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北京衛視《中國故事大會》於9月8日開播,昨晚播出了第二期。單從節目的名字來看,讓人誤以為央視「中國大會」系列又出新作品了。

但節目並沒有採用競技答題的形式,也沒有那麼大的規模,而以「故事」為內容核心,所以更應該歸類於以《見字如面》《朗讀者》為代表的「清流」文化綜藝中。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不管是文化類綜藝還是戶外真人秀,通過書信文字或者情節線索,本質上打動觀眾的都是「故事」。《中國故事大會》把「故事」拿到明面上來為賣點,利弊都有。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然而在目前各大衛視都推出文化類綜藝的情況下,在北京衛視這個平台播出的《故事大會》並沒能像其名字那樣聲勢浩大,騰訊視頻第一期的播放量只有200萬,在豆瓣連條目都沒有創建。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故事大會》如何講故事,講怎樣的故事

節目由劉婧、徐璐擔任主持人,陳偉鴻擔任掌門人,每期一位故事軍師,三位故事講述者。通過三輪的「一句話故事時間」,陳偉鴻決定每次講故事的人選。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毫無疑問,《中國故事大會》打算憑藉內容取勝,最大的賣點就是當中的故事。在構建的書吧真實場景中,通過方桌和小舞台的場景切換,完成講故事以及嘉賓對於故事解讀、延伸的交接。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每期除了陳偉鴻固定講述一個故事之外,還有三個講故事的名額。故事的精彩程度,首先在於故事本身,其次要看講述者的表現力。第一個出場的何冰,分享了英雄與狗熊的故事。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故事的很大一部分在還原他中學地理老師的形象,也就是通過何冰的表演來塑造這個人物。不僅是語言文字的表達,何冰還加上了很多肢體動作,在老戲骨的演技下,這個故事自然生動有趣。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第二個出場的李林講述的是我國武生泰斗、河北戲劇家協會主席裴艷玲先生的故事。這個故事同樣與講述者的身份十分貼合,在講故事之前,李林還唱了兩句。裴艷玲先生自身經歷的傳奇性,李林戲劇化的講述方式也把聽眾都帶入到情境當中。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而李威講述的,自己如何從一個掛科的差生成為記憶大師的故事,即使是親身經歷,但這種「勵志」也有些落於俗套了。加上李威的表現力不足,雖然一直在展示自己的記憶能力,所以相較之前兩個故事,遜色不少。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第二期有了主題化的操作,以「回家」為主題,請來了著名導演江平擔任軍師,在《我的前半生》中飾演薛甄珠的許娣老師,青年演員龔潔,喜馬拉雅人氣主播孫思遠作為講述者。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但第一位上場的劉婧,講述不久前去世的外婆的故事,剛開口沒幾句,就淚流滿面妝都花了。其他嘉賓和現場觀眾也都陷入懷念親人的無盡悲傷當中。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冷眼君沒有懷疑劉婧思念外婆的真實性,但第一個出場就進行如此大強度的煽情,實在是讓人尷尬。

好在之後上場的陳偉鴻用講述的美國物理學教授加德納和夫人的中國情緣,和許娣老師講述的老人的一封家書,讓現場的氣氛緩和了下來。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故事不再一個勁兒地煽情,二人的表現力也讓觀眾真正進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如果按照劉婧的勢頭髮展下去,恐怕真的要變成中國式的故事大會了。兩期看下來,整體的「故事」水準在線。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文化類節目「綜藝感」如何把控

《故事大會》並沒有像《見字如面》《朗讀者》那樣把文化類節目做得純粹,反而試圖加入一些不太搭的綜藝元素。

比如 「一句話故事時間」的環節設置,讓每位講述者進行提案,再由陳偉鴻決定誰上台講述。其實大家都知道,每一期誰講故事,講故事的先後順序其實都是事先確定的。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這種提案競選的方式,讓人聯想到《快樂大本營》的「請相信我」和《拜託了冰箱》廚師提案的環節,都是用一句話來獲取之後在遊戲中的利益,在節目中的放送量。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雖然《故事大會》的「一句話提案」也有邏輯線,但趣味性不及《快本》,痕迹比《拜冰》更明顯,跟節目整體的格調不搭,一些花字、動畫也讓人齣戲。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第一期中李林一直用《奇葩說》式的插科打諢來營造現場的綜藝氛圍,徐璐對何冰《白鹿原》的模仿,李威現場記憶二維碼等能力展示環節,真的是畫蛇添足的存在。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之後再度提起李威女兒的病情,還播放了《最強大腦》的片段和女兒的視頻。這種舊事重提的強行煽情,比《見字如面2》李真家人到場更加讓人不舒服。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應該是由於嘉賓的原因和節目組自身的調整,第二期綜藝的部分除了「一分鐘故事時間」之外幾乎就沒有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兩期下來軍師的作用並沒有體現,除了偶爾為陳偉鴻提供一下建議,軍師同樣參與講故事的名額爭奪,最後卻不會獲得講故事的機會。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主持人劉婧在第一期開頭說到,節目里有鴻儒大師的故事,也有平凡普通的故事。故事裡有時代變遷,百姓沉浮,有歲月乾坤,有人生萬象;最重要的是,故事有最原始最真實的力量。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講故事最怕千篇一律,不約而同。李威的「掛科是成功之母」一出來,其實就可以知道他要講的是自己的故事,是學子的勵志故事。

陳偉鴻第一期講述的陳彥嫻植樹造林的故事,第二期袁潔的提案「一個人扛起一片森林」,跟《兒行千里》第一期當中三代人堅持植樹治沙的陝西張立強家庭,其實是讓人審美疲勞的同一個故事。

亂入綜藝感的《中國故事大會》,其實可以更加純粹

當然,《中國故事大會》整體的品相還是不錯的,所傳遞的情感和對社會的思考也值得肯定。希望之後的節目能去掉不必要的環節和不搭調的綜藝感,邀請更多舞台表現力強的嘉賓,挑選一些獨一無二的故事,讓觀眾能夠安安靜靜地聽故事,節目才能更加出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