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清朝同治皇帝死得早,駕崩時年僅19歲,沒有後代。民間都說這是因為慈禧太專權,要不然的話,如果皇后懷孕,或許能生個皇子( 同治皇后有孕之說恐未必確定 )。但如果皇帝有後代,那麼皇后就會成為皇太后,慈禧就沒有權力。慈禧能夠掌權,就是因為有太后的身份。如果皇后生下皇子,那慈禧就不能再掌權了。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當時皇族的嫡長子中,憎恨葉赫那拉氏的人很多。等到皇帝駕崩,大家都提議立道光皇帝長子的長孫溥倫為皇帝,這種說法很站得住腳。當時主張立溥倫為帝的王公貴族,都說這麼做才合乎規矩。但慈禧已經決定掌握大權,因此即使犯眾怒,破壞家法也都無所畏懼。她要憑著自己的才能和聲望,為自己掌權掃除一切障礙。

當時由於殺掉了安德海,慈禧和慈安兩人不和,對恭親王也不信任。跟慈禧商量即位大事的,只有醇親王一個人。醇親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很有才幹,他的妻子是慈禧的妹妹。因此慈禧決定立醇親王的兒子繼承皇位。醇親王的兒子,年紀比較小,自己可以掌握大權,而且小皇帝的生母是自己的親妹妹,即便以後皇帝長大了,也能聽自己的話。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慈禧不願意立恭親王兒子,一是因為恭親王殺了安德海,這是她永遠不能忘記的;二是因為恭親王的兒子,已經17歲了,如果立他為皇帝,那麼不久就要親政,這對於自己不方便。慈禧知道如果立恭親王的兒子,就要按照祖制,必須還政。如果違背的話,那麼大家一定不會信服,平時跟自己不和的那些人,就會借著這個機會來反對自己,因此決定不立恭親王的兒子。

太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動聲色地壓下其他反對的聲音,讓那些主張立溥倫和恭親王子的兩方勢力,都失敗了。這些布置的活兒,都是她控制太監們乾的。榮祿也出力不少,加上李鴻章把淮軍調過來保衛京師。一切辦好之後,就召集王公大臣在養心殿商量立新皇帝的事情。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養心殿在皇宮的西邊,離同治皇帝去世的地方,有1. 25英里。當時一共有25人參與了這件事兒。有坐在殿上的兩位皇太后、軍機大臣和各位要員。這裡面漢人有5個人,包括溥倫的父親載淇和恭親王都在場。宮中沿途站滿了太監,布置得很嚴密,緊要地區都派親信軍隊駐紮,其中大部分是榮祿和葉赫那拉氏的親兵。慈禧還命令皇后不參加會議,在他們商量立新皇帝的時候,皇后正在同治皇帝的屍體旁痛哭流涕。同治皇帝穿著龍袍,準備入殮。兩位太后面對面坐著,那些與會的大臣,都跪在下面。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慈禧首先發言,說:「皇后雖然有了身孕,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生下皇子,皇位不能長期空著,應該商量立儲君的事情。」恭親王反對說:「皇后不久就會生產,應該秘不發喪,如果生下來男孩子,就立為皇帝。如果生下女孩子,再商量立別人。」其他的王公大臣,都覺得這麼做很合適。

慈禧說:「現在南方還沒有平定,如果知道朝廷沒有皇帝,這風險很大,恐怕動搖國本。」在場的軍機大臣和官員中,有三位漢族官員,非常支持慈禧的話,都說南方戰亂還沒有平定,如果皇位久久不能確定,那麼國家局勢不穩。這時候慈安太后說:「在我看來,恭親王的兒子可以繼承皇位。」恭親王聽到後,磕頭說不敢當,又說:「按照繼承皇位的順序,應該立溥倫為同治皇帝的嗣子。」溥倫的父親載淇,也磕頭說不敢當。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慈禧對載淇說:「這都是沒關係的事兒,只是你是奕譓( 道光長子 )過繼的兒子,你們可以說出從前有這種例子嗎?」要求恭親王回答她。恭親王遲疑了半天,說明代英宗皇帝就是這樣。慈禧對於歷史知道很多,她說:「這個例子不好,英宗立嗣是因為孫貴妃欺瞞皇帝所做的,而且英宗在位的時候,國家不安寧,皇帝本人被蒙古軍隊俘虜,後來回國後他的弟弟已經被立為皇帝。等到八年之後,英宗又發動政變,將皇位搶了回來。」

慈禧轉身對慈安太后說:「按照我的意思,應該立奕譞之子載湉,你們應該抓緊決定,不能再拖了。」慈安太后沒有反對,眾人商量之後,醇親王支持立溥倫,三位大臣支持立恭親王的兒子,其餘的人都按照慈禧的意思,支持立醇親王的兒子。慈安太后一向退避忍讓,於是就聽從慈禧的意見。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這時已經過了9點鐘,風很大,漫天黃沙,夜裡很冷。但慈禧沒有耽誤時間,馬上派出一隊士兵,到城西醇親王府,用8人抬的黃轎,迎接小皇帝進宮。同時又派恭親王留在同治皇帝遺體身邊,這是怕他生出事端而對其進行的羈押。在宮內宮外,由榮祿嚴密看守,這都是慈禧的手段,才能在不動聲色間壓倒反對的人。這些人雖有反對意見,但才能都遠遠不如慈禧。有人說慈禧的勝利,是她命運太好,其實不是這樣子的。我看慈禧的性格和才能,可以稱得上東方的拿破崙。

還沒有到半夜,小皇帝已經在宮中即位,他一直啼哭,就像知道他以後在宮中的不祥命運一般。他的母親是慈禧的妹妹,也一同入宮。此外還有幾個奶媽。剛登基就先到同治皇帝屍體前跪拜,這是歷代的規矩。當時皇帝只有幾歲,於是兩位太后又開始重新監國,並以兩宮太后的名義,下達一道諭旨:大行皇帝無子,不得已乃以醇親王子載湉入嗣文宗,承襲大統。俟嗣皇帝後生皇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子。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而同治皇后的遺腹子,就絕口不再提,於是大家知道皇后的希望都完了,但也無能為力。王公貴族們按照先前的習慣,共同上奏,請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兩位太后下詔答應,說皇帝太小,時勢艱難,不得不聽從大臣們的請求,繼續復出垂簾聽政,希望國家大事能夠順利等話,都是一些形式上的東西。

慈禧又下詔命令暫停修理西苑和頤和園的行動,說這是國家大喪的時候,沒有心情再這麼做。其實是由於這時候太后不能離開宮中的緣故。慈禧能夠隨意地破壞祖宗家法來立醇親王子的原因,在於她平時得到人心,處理事情比較有章法,因此被人信服。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新立的小皇帝,身體瘦弱,大家都認為他長大之後,一定很難有子嗣,也有人勸過慈禧,但慈禧根本不加理會,這明明是慈禧貪戀權勢造成的結果。到1908年,也就是光緒三十四年,皇帝、太后相繼駕崩之前,外界經常談論皇帝登基時兆頭不好,壽命不成,活不過太后。在皇帝親政之前,慈禧一定能長壽。如果再次經歷一次廢立皇帝的大事兒,就能繼續執掌朝政,但這種情形後來沒有實現。慈禧的確撤銷帘子,把權力交給皇帝,要不是戊戌政變,加上害怕南方革命,恐怕新立小皇帝的事情還會發生。

皇帝的年號,之所以用光緒兩個字,是因為皇帝是道光皇帝嫡系的子孫,而且希望咸豐、同治二朝的內憂外患,到此能夠結束。當時又下詔,給同治皇后加封號,但這些形式上的東西,不能阻擋皇后殉節的決心,皇后在3月27日自盡而死。皇后的死固然是由於殉節,但也是她心裡不平所致。對於這件事的議論,有人認為皇后自儘是慈禧諷刺所致。但為慈禧辯護的人,則認為當時皇位已經確定,大勢已去,何必這樣去做。在事情最緊急的時候沒有自盡,後來反而這樣做了。但皇后殉節的事情,使外界深受感動,大家議論紛紛。如果沒有這件事兒,就不會這個樣子。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皇后殉節之後,御史和各省都有上奏,說立醇親王之子不恰當,這都指向了慈禧,因為外界都知道慈安一向行事謹慎,不問政事。這事兒一出來,影響很大,甚至影響到了慈禧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又過了四年,吳可讀在薊州同治皇帝陵寢附近自盡,為不給同治帝立子嗣而抗爭,太后見到這些,也覺得不安,就下達一道諭旨,說明前因,說如果將來皇帝生下皇子,一定即位之類的話。

醇親王是皇帝的父親,他自己上奏免去他的各項職務,在朝堂之上也必須向皇帝下跪磕頭。其實他是皇帝的父親,沒有磕頭的道理。在奏摺中他說聽到兒子被選上,心裡很震驚,不知道該怎麼辦,回到家之後,心裡也很緊張,神經錯亂,加上肝病犯了,不知道怎麼辦,恐怕要死去了之類的話。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太后看了後,讓大臣們商議,後來商定允許他辭去各種職務,只要是朝賀等典禮,都不參加。有國家大事,應該向兩位太后諮詢,遇上太后生日,要在偏殿行禮,不用跟隨眾人朝拜。他親王的爵位,世襲罔替。他管理的軍隊,交給惇親王。醇親王把自己的經驗和訓令,告訴惇親王。但這個時候軍隊已經弊端很深,軍隊都是些地痞無賴。將官也都什麼都不會,因此有沒有都沒什麼用。

想起同治初年,慈禧第一次垂簾聽政的場景,這已經是她第二次掌握國家大權了。不過相對於之前的兩宮聽政,再過不了多久就只剩慈禧一人垂簾了。

皇帝準備入殮,皇后懷有5個月身孕,太后就破壞祖宗家法立他為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雞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衰落是因為宦官干政,清末太監更厲害,慈禧立光緒就與他有關
掌握生殺大權,掠奪十八行省財富,人稱「九千歲」,竟只是個太監
晚清重臣,讓大清多活了五十年,除了榮祿以外慈禧最愛的就是他
叔嫂爭權,朝堂之上矛盾頻發,好不熱鬧,真是歷史罕見
顧命八大臣權勢遮天,甚至和聲斥責西太后,慈禧:我們走著瞧!

TAG:雞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