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晚飯花又叫紫茉莉,是婦科良藥,孕婦卻要忌服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芽,又香又白人人誇……
大家耳熟能詳的《茉莉花》唱的是大家經常見到的白茉莉,這個季節還有一種紫色的茉莉正在盛開,也非常美麗!
紫茉莉也稱野茉莉,有很多別名:晚飯花、胭脂花、胭粉豆、水粉花、粉子頭、夜嬌嬌、夜晚花。
其實紫茉莉的外型一點也不像茉莉,但有淡淡的茉莉香,因其花朵紫紅,香如茉莉而得名,是常見的觀賞花卉。
野茉莉的「野」字它卻當之無愧——因為隨便丟幾粒種子到土裡,紫茉莉便生機勃勃地長出一大叢,並且年復一年擴大自己的領域。
紫茉莉因紫紅色的花朵而得名,但它的花色豐富,常見的有紅色、黃色、白色、雜色,夏季開花時,一株上密布著許多不同顏色的紫茉莉花朵,非常可愛美觀。
紫茉莉花朵嬌艷,清香宜人,常被種植在花壇、路邊做觀賞用,也可製作成盆景放在家中觀賞。
作為中藥,紫茉莉的最常見的藥用部位是紫茉莉根,被收錄於《本草綱目拾遺》,它的中藥來源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塊根。秋、冬挖取塊根,洗凈泥沙,晒乾。
紫茉莉根的藥效有很多,這裡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本草綱目拾遺》:"去風,活血。治乳癰,白濁。"
《昆明葯植調查報告》:"利小便,消水腫。"
《貴州民間方葯集》:"治婦女紅崩、白帶,疔癀,損傷及接骨。"
《南寧市藥物志》:"解熱,緩下,破瘀,調經。治肺勞咳血。"
《四川中藥志》:"治勞傷體瘦,頭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帶。"
紫茉莉的根如果藥用,還分為白花和紅花兩種,一般白花的紫茉莉用的更多一些
參考復方
治淋濁、白帶: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兩(去皮,洗凈,切片),茯苓三至五錢。水煎,飯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治白帶:白胭脂花根一兩,白木槿五錢,白芍五錢。燉肉吃。(《貴陽民間藥草》)
治紅崩:紅胭脂花根二兩,紅雞冠花根一兩,頭暈葯一兩,兔耳風五錢。燉豬腳吃。(《貴陽民間藥草》)
治急性關節炎:鮮紫茉莉根三兩。水煎服,體熱加豆腐,體寒加豬腳。(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治癰疽背瘡:紫茉莉鮮根一株。去皮洗凈,加紅糖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日換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自《中藥大辭典》
紫茉莉不但根能作為中藥使用,全草都能入葯。一般以開白花者供藥用。莖、葉多鮮用,隨用隨采。
它性味甘、淡,涼。有清熱利濕,活血調經,解毒消腫等功效。
根、全草外用治乳腺炎,跌打損傷,癰癤疔瘡,濕疹。
紫茉莉的根、全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或煎湯外洗。
因為有活血的作用,注意孕婦忌服。
(本文僅供參考學習,藥用請遵醫囑!)


※網傳一張圖看疲勞程度,如果看不懂,說明你累了!
※百歲夫妻為自己制定的「120歲長壽規則」,你能做到幾條?
※果味月餅的餡為什麼都是冬瓜做的?看完之後你就懂
※11年前他接下內褲廣告,如今42歲的何潤東憑實力狂圈粉
TAG:健康養生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