟掉性命

明末李自成攻城之際 崇禎身邊太監獻一妙計 卻因此丟掉性命

縱觀中國古代,在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中,歷經了許多朝代,自然也湧現了幾百位皇帝,每次改朝換代必定會儘力戰爭,腥風血雨,百姓生靈塗炭。

所有朝代並不完全是由漢人建立的政權,而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朝代,其開國皇帝是朱元璋,一共統治中國200多年,傳位16位皇帝,不過明朝皇帝卻是十分有個性的,有的居然20多年不上朝依然能保證在位期間確保國家正常運轉,有的聽信太監的話選擇御駕親徵結果被敵人俘獲,回國後還被弟弟幽禁……因此使得明朝逐漸開始走下破路,直到崇禎皇帝時期國力衰微,不僅面臨清軍入關的危險,還有「闖王」李自成的進攻,這個時候人人自危。

得知清軍入關之後,崇禎皇帝派吳三桂去鎮壓,不想這邊李自成已經順利攻破京城,滿朝大臣死的死,逃的逃,還有一些選擇投降,似乎看起來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是大敵當前,有些的命運還是掌握在別人手中,比如宦官張殷。

宦官也就是太監,這一制度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是指那些割去生殖器喪失性功能,從而順利入宮服侍皇帝,后妃的男性,明朝時期曾經出現許多有名的太監,比如魏忠賢,劉瑾,他們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善於拍馬屁,從而得到較高的權力,而皇帝們也樂意培養太監,希望他們可以幫助自己處理政事,減輕自己的負擔與壓力。

在明朝滅亡之前,崇禎皇帝身邊有兩個又能力的太監,一個是王承恩,另一個則是張殷,不過只有王承恩是陪崇禎上煤山的人,李自成進京之後,崇禎皇帝將自己的女兒妃子殺掉,自己帶人逃出皇宮,後來在逃跑路上選擇以身殉國,弔死在一棵樹上,皇帝死後,王承恩也沒有苟活,選擇一起殉國,後來清朝建立後,順治皇帝感念王承恩的忠貞氣節,於是將他葬在崇禎帝的皇陵旁邊。

而另一位太監張殷的下場就沒有那麼好了,當崇禎帝得知李自成攻破京師外城後就深知明朝一定會滅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但是他還是不願放棄,一直在走來走去,嘴裡時不時的還在嘀咕著什麼,周圍的大臣都束手無策,張殷突然走到了皇帝面前。聲稱自己有妙計,崇禎聽後眼前一亮,認為這是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於是趕緊讓他說妙計,沒想到張殷口中的良策竟然是讓皇帝在李自成攻城後主動投降,這樣皇帝可以保住性命,張殷本以為會得到皇帝的讚賞,結果崇禎聽後臉色大變,憤怒的拔起隨身的寶劍,將跪在地上的張殷刺死。

張殷身為太監,長期在皇帝身邊,卻根本不懂皇帝的心思,作為一國之君是萬萬不可向敵人投降的,倘若崇禎真的想放棄社稷尋求自保,那他必定早就不顧一切的選擇南遷了,所以張殷自以為是的想法是在羞辱皇帝,他的死完全是自己造成的,簡直就是作死,也許那個時候崇禎會後悔自己當初衝動除掉魏忠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十幾位功臣結局,只有4位善終
此地湧入大量中國人,此國以為搶佔地盤,膽戰心驚實施一罪惡計劃
明朝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可為何依舊能夠共傳16帝,享國276年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