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蒙古「一帶一路」沿線旅遊發展正當時

內蒙古「一帶一路」沿線旅遊發展正當時

9月13日,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期間,中國國家旅遊局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共同舉辦了「 一帶一路 」國家旅遊部長圓桌會議,倡議成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旅遊合作共同體。

「絲綢之路以非常了不起的方式聯結起沿線各國的文化和經濟,讓很多以一國之力難以完成的事情得以實現。在我看來,今天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精髓就在於『自己發展,讓鄰居也一同發展』的理念。」會上,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塔勒布· 瑞法依 道出自己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

另外,在13日發布的《「一帶一路」旅遊合作成都倡議》中提到:參與國家和地區將積極加強政策溝通,減少雙多邊制約因素,努力擴大人員交流規模,不斷在簽證、通關、交通等各方面採取措施,提升旅遊便利化水平。

「四年前,『一帶一路』倡議首先是在我們國家向世界宣布,為全世界帶來了很多機遇。」提起「一帶一路」,哈薩克文化與體育部副部長阿斯卡爾·巴塔洛夫感覺十分親切。

而俄羅斯已經開始規劃利用與中國的鐵路聯繫,打造鐵路沿線的旅遊線路。「我們希望遊客知道,俄羅斯除了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還有很多值得遊覽的地方,美食也很不錯。」俄羅斯聯邦旅遊署署長薩福諾夫說。

俄羅斯秋景

「一帶一路」究竟為我國旅遊帶來多少機遇?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帶來一組數據: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已經同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相當一部分協議強調了旅遊推動互聯互通的積極作用。目前,「一帶一路」區域國際旅遊總量已佔到全球旅遊的70%以上。據測算,僅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雙向旅遊交流規模就將超過2500萬人次。

俄羅斯城市景觀

近年來,內蒙古也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俄蒙等沿線國家交流合作。在內蒙古先後舉辦了中俄蒙三國旅遊部長會議,成立了萬里茶道國際旅遊聯盟,舉行了多層級的交流論壇,經貿合作,冰雪、美食節慶活動;還組織青少年入境內蒙古進行交流學習,開通了旅遊班列,簡化了各類出入境旅遊簽證程序。

並且在剛剛閉幕的阿斯塔納世博會上,內蒙古活動周大放異彩。活動期間與哈薩克簽約22個項目,簽約金額約20億美元。舉辦了產業合作論壇、旅遊推介洽談、文藝展演等活動,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還開展了一系列經貿推介活動。

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與內蒙古相鄰、相近國家的風采~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位於亞歐大陸北部,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瀕波羅地海,面積1708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4億多,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俄羅斯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族佔83%。地形以平原為主,為溫帶亞寒帶氣候,國民經濟基礎雄厚。

貝加爾湖畔

俄羅斯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莫斯科的紅場、雄偉的克里姆林宮等景點早已是舉世聞名。 俄羅斯人是熱情而豪放的,這片廣袤的土地造就了俄羅斯人坦蕩寬闊的胸懷,漫長的冬天讓俄羅斯人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們用音樂與舞蹈來表達內心對生活的熱情;俄羅斯人同樣是細膩與多愁善感的,否則俄羅斯人不會創造出如此璀璨的藝術珍品,如此震撼心靈的文學佳作。

克林姆林宮內景 油畫

俄羅斯疆界長達6萬公里,其中2/3為海疆,1/3為陸界。瀕臨3大洋的12個海。海岸線長33807公里。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其中,中俄邊界長達4350公里。

紅場聚集的是國家博物館、克里姆林宮、聖巴西爾大教堂、吉姆購物中心還有傳統正宗的俄羅斯咖啡廳。探索紅場便是遊覽整個俄羅斯。

流經俄羅斯11座大城市的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乘船隨波遊盪,可以看到基日島上的Preobranzhenskaya教堂。一座修建於1714年,沒有使用一顆釘子的神聖教堂。

冬宮和聖彼得堡建築大樓內收藏有多達300萬件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品。博物館是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展館之一。

蒙古國

蒙古領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是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地處蒙古高原。北與俄羅斯為鄰,東、南、西三面與中國有長達4670公里的邊界線。西部、北部和中部多為山地,東部為丘陵和平原,有一馬平川的天然牧場,南部是戈壁沙漠。

山地間多溪流、湖泊,主要河流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爾渾河。境內有大小湖泊3000多個,總面積達1.5萬餘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冬季最低氣溫可至-40℃,夏季最高氣溫達35℃。

蒙古是一個地廣人稀的草原之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人。人口以喀爾喀蒙古族為主,約佔全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族、杜爾伯特、巴雅特、布里亞特等15個少數民族。

過去大約40%的人口居住在鄉下,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居民佔總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烏蘭巴托的居民佔全國居民總數的1/4。農業人口主要由飼養牲畜的游牧民組成。語言主要為喀爾喀蒙古語。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喇嘛教為國教。

烏蘭巴托市夜景

哈薩克

哈薩克西瀕裏海,北與俄羅斯、東南與中國、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吉爾吉斯斯坦接壤。全國面積達2,717,300平方公里,是中亞地區的一個大國家,亦是全世界最大的內陸國。人口約1581.5萬。哈薩克是多民族國家,由哈薩克、俄羅斯、烏克蘭、烏茲別克、日耳曼和韃靼等131個民族組成,其中哈薩克族佔總人口的58.6%。

恰倫峽谷

哈薩克語為國語,俄語與哈薩克語同為官方語言。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東正教、基督教和佛教等。哈薩克的旅遊業以自然景觀旅遊為主。

巴爾喀什湖

哈薩克南部地區最富盛名的旅遊景點是恰倫峽谷,該峽谷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形成於3000萬年前的早第三紀。位於哈薩克西部地區的最佳旅遊目的地是卡拉吉耶窪地,該窪地是世界上第二低的地方,低于海平面132米。世界最大的內陸湖裡海就位於此地。當地人都將該峽谷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相媲美。在哈薩克中部地區,巴爾喀什湖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巴伊傑列克紀念碑,位於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這座紀念碑塔高97米,加上頂部圓球共105米,球內有觀景閣,塔底嵌入地下4.5米。它象徵著國家保留著自己的歷史根基。

吉爾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共和國通稱「吉爾吉斯斯坦」,為中亞東北部的內陸國,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心地帶。

吉爾吉斯面積為19.85萬平方公里,東南和東面與中國相接,北與哈薩克相連,西界烏茲別克,南同塔吉克接壤。吉爾吉斯境內間流湖泊眾多,水資源豐富。

伊塞克湖

主要湖泊有伊塞克湖、松格里湖、薩雷切列克湖等,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風景優美,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地處東部崇山峻岭中的伊塞克湖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是有名的「熱湖」,有「中亞明珠」的美譽,是中亞地區旅遊療養的勝地。湖區氣候宜人,風景美麗,湖泥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治療多種疾病。

塔吉克

塔吉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ajikistan),簡稱塔吉克。位於中亞東南部。西部和北部分別同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接壤,東鄰中國新疆,南接阿富汗。地處山區,境內山地和高原佔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國」之稱。

塔吉克北部山脈屬天山山系,中部屬吉薩爾-阿爾泰山系,東南部為冰雪覆蓋的帕米爾高原。境內大部分河流屬鹹海水系,主要有錫爾河、阿姆河、澤拉夫尚河、瓦赫什河和菲爾尼甘河等,水力資源可觀。

「一帶一路」,橫貫歐亞,是一條和平之路,友好之路,也是一條發展之路。但是發展的同時,讓我們共同專註於它的美,一樣的動人心魄。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責任編輯:海日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蒙古旅發委 的精彩文章:

內蒙古旅遊品牌創建促一業興百業
小城隨想曲 變了模樣的你
有一種家叫蒙古包
從遠古走來的敕勒川
溫莎古堡:紅衣衛兵換崗禮

TAG:內蒙古旅發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