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文學情緣

我的文學情緣

十七歲那年夏天,我落榜了。

在那個黑色的七月里,我痛苦失望迷茫…抱怨命運的不公。母親猜透了我的心事,說你要是願意回校復讀,娘砸鍋賣鐵也支持你上學。

可是,看著母親滿頭越來越多的白髮,還有額頭上一道道刻滿滄桑的皺紋,我的心卻隱隱作痛。

我說,娘,我不上學了。我要挑起家庭的重擔,轉過身,淚水卻在眼中打轉。

我小時候家中生活很困難,九歲那年父親因病離開了人世。大哥為了生活跟隨姨父去了東北謀生。

在困難和不幸面前,母親沒有倒下。而是堅強樂觀地接受命運的挑戰,風裡來雨里去,母親沒說過一句苦和累,卻用一雙小腳撐起了家。

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命遠沒有同情這個家,第二年春天,二哥也因病離開了人世。那年他才十六歲,正上初中。

儘管那時生活很困難,母親依然堅決地把我送到學校。並支持著我上完小學,又邁進中學的大門。

母親不識字,卻深知文化的重要,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我知道,母親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因此,那時的我學習一直很努力。

1985年夏天,我和同齡夥伴一起參加高考。到了第二天下午,我們正考試,天空突然暗下來。考場外狂風大作,下起了大雨,風雨中夾雜著雞蛋大的冰雹,打在窗玻璃上,砰啪作響。等我們交上答卷,走出考場,校園裡落滿了樹葉和被風折斷的樹枝。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路旁的許多大樹被颳倒,剛剛成熟的,馬上就要收割的麥子,全被砸在地里,眼看到嘴的口糧,轉眼被老天奪走了。

可是,更讓我意料不到的是,我竟以三分之差落榜了。儘管母親仍然支持我回校復讀,可我心裡明白,家中根本沒錢讓我再復讀,我更不願讓母親再去求人借錢。

看到我決心不復讀,母親拍拍我的肩,輕輕嘆口氣,說:「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好男兒是不會流淚的。你還年輕,今後的路還長著哩。你在學校不是作文很好么?可以給報刊投稿呀!不僅學知識,還能豐富自己的生活。」

母親不識字,卻用最樸素的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也讓我走出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我還年輕,外面的一縷陽光,一陣輕風,一束吐綠的新枝,對我都是魅力十足的誘惑。我找來一些寫作知識的書籍,用母親賣雞蛋的錢訂閱了當時的報刊。白天下地勞動,夜晚孤燈為伴,書報為友,寫一個又一個心中的故事。並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和期待寄到了報刊電台。

那時候,我的心中便有個藍藍的夢。也許有一天我能成為一名記者或者文學家。

然而,文學之路卻極其艱難。我的一封封稿件如同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偶爾收到的也是編輯的退稿。我失望了,甚至想扔掉手中的筆,燒掉那些底稿。母親卻說:「做事得有信心,古人都說鋼樑也能磨成針,你才開始咋就灰心呢?」

母親的話給了我鼓勵和信心,我又重新拿起手中的筆。終於,1986年夏天,我的一篇小稿在當時的《時代生活報》(齊魯晚報前身)發表。收到報社寄來的樣刊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眼中流下淚水。以後的日子裡,我寫的稿件先後在全國多家報刊電台發表,有的作品還在國家級媒體獲獎。

每次收到寄來樣刊,母親都會搶先拿在手裡,反覆撫摸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有時還拿給鄰居們看,說瞧俺兒寫的文章都登報了。那時我的心中便有一份溫暖的感動。

我不過是文學天空里一顆暗淡的小星辰,也許永遠都不會成為文學大師。但我卻有著自己小小的郵票似的野心,唯願自己的每一行文字都浸染著墨香,卻不脫離人間的清歡與清愁。因為我的夢裡有母親的期望,還有我對文學的摯愛和難以割捨的情緣。

作者簡介:

馬銀生,出生於1968年,山東汶上人。忙時種地,閑時看書,偶爾寫寫字。汶上作協會員,常有文字發表於多家報刊電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孟之鄉 的精彩文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
承闓學藝-李木生
人之歌——重讀司馬遷《史記》

TAG:孔孟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