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西漢到清朝,歷史上有哪些比較有名的異姓王?

從西漢到清朝,歷史上有哪些比較有名的異姓王?

異姓王,指與皇帝姓氏不同的王爵,亦即不是皇帝宗室的諸侯王。在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盛行,天子分封的大多數是異姓王。但是自從秦、漢統一王朝建立後,絕大多數非皇族的大臣最高只能得到侯爵,而異姓封王則成為殊遇極少數重臣的特例。

西漢有七大異姓王

楚王韓信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封建,設立郡縣,即皇子亦不得封王。秦末,抗秦起義風起雲湧,各地封建紛紛恢復。漢高祖劉邦重新統一後,建立西漢一方面繼續推行郡縣制,同時保留了一部分封國,大者為王,小者為侯,分封給異姓功臣,主要的有七人:即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為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東漢曹操封魏王

魏王曹操

東漢建立後,承襲西漢七國之亂後對於漢廷對於諸侯王國的嚴格控制,即使同姓王都嚴格約束,更不設異姓王。但是這一制度到東漢末年最終被打破,實際控制了漢獻帝的丞相曹操進魏公之後再封魏王,並且一舉打破王國不得超過一郡的漢制,魏國佔據朝廷核心地區十郡之地,聲勢超過了漢廷傀儡皇帝。曹操死後,一年之內嗣位魏王的曹丕即篡漢自立,建立曹魏。

曹魏晉王

晉王司馬昭

曹魏末年,掌權的司馬昭效仿曹操,封晉王。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立刻篡魏自立,建立西晉。

唐東平王

東平郡王安祿山

歷經南北朝諸多變亂,唐初統一後只有極少數異姓王,但是之後逐漸開始增多。唐中葉,東平郡王安祿山反叛,開始安史之亂,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此後國家名雖統一,實際割據嚴重,各地軍閥亦有異姓王,最終東平王朱全忠控制朝廷,加封梁王,數年後篡唐自立,建立後梁。

宋以後

韓世忠

五代十國以後,北宋除延續後周幾個異姓王之外,較少封異姓王。王爵多為功臣死後追封的手段,故不再成為對於政權的威脅。異姓王一般為藩屬如南平王、安南王、大理國王、定難軍夏王、武威郡王、齊郡王,外戚如常山郡王、秦安僖王、沂王、樂平僖靖王,功臣如廣陽郡王童貫、同安郡王張邦昌、蘄忠武王韓世忠、循忠烈王張俊、信武順王吳璘、和武恭王楊存中、申忠獻王秦檜。

清朝藩王

大理王吳三桂

整體而言,清代異姓封王多為外藩蒙古各部及回部首領。滿族勛貴封王僅有兩例,一為揚古利在清初追封武勛王,其後福康安在乾隆年間因戰功破例晉封貝子,死後追贈嘉勇郡王。漢族勛貴封王僅見於清初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吳三桂、孫可望五家。此後,吳三桂謀反,引發三藩之亂,最後失敗,至此再無漢人藩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的這個姓氏出了五十九位皇帝,號稱皇帝專業戶!
徐州市博物館「西漢玉獸首」
這個朝代15年,史書上卻不願意提及,皇帝頭顱被展示三百年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