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的實力遠勝於劉備和孫權,卻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曹操的實力遠勝於劉備和孫權,卻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軍南下。

此時的曹操,已經擁有中原、河北,又順利拿下荊州,天下已大半到手。

面對即將到來的統一,曹操躊躇滿志。

萬軍之中,曹操橫槊賦詩,一首《短歌行》似乎是向天下人宣告,新的王朝快要建立,天下英雄你們趕快投奔我曹操吧!

曹操橫槊賦詩 抒發統一天下之志

然而,歷史沒有如曹操所願。

赤壁之戰沒有成全曹操統一的心愿,卻成就了周瑜的美名。

顛簸十幾年後,220年曹操最終還是帶著遺憾去世。

為什麼曹操已經有半壁江山,實力遠勝於劉備和孫權,卻不能最終完成統一?

原因或許有以下方面:

一、對手也很強、有防守優勢

這或許是最主要原因。

先看曹操對劉備、孫權的評價。曹操評價劉備「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曹操評價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年齡上比曹操劉備小一輩,因此這句話其實是高度肯定孫權)。

曹操與劉備 煮酒論英雄

再看三方的文臣武將。曹操文臣有荀彧、荀攸、程昱、司馬懿、陳群,武將有五子良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劉備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李嚴,武有五虎上將;孫權文臣有魯肅周瑜張昭陸遜顧雍,武將有呂蒙、甘寧、周泰、徐盛。

正因為三家在君主、文臣武將的陣容上都各有長處,曹操難以在短時間消滅對手。

另外,從防守角度看,蜀國有崇山峻岭作為屏障,吳國有長江天塹,在地理阻隔下曹魏的軍力優勢難以充分發揮,而蜀國山地作戰、吳國的水戰卻有優勢,此消彼長,加大了曹操統一的難度。

二 、曹操錯失重大機遇

第一個機遇是赤壁之戰。這是曹操統一的最大機會。此時劉備兵不過萬、惶惶若喪家之犬,孫權初掌江東尚無威望。

火燒赤壁

曹操敗走

第二個機遇是孫權兵敗逍遙津,曹操沒有及時擴大戰果。此戰東吳損失慘重,連孫權都險些喪命。然而曹操此時卻遠在漢中,沒能及時擴大戰果。

第三個機遇是曹操征漢中沒有趁勢攻蜀。曹操輕而易舉拿下漢中,此時劉備剛攻下益州不久,益州人心未定、一日數驚,是消滅劉備的好時機。

這三個機遇的錯失,給了劉備、孫權喘息和發展之機。如第三個機遇,曹操拿下漢中卻沒有趁勢攻打益州,此後不到四年,劉備勵精圖治,終於出兵漢中,曹操永遠失去統一的可能。

曹操敗走漢中

三、曹操重心轉向謀求政治利益

赤壁之戰後,曹操先後被授予魏侯、魏公、魏王,向天下人表明了其取代漢朝的政治追求。

內部利益矛盾需要不斷安撫,消耗了曹操的精力,拖延了曹操征戰的步伐。

但從曹操角度,這是必須進行的。

在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里說的很清楚,「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到了曹操這個地步,取代漢朝已經是不得不為。

曹操被封為魏王 稱孤道寡

四 三國時代特殊性

從歷史大格局來說,三國是魏晉南北朝四百年大分裂時期的開端。

造成大分裂的原因很多,如士族與庶族矛盾、南北矛盾、民族矛盾不斷激化等等。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北方遭受了巨大的戰爭創傷,人口銳減、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南方不僅遭受戰亂較小,更得到了北方人口南遷帶來的發展機遇,這就造成南北方對立的可能。

以三國武將的籍貫為例,關羽是并州河東(山西)人,張飛是幽州涿郡(北京)人,馬超是右扶風茂陵(西安附近)人,趙雲是冀州常山(河北)人,黃忠是南陽人,劉備的五虎上將都來自北方。

而這種南北對立,只是開始。

歷史大潮流中的曹操,沒有能夠改變、逆轉這種潮流,不僅僅是曹操個人的遺憾,也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一大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三國名人的綽號,馬超最霸氣,孫權身世存疑,四大神獸齊聚
孫權的後代沉溺酒色常常以殺人為樂,最終自食惡果
孫權兩次拒絕派兒子去當人質,三國的心機大戰
曹操有25個兒子:為何劉備與孫權兒子很少?
張昭在東吳的地位和周瑜不相上下,他為何後來不被孫權重用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