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技術控最樸素的心愿,就是用技術讓人類更美好,更有靈魂

一個技術控最樸素的心愿,就是用技術讓人類更美好,更有靈魂

史凱 一刻第635位講者

這是一刻講者史凱,人稱凱哥。十五年以上企業架構,管理諮詢經驗。曾經就職於 IBM、埃森哲、EMC,從研發到企業 IT 規劃諮詢,能編碼能寫片,能戰略能分析,曾在雲計算大數據公司擔任聯合創始人和 CTO,為眾多大型企業提供IT規劃,數字化轉型諮詢,業務諮詢,企業架構設計和實施服務,也曾孵化和投資多個互聯網項目。目前是全球頂級技術諮詢和服務公司 ThoughtWorks 中國區數字化佈道師,負責數據和人工智慧業務。致力於數字化技術讓世界更美好。

我是一刻講者史凱,在過去的 15 年以上的這個職業生涯裡面,我就做一件事情,就是用技術讓我們人類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比如大家每天工作的環境、生活的環境,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背後支持他的這些技術的系統,就是像我們這樣的科技從業者去搭建的。

目前我在 THOUGHTWORKS 負責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業務,我們在用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技術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比如說讓我們的金融變得更加的高效,讓製造的企業能夠不浪費,最優的分配資源,讓我們的物流運輸找到最優的路徑。這是我們現在主要在做的事情,人工智慧現在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它會帶來整個世界的顛覆。

你說他是一個新的工業革命都不足為過,但是在我們做很多企業應用的同時,我們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殘障人士,他們的生活實際上是特別需要這些技術的幫助。所以我今天跟大家主要分享的是一個技術從業者眼中,他的人工智慧是什麼?人工智慧會給我們這個世界,給我們這個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在我們技術從業者眼裡面人工智慧是什麼,實際上人工智慧這個概念它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從 50 年代就已經提出了這個概念,50 年代什麼概念?那個時候資料庫還沒有出現,我們現在所用的這些演算法、所用的這些模型實際上很核心的這些理念,在 50 年之前它已經出現了,那麼為什麼近兩年人工智慧才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還讓整個所有的人都知道,它現在成為這個爆點。

所有在股票裡面跟人工智慧相關的,股票都蹭蹭的往上漲,所有的行業都要把自己和人工智慧掛上鉤,這是因為數字化的技術成熟度和它的應用帶來的場景,讓人工智慧可以去改變這個世界,人工智慧的核心是什麼?

實際上人工智慧的核心,當然我下面所講的人工智慧指的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這個技術的這個階段,因為人工智慧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非常廣的一個概念。總的來講就是如何用技術去創造一個人的想法,去創造一個人的智慧,這叫人工智慧。

那麼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們人工智慧實際上是計算機科學,用計算機的這種技術來實現人工智慧。很有可能再過下一個階段,它可能就不是用硅的技術,而是用生物計算的技術去構建的人工智慧。這是一個基本概念。

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們人工智慧為什麼開始進入到一個,現在我理解它是一個風口,它是個趨勢,它現在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應用。核心原因是因為現在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每年都有巨大的提高,這就是摩爾定律。

而且摩爾定律可能會被超越,原來摩爾定律是一年翻一番,但是它是一個指數級的,所以未來很有可能不是一年翻一番,很有可能是一年翻好幾番,它的計算能力非常的巨大。

第二,最近這些年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商、我們的物聯網讓整個世界全部數字化了,數字化以後我們就有了海量的數據。那麼這些數據就能讓人工智慧的計算能力得到訓練,它就像一個小孩一樣,它能夠去學習接受這個世界裡所有的數據,這個核心就是模型,就是演算法,所以人工智慧總的來講它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它隸屬於計算機科學。

未來實際上人很有可能都不用工作了,所有的物質生產的工作都會有機器去完成,當然現在人工智慧要發展的這個方向和研究的這個領域還有很多需要去攻克的難題,它能更加的自適應,它能夠有非常好的自學能力,它能夠有直覺,有感知。

那麼前面講到了人工智慧現在在工業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比如說我們現在去跟很多的企業合作,來做他們的自動化生產線機械手臂。在醫療領域,這些原來看片子是人去看,那麼 80 歲的這個醫生,他的經驗很豐富,他看過很多很多的病人,他看一張片子,可能就能發現那些只有五年經驗的醫生髮現不了的東西。但是我們想像一下,如果是一個機器人,它容納了歷史以來這個醫學領域所有的病歷,所有的這個知識的話,那它將是多麼的強大。

所以在經濟領域,在工業領域,機器人人工智慧現在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但是還是我前面講的,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們特別需要幫助,這是我們在這個澳洲做的一個項目,現在也在研發過程當中,他是什麼?

我們大家知道,導盲犬非常的稀有,前兩天正好有一個綜藝節目也說到了,國內,我國到現在為止只有 120 只左右的導盲犬,但是我國有 1700 多萬的盲人。盲人是很痛苦的,我們做那個項目的時候,我們自己都戴上眼罩去模擬,盲人走正常的馬路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都有盲道,他可以拿拐杖感知走過去。

但是盲人最困難的、最危險的是過馬路,過人行橫道,為什麼?因為人行橫道有很多的干擾,對面會走過來人,旁邊也會有人有碰撞,還有車,然後盲人來講他走直線很困難,而且當他一旦碰到了干擾,他把方向轉變以後,他在想走回來這是尤其困難,所以因為這個原因,實際上由於盲人過馬路的原因,這個在每年的這種交通事故帶來的這個損失是很多的,但是導盲犬又是非常稀有的,培訓一隻導盲犬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非常高的費用,那麼我們能不能用技術去構建一隻電子的導盲犬,幫助盲人去解決過馬路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情。

我們怎麼做的?我們訓練模型,我們構建了一個神經網路,然後讓我們的同事每天有一個小背心背包,然後把這個 APP, 把我們的手機放在前面,然後它就每天過馬路,在澳洲這個找很多的人行橫道去過馬路。因為澳洲的人行橫道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斑馬線,它是直線,然後它過馬路的時候它很簡單,它就像正常人一樣,碰到人我就讓,有的時候有紅燈,我就停下來,看見旁邊有車我就等一下,它就正常這麼走,所以這就是深度學習和這個傳統的這種就是打標籤的方式。如果我們要去用傳統的方式去打標籤的話,那打不過來,你不可能窮舉所有的這種可能性,就每天這樣走,然後把它錄成視頻。

錄成視頻回來以後我們用圖像處理,把它分成一幀一幀的,然後讓這個神經網路去訓練,讓這個機器的模型知道碰到這種情況我就停下來了,碰到那種情況我就得往左拐或者往右拐,這樣它就把這個模型訓練好。

然後同時手機它是有感測器的,它是有陀螺儀的,它能夠判斷出這個盲人現在的這個方向,他是在往哪裡走,當我發現它偏離了這個人行橫道的時候,我就會提醒他 TURN、LEFT,就是左拐、右拐,所以是用這個原理,用這樣的技術去幫助盲人過馬路,但這個事情也很有意思,就是當我們第一版做完了以後,我們發現沒法用,為什麼?

這個手機帶在這,然後我就來回走,人不可能是不動的,我這個經常走的時候上升會轉的,然後這個手機就一直頻繁的在往左往右,往左往右,往左往右,我就蒙了,我就不知道怎麼走。這就是我們在做調優,我不讓手機這麼敏感,不是說你轉了一點點我就去提醒你,而是我把這個一個區域分成一個扇形,然後分成 15 度,只要你超越了這個區間,我才去提醒你,所以這個項目現在正在研發過程當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它是有可能去替代導盲犬的,從理論上來講它是能做到的。現在的問題最大的就是在這個模型的這個調優,然後去識別,包括怎麼樣去用最最高效的方式去指導,讓盲人能聽到,得到反饋。

實際上像這樣的項目現在全球有很多做的,國外還有拿那個神經網路人工智慧去解決低視力,就是有的殘障人士,他不是一點都看不見,他有一點弱光,還能看到一點點弱光。那麼用這個機器學習,用這個圖像識別的這種方式去放大外面的世界的圖像,讓盲人能夠看到一點點的這個影像。所以這個技術,數字化的技術,特別是像人工智慧的技術,它是能夠給我們的世界帶來非常大的變化,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讓我們去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會看到說機器技術是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我們提高效率,補充人很多的弱點。但是有一點,特別是作為從業者來講,我們很清楚的知道,實際上它這裡也有很大的不可控性。什麼叫不可控性?機器他建立了人類的這個知識以後,但是他的判斷標準和人類是不一樣的。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就像這個穆拉維克講的,人工智慧能做哪些事情,越複雜的事情越有規律的事情,他做起來反而容易。因為有數據,有歷史可以去訓練、去學習。但是越簡單的事情,越常識性的事情他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他根本不知道,就像你讓人工智慧去處理一個數學題,特別複雜的數學題沒有問題,它能處理得好,但是你讓它去說 1+1 等於 2,你證明一下,那它不可能做到。它沒有這個邏輯和基礎去做這件事情。

但是有一點實際上是我們能看到有這個危險的地方,舉個簡單的例子,人工智慧做事情,他是不擇手段的,他會去學習歷史的這些數據,然後找到其中的規律,他不會去像人一樣考慮那麼多的價值觀、情感。有一個很簡單的一個電影,有一個場景,主人公和一個小孩同時落水了,機器人可以救一個。

機器人最後救的是主人公,主人公痛徹心扉地說,我不應該創造你,你為什麼救我,你應該救我的孩子,然後機器人說對不起!我計算出來救你存活率更高,這是絕對正確的事情,但是它是不是我們人類希望它做的事情,而且每個人的標準又不一樣,這就很可怕。

機器的計算能力和它的大數據的處理能力,這是人類無法去比擬的,如果有一天機器站在人類的價值觀的巔峰,他去看這個世界的時候,人類就像螞蟻一樣。因為他覺得可能,假設我們舉一種情況,一個村莊發生了一個小病,這個病是傳染病,那可能在機器人控制的這個世界裡面以它的價值觀和標準,它預測出來說不行,這個病非常危險。如果從成本的角度,從未來的威脅的角度,我必須要現在就處理掉這個村莊,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所以說這一點就非常的重要。

就是如何讓機器人具備跟人一樣的價值觀,我覺得這個是人工智慧領域所有的研究的方向要去特別重點考慮的一點,讓機器人具有人的價值觀。很簡單,機器人還是為我們人類服務的,你最後造出機器人,然後最後他站在星球的角度說我要把人類消滅掉,因為這對地球最好,這個是不可理解的。當然有一點,實際上我們也在看,說機器人實際上在進化論的角度來講,它是不是比人類更加優秀的物種,機器人生病的幾率?它自己沒有任何的不需要休息。

當然材料學現在還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如果材料學發展到機器人不會生鏽,不需要維護的話,那可能真的就是這樣,所以這是實際上人工智慧到未來的發展,它是一個價值觀的一個發展,如何讓機器人人工智慧具備價值觀?現在的這個人工智慧上面這些事情,除了智慧以前他都是可以做到的。

從數據的採集到數據整理成信息,把信息歸納成知識,把信息這個識別成知識,然後去產生一些新的預測,產生一些新的洞察,發現其中的一些幫助人去找到規律,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機器人是沒有情感的,情感是非常個性化的,是依賴於人的本身的這種,他沒有絕對的正確或者絕對的錯誤,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如何能夠讓人工智慧建立跟人類一樣的價值觀,機器做出正確或者絕佳的選擇,並不是我們人類要的很有可能。

所以總的來講的話。第一,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決定了它未來確實會存在一定的威脅,就意味著說技術不能夠做惡,技術要用在正確的地方,這個東西就是現在我們人工智慧馬上這個面臨的問題。

人工智慧跟現存的法律、跟現存的倫理、跟現存的社會制度之間的關係,要去控制它,要去讓它走得更加的健康,朝我們人類想去發展的方向去走。所以總的來講 AI 應該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且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人工智慧不是那麼的高不可攀,人工智慧不是陽春白雪。過去 20 年是,因為他在學術領域,現在人工智慧會變成一種服務,就像我們的水,就像我們的電,就像我們現在的計算資源一樣,像雲計算一樣。

未來的人工智慧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像這個用戶畫像,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會變成一個一個的服務,讓我們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隨時就可以使用它,這是一個人工智慧將會成為一個普惠的一個技術,所以現在人工智慧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這裡就我就不詳細去講了,當然最後我們可以腦洞一下,人工智慧一旦和人的智能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

我記憶不好,咱們聊天的時候我插個移動硬碟,我聊完就完了,然後哪天我想不起來了,把移動硬碟的插回來,我看那天聊的什麼東西。是不是有一種可能性,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強的計算能力,所有的人都連接起來,白天工作做我的事情。到了晚上的時候我睡覺了,連上一根線,我的計算資源被別人所使用,然後早上起來把內存清空掉。所以我有時候在想實際上人工智慧所有的數字技術都在做一件事情,讓我們人類回歸到人類的本質,那就是精神,那就是靈魂。

未來所有的物質極度發達,所有這種工作上的事情,物質的事情,生產的事情都會有機器人去完成,都會由機器去完成,那人做什麼?我們去研究如何讓我們更加快樂,如何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刻talks 的精彩文章:

她問我:「媽媽,如果我和妹妹只能救一個,你會救誰?」
孩子,你是被澳洲代購喂大的

TAG:一刻tal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