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遍覽聖經訪基督——傳道書中的基督

遍覽聖經訪基督——傳道書中的基督

文∣王敬之

一個充滿霧霾的地方,需要清新的空氣。

一個遍布詭詐的世界,渴望聖潔的智慧。

一群候主復臨的子民,切慕上帝的話語。

我們邀請您與我們一起遍覽聖經全貌、探求真理寶藏。

願那聖善的靈藉著生命的道,變化你我的人生。

願我們的額頭都蓋上,永生上帝的印,歡喜迎接基督的榮臨。

蓋印人生從讀經開始。

語音文件在下一篇文章中同步推送,您可點開播放後回到本文同步閱讀

思考題

1.傳道者為什麼會認為凡事都是虛空?

2.為什麼說日光之下沒有新鮮事?

3.關於人在世的一切行為,傳道者希望人記住一條什麼樣的基本事實?

4.為何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這一現象如何指向基督?

5.傳道書九章小城中貧窮的智慧人與耶穌有何相似性?

6.傳道書所指明的人生本分是什麼?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我們今天繼續在聖經中間尋訪基督,我們要將我們的眼光轉向《傳道書》。《傳道書》是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所寫,他將自己一生的經歷、他的尋求、他走的彎路,從各個方面來總結,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部書。我們這次在這部書將重點放在那些可能直接指向基督的經文。在下次再對全書做全面的探討。

禱告:天父上帝,我們感謝讚美主。主我們感謝你賜下智慧書,使我們能夠藉助前人的經驗來明白人生的本分。主我們一同在學習《傳道書》的時候,求主聖靈幫助我們。奉基督聖名禱告。阿們!

一、人生的虛空和上帝的審判

《傳道書》的開篇就是先聲奪人。「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他從一開篇就點明如果沒有上帝,站在這個角度來說,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沒有意義的。《傳道書》也向我們顯明,就是在日光之下,沒有什麼新鮮的事,現在的事情,以前就有過了。

傳1:9-11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傳3:15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上帝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或作「並且上帝再尋回已過的事」)。

人雖然不紀念已過的事情,但是傳道者在第三章就繼續說:

傳3:16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我心裡說,上帝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

這個概念在整部書結束也再次的表明。雖然一切過去,像虛空一般,沒有人記念,可是上帝掌握著一切,明白一切,每個人都必須對上帝有所交待。

傳12:13-14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或作「這是眾人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個虛空的世界一切都會過去,好像世人進入墳墓就安息了,無人在記念,但是一切所做的事情在上帝那裡都有一本賬,上帝都必審判。所以我們要能明白自己的本分,自己在人生中間所應當遵守的準則,這樣的話,在上帝的審判那裡才能有一個好的結局。

二、義人和惡人

我們在《傳道書》看到有兩段文字可以說是指向耶穌。其一是:

傳8:14世上有一件虛空的事,就是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我說,這也是虛空。

在《傳道書》裡面我們看到正義和邪惡似乎是顛倒過來了,行義的人,好像是在遭受行惡的人本該遭受的,行惡的人卻好像事事亨通。這件事情在所羅門的眼中看來,他說也是虛空。我們從聖經看到那真正的義人就是耶穌。耶穌他一生所遭遇的,特別是在十字架上為人受苦受死,似乎是遭受了惡人所行的。

林後5:21上帝使那無罪(「無罪」原文作「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上帝的義。

耶穌為我們成為罪,受到那罪人當受的懲罰,是為了讓我們藉著他的犧牲,而成為義。這世上凡是追求公義的人,也都會有耶穌在世上所經歷的這樣的經歷。所以我們就看到了義人反遭受惡人所該遭受的。前面我們談到兩節經文,傳1:9和傳3:15,說現今的事情以前就有過,沒有什麼新鮮的事,這裡面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上,有兩個主導,一個是上帝,一個是撒旦。這兩個主要的角色,他們的各自的原則不會改變,因此只不過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換了不同的演員,所以演出來的事情,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情,都不過是善惡之爭在不同時代,不同的表現而已。

傳9:1-2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就知道義人和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上帝手中;或是愛,或是恨,都在他們的前面,人不能知道。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凈人和不潔凈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這裡再次寫明,義人所做的事情,他是由上帝掌握的,表面上在這個世上義人惡人好像沒什麼區別,但是義人是在上帝的掌握之中。第九章對我們來說都是很熟悉的。這裡說到,人死了就是沒有任何的知識,人死了,他的一切活動也就結束了。關鍵是應當還趁著人活著的時候要把握好活著的各種時機。

三、貧窮的智慧人

其二就是第九章第二段文字,也可以把它用在耶穌的身上。

傳9:13我見日光之下有一樣智慧,據我看乃是廣大。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數稀少,有大君王來攻擊,修築營壘,將城圍困。城中有一個貧窮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卻沒有人記念那窮人。我就說,智慧勝過勇力;然而那貧窮人的智慧被人藐視,他的話也無人聽從。

如果我們將地球置於全宇宙中來看,相對於諸世界,地球上的人數,當然是稀少的。

路15:4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這九十九隻羊很明顯的,他就是諸世界,是不用悔改的。相對於地球來說,他是99:1,所以說地球這座小城,人數稀少。我們應當理解這裡的被圍困,大君王來攻擊,即撒旦來攻擊;城裡的窮人,這個貧窮的智慧人,就是耶穌。他要救這座城,但是沒有人紀念他,而且他的智慧也是被人藐視的。對於這個貧窮的智慧人,在《以賽亞書》第53章有我們所熟悉的表現他的話。

賽53:1我們所傳的(或作「所傳與我們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象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象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所以我們看到這段話,貧窮的智慧人,應當有隱喻耶穌的含義在裡面。

四、當記念造你的主

《傳道書》雖然說「一切的都是虛空」,但是反覆地強調,我們所行的一切上帝都要審問。他給人提出一切他經過自己親身經歷所得的一些體會。

傳11:9-10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上帝必審問你。所以,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之時,都是虛空的。

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任。在最後,《傳道書》把這樣的一個主題,就是我們這短暫的人生,如果沒有上帝,或把上帝拿到我們的人生之外,我們的人生就是空虛的;如果說認識到了這一點,那麼就應當趁著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日子末臨近之先,當紀念造你的主。

人生如夢,轉眼即逝。我們到年老的時候,精力衰殘。因為罪惡之千年的影響所積累,加之又進入老年這個人生中間身體最不堪的時候。所以在自己精力還旺盛的時候我們應當趁著年幼,敬畏上帝,記念創造之主。

傳12:8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

傳12:13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或作「這是眾人的本分」)。

無論世事如何變化,無論這一切看來是如何得顛倒,無論我們感嘆人生是何等得虛空,但是唯一需要把握的,就是我們的人生要盡自己的本分。什麼樣的本分?就是要敬畏上帝,警守他的誡命。警守上帝的誡命,這就是放下自己的意念,放下自己的一己之私,這個可以說是舍己。敬畏上帝不僅是舍己,還要以上帝為我們的目標;不單是把自我捨棄,還要從上帝那裡獲得一切。

今天的研究比較短暫。我們將來還會再回頭來研究這卷書,包括《箴言》,在後期的「遍覽聖經塑造品格」的研究中間,都會再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經文。我們今天的研究就到這裡。

結束禱告: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主你的恩典。主啊,我們在《傳道書》中間,雖然看到傳道者一生經歷了人世間各種的榮華富貴,但是他也體會到這一切不過是虛空。唯有認識上帝,唯有知道我們所行的一切都在主你的掌握之中,我們才能為人生找到目標。求主幫助我們,來履行自己的本分,來敬畏上帝,警守他的誡命。願聖靈幫助我們,使我們成為在主面前蒙主悅納蒙主賜福的人。我們獻上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END

蓋印人生 從讀經開始

遍覽聖經訪基督

靠信心互相支撐,借見證互相鼓勵,等你來關注!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傳道書12:1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臨信仰的根基與柱石 的精彩文章:

TAG:復臨信仰的根基與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