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他是有名的狀元皇帝,卻因剛愎自用,死後第二年就亡國了!

歷史:他是有名的狀元皇帝,卻因剛愎自用,死後第二年就亡國了!

唯一一位狀元皇帝,卻因剛愎自用,死後第二年就亡國了!

科舉制、科技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然而正是由於科舉制的創立,為國家輸送了很多有真才實學的文臣武將,但在中國歷史上只有一位皇帝曾經是科舉狀元,他就是——西夏神宗李遵頊(Xū)。

李遵頊,党項族,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史書記載:「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自幼博覽群書,頗有才能,深得其父和西夏襄宗賞識。西夏天慶十年,參加西夏科舉考試,得殿試進士第一名,點為狀元,1211年,發動宮廷政變,廢西夏襄宗,自立為帝,改元「光定」,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狀元皇帝。

李遵頊依附蒙古帝國,破壞金國與西夏關係,發兵侵金;金宣宗也不遑多讓,決定痛擊西夏。

更不幸的是,夏軍軍力早已廢弛,因此不斷戰敗,反而沒有令遵頊知難而退,更激起他的野心和戰欲,繼續發動戰爭,令人民家破人亡,民怨四起,經濟嚴重破壞,國力直線下降。在位期間根本沒有想過與金國議和,雖不斷有忠良之士直言進諫,但一一被他痛罵,包括其子李德任。

李遵頊在朝廷反對聲中宣告退位,傳帝位給次子李德旺,為西夏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蒙古軍攻陷西夏河西諸城,李遵頊因病去世,終年64歲。然而就在他去世的第二年,西夏就被蒙古所滅,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象歷史君 的精彩文章:

歷史:《甄嬛傳》里的慎郡王,在歷史中卻是這樣一位大才子!
歷史:為康熙生下3子3女,善於宮心計,卻與雍正反目成仇!
歷史:她是康熙的「童養媳」,卻到死都沒有侍寢!
歷史:13歲為後,是清朝年齡最小的皇后!
歷史:作為康熙最寵愛的兒子,為何最後卻是如此結局!

TAG:印象歷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