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評:英國不必在亞太安全問題上與日本合作

社評:英國不必在亞太安全問題上與日本合作

小評導讀

前不久,日本和英國上演了一出加強安全合作的大戲,引發了國際社會尤其是亞太地區國家的強烈關注。

此番特雷莎?梅首相訪日,日本予以破格接待。

這次今年7月以來在一個多月時間中安倍與特雷莎?梅之間的第四次會晤,日英兩國遠隔萬里,這樣的頻度顯然是非同尋常的。

今年4月安倍訪英期間,特雷莎?梅首相曾在其別墅款待安倍,此番安倍當然要盡東道主之誼。於是安倍先在京都的「表千家」以茶道款待客人,與梅首相品茗言歡,隨後又陪同客人乘坐新幹線前往東京,以此強化個人之間的關係。

在東京赤阪的迎賓館舉行首腦會談後,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

除了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安全與繁榮的夥伴關係」以外,還表示將在亞太地區開展安全合作,其中包括英國將派遣航母巡航南海,與美國以外的國家的航母開展聯合演習,對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說當然是正中下懷,由此還可望在日美英三國之間形成合力,從而增強對中國的「制約」,日本對此當然表示歡迎,日方也將探討自衛隊的軍機和艦艇前往英國的可能性。

明年12月英國將派遣護衛艦訪問日本,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舉行首次聯合演習。雙方還表示將為維持海洋秩序而努力,並在裝備和相關技術方面開展合作。

在首腦會談之前,梅首相在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的陪同下,前往橫須賀基地參觀日本的直升機航母「出雲號」,還勉勵了開展掃雷作業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員和英國海軍潛水員。此外還在安倍陪同下出席了日本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會議,

這一舉措顯然是非常特殊的,此前只有2014年4月時任澳大利亞首相阿博特享受過這一待遇

會議期間,安倍對客人親切地直呼其名,而特雷莎?梅則稱日本是英國「在亞洲的頭號夥伴」,期待雙方在安全領域開展合作。英國由此成為繼印度和澳大利亞之外,與日本發表安全合作聯合聲明的第三個國家。

日本媒體稱日英關係由此進入了「蜜月期」。

雙方在會談中涉及了朝鮮問題,但這只是一帶而過。

會談的重頭戲是南海問題,而這兩國國家都不是當事國,南海問題目前已經降溫,如此欲再度炒熱,其目的令人生疑。

雙方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將在東海、南海和印度洋等海域,基於國際法為維持海洋秩序而加強合作,並反對「任何以實力或強制手段加劇緊張局勢或改變現狀的圖謀」,此舉矛頭所向不言而喻。

在日本方面看來,英國的這一新姿態,對日本來說是求之不得的。而此前的卡梅倫政府則似乎過於偏向中國,因此日本方面表示,這是一個「值得歡迎的變化」。

日本和英國作為歐亞大陸兩端的島國,對海上運輸有很大的需求,但此番合作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對安倍而言,

英國的這一新姿態來得太是時候了。日本多年來一貫致力於拼湊「對華包圍圈」,但沒有幾個國家願意與日本為伍。

英國雖然遠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但畢竟曾經是世界頭號強國,目前還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樣的國家願意以如此明確的姿態與日本開展安全合作,對日本來說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安倍始終深感在抗衡中國方面力不從心,如今他顯然覺得自己手裡又多了一枚重要的籌碼。

英國的脫歐談判目前正處於緊鑼密鼓的階段,脫歐後英國將向何處去,英國人民心裡沒有底,特雷莎?梅首相也同樣如此。

為了擺脫孤立境地,英國需要在歐洲以外擁有更多的夥伴,而日本顯然是重要對象之一。

日本有900多家企業在英國經營,累計對英投資約1200美元,是英國吸引外資的主要來源之一。今後會否因脫歐而產生這樣那樣無法預測的動蕩,目前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日本產業界對此充滿疑慮。特雷莎?梅的日本之行,顯然也具有安撫日本企業的作用。

由於脫歐導致英鎊持續貶值,從而拉升了英國的物價,目前特雷莎?梅的日子很不好過。

因此這次特雷莎?梅訪日,有15家IT 和軍工企業負責人隨行,雙方共簽署了4份協議。除了安全領域以外,雙方顯然也希望在經濟領域強化合作,以有助於英國渡過難關。

但在這一領域,日本的首要目標是與歐盟建立經濟合作夥伴關係(EPA),因此沒有在聯合聲明中提及英方希望的建立自貿區的表述,這顯然表明雙方之間的合作廣度和深度還是有限的。但為了表明此番的訪日成果,特雷莎?梅特意強調,她與安倍就兩國迅速著手建立經濟夥伴關係達成了共識。

早在上世紀初到二戰期間,日本與英國就締結過同盟關係,後來雙方反目成為敵國,同盟關係自然廢除。

如今兩國各懷心機,再度聯手會走多遠,而此舉將給亞太地區帶來怎樣的影響,尚有待觀察。

但此舉顯然並不符合英國的根本利益,特雷莎?梅如不能及早改弦易轍,則英國早晚將會為此付出不菲的代價。

來源:中評網

責編:福若拉

監製:中評社新媒體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評社 的精彩文章:

蔡錦隆:藍選舉惡習不改沒記敗選教訓
中科院院士丁漢:人機共融成發展新方向
中外企業「各顯神通」 共建物聯網產業高地
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督查升級
中評鏡頭:東林書院 嘈雜市區間的靜謐之地

TAG:中評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