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ROG冰刃GX501遊戲本體驗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配圖非本次評測產品)

說起高端遊戲筆記本,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身材巨大無比,散熱出風口堪比風扇的噪音量,而如果有人和你說一款搭載了GTX 1080的筆記本身材只有輕薄時尚本的厚度你相信嗎?至少最開始筆者是不相信的。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今年的台北電腦展上,NVIDIA重新定義了遊戲筆記本——讓遊戲筆記本更輕薄、更快、更安靜,這就是NVIDIA MAX-Q設計方案的魅力。

最開始MAX-Q並不是應用在筆記本上的一種設計方案,而是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發明的一種代表宇宙飛創在大氣中所承受的最大氣壓的一種名詞,NVIDIA引用這個詞語想必意在讓筆記本在縮減身材的前提下蘊含更大的能量。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各大筆記本廠商應用了MAX-Q設計方案後,號稱可以將筆記本的厚度縮減三分之一,性能提升三倍,而基於MAX-Q設計的筆記本則意味著需要將所有相關設計包括整個系統、GPU、驅動、散熱系統等部件全部重新調教以確保性能達到巔峰狀態。也就是說使用了MAX-Q設計的筆記本可以讓玩家真正的做到「魚和熊掌可以兼得」——既享受到了輕薄帶來的便利,又能體驗高性能顯卡在遊戲中的強勁實力。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今天筆者就收到了一台基於MAX-Q設計的來自華碩ROG的頂級旗艦筆記本——華碩ROG 冰刃GX501,那麼MAX-Q設計加持下這台筆記本究竟能否保持強勁的性能,接下來就請各位隨筆者一起探究這款筆記本的真正實力吧。

華碩ROG冰刃GX501開箱賞析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從快遞箱中將包裝取出,就可以看到一個碩大的包裝盒,從包裝的尺寸上看這款筆記本絲毫沒有MAX-Q的特徵,不過 中間的敗家之眼LOGO讓包裝盒看上去就頗有高端本的風範。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取出筆記本後筆者還是被驚艷到了,這款筆記本是真的薄,如果不是之前就知道了這款產品配置的情況下,筆者真的會以為這是一台輕薄影音時尚本,通過參數筆者了解到了這款產品還不到18mm厚,至少筆者是從沒有在遊戲本上見到過這種尺寸,就連筆者多年前的索尼影音本厚度都要比這台GX501厚上許多。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碩大的包裝必然意味著眾多的配件,取出所有配件可以看到除筆記本、電源以及供電線之外,ROG GX501還提供了拆機螺絲刀、RJ45網線USB連介面、產品說明書,而更為個性的是ROG GX501隨包裝附送了信仰貼紙,方便個性化玩家打造更加具有個人風格的電腦。除此之外為了方便玩家日常使用,ROG GX501還贈送了手托,為了優化用戶體驗可謂是用心良苦。

而相比豐富的配件而言,筆者更關心的是如此輕薄的筆記本玩起大型遊戲來究竟能不能扛得住熱量,這也是本次測試的重點之一,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款產品的細節設計。

華碩ROG冰刃GX501細節設計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為了強化筆記本的散熱功能,ROG GX501不惜大幅改動了多少年都一成不變的C面,將鍵盤移動到了機身的最前端,C盤幾乎一半的位置全部留了出來,不知道這種大刀闊斧的更改會不會成為未來筆記本的主流設計,畢竟這樣設計更方便玩家進行遊戲和打字,另外空出的部分全部進行散熱設計一方面也可以增大散熱器面積,另一方面還將散熱器和鍵盤位置進行了分離,防止玩家進行大型遊戲時鍵盤下方發熱嚴重。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通過密集的網孔我們音樂可以看到ROG GX501音響的布置,在中間敗家之眼LOGO的左右兩側各有兩隻音響,另外在圖中沒有體現的鍵盤左右兩側還有兩個音響,C面左上角有NVIDIA、Intel以及節能認證的標誌。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鍵盤的設計上ROG GX501也有專門針對遊戲玩家進行優化,常用的WSAD以及QWER都進行了特殊設計,仔細品味筆者感覺這幾個按鍵鍵程也比其他按鍵稍長,不知道是筆者的心理作用還是設計師真的有意為之。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而這塊鍵盤雖然並不是機械鍵盤,但這款產品的鍵盤在設計上卻有很多獨到之處,除了我們上文提到的遊戲時不會收到筆記本發熱量影響以及QWER、WSAD特殊設計以外,這款鍵盤還支持全鍵無沖,無論是音樂遊戲還是格鬥遊戲它都能輕鬆勝任。

此外,這款鍵盤還支持Aura RGB燈效,通過華碩軟體可以自定義整塊鍵盤的色彩和動態效果,另外還可根據不同的遊戲分別調整WSAD或是QWER按鍵,對於華碩Aura軟體我們會在下文進行單獨介紹。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鍵盤轉移到C面最下端會引發什麼問題?沒錯,就是觸摸板無處可放了,而ROG GX501採用左右橫置的方式排布,可這樣又會讓小鍵盤無處可放,為了妥協這點ROG GX501破天荒的將觸摸板和小鍵盤合二為一,使用時需要用上方的按鍵進行切換,這種設計筆者印象中只有雷蛇的筆記本出現過一次,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看起來會更加高端,不過弊端就是小鍵盤的觸摸手感實在是不如實體鍵盤,而且誤觸率實在有點高。

華碩ROG冰刃GX501外觀設計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筆者迫不及待的先介紹C面之後,我們再回到筆記本的外觀上,首先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從A面中看出什麼端倪,這一次ROG GX501在設計上採用了3D立體拉絲工藝設計,筆記本從中間45°切割,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個拉絲方向,而且在造型上完全不同於遊戲本千奇百怪的誇張造型,無論在什麼場景使用都不會有違和感。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如此高端的筆記本信仰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點亮筆記本後碩大的敗家之眼LOGO也會隨之亮起,筆者實在想像不出來坐在對面的人被一隻大眼盯著會是什麼感受。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側面設計,筆記本右側提供兩個USB3.0高速介面以及一個雷電3(Type-C)介面,通過這個介面不僅可以擴展出更多的介面以使用更多功能,還可以用作接駁外置顯卡塢,也就是說過幾年當GTX 1080也支撐不住的時候,到時接駁外置顯卡這款筆記本還能再戰幾年。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另外一側除了兩個USB3.0高速介面、供電以及音頻介面外,HDMI也同樣沒有缺席。

華碩ROG冰刃GX501散熱設計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轉軸的設計上ROG GX501也很別緻,平時沒有使用時電腦狀態指示燈會露在外面,而隨著屏幕打開後指示燈也隨之轉到了裡面,在散熱模塊部分,ROG GX501採用了相當豪華的配置,雙風扇五熱管的組合足以將巨大的熱量排出筆記本。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筆記本底部左右兩側ROG GX501也同樣提供了散熱口,不過這裡是進風口,看到這裡可能有同學要有疑問了,一個平面的底部設計該如何進風呢?這也正是GX501散熱設計的奧妙之處。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當我們使用電腦時,必定要把屏幕打開,而隨著開合角度的增大,轉軸會帶動筆記本兩側齒輪從而打開擋板,讓筆記本與桌面分離開來,也就是說開合角度增大時筆記本會整體呈現一定的上升角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除此之外,開機後筆記本散熱器進風口還有氛圍燈亮起,科技感十足,而ROG GX501的風道設計為頂部、底部、左右兩側進風,後部和左側出風,風量十足。

G-Sync與120Hz高刷新率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作為一台頂級旗艦筆記本,玩家需求的GX 501自然都要提供,就比如FPS玩家最關心的刷新率問題,ROG自然也不會滿足於60Hz刷新率,而是在一塊Srgb全色域IPS屏幕的基礎上將刷新率拉升到了120Hz。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除了高刷新率屏幕以外,GX 501還加入了G-Sync,對於例如賽車遊戲等畫面劇烈變化的遊戲類型來說,G-Sync可以保證遊戲畫面不會出現撕裂這種直接影響體驗的情況出現。

ROG Gaming Center與Sonic Studio II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作為ROG家族的一員,ROG Gaming Center自然是標配了,玩家可以從這款自帶軟體中輕鬆的看出筆記本目前所處的狀態,同時這款軟體集成了相當多的配置工具可供玩家隨時調用。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首先在後台應用過多時,玩家可以通過內置釋放內存插件觀測筆記本目前正在被哪些應用消耗性能,玩家可以輕鬆關掉不需要的軟體,比WINDOWS資源管理器要直觀的多。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另外在Gaming Center中我們也可以調用AURA鍵盤燈光軟體,AURA默認提供三個自定義設置,並且支持通過軟體觸發特效,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DOTA配置成一個燈光文件,將CSGO配置成另一個燈光文件,當我們打開遊戲時鍵盤燈會自動切換,另外鍵盤燈的顏色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設置。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Sonic Radar就是一款堪比「作弊」的軟體了,玩家可以根據自己正在進行的遊戲做出自定義設置,通過放大敵人的腳步聲、拆彈聲、槍聲等設置方便我們判斷敵人的位置,並且同樣支持軟體觸發,相信玩過《絕地求生》、《CS:GO》的玩家對於腳步聲和槍聲會格外敏感,也必定會深知這些聲音信息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幫助。

測試平台與測試方法

介紹了這麼多,下面我們就直接進入性能測試部分,看一下這款筆記本究竟能否發揮出旗艦本的實力。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首先筆者列出了這台筆記本的主要硬體參數,再加以120Hz G-Sync顯示屏,不客氣的說這套配置在目前所有的筆記本中也難逢敵手。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測試之前筆者已經先將NVIDIA顯卡驅動更新至最新的385.41版本。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ROG GX 501CPU性能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從規格上看,i7-7700HQ要比桌面級產品弱很多,畢竟考慮到移動版的功耗和發熱問題,i7-7700HQ的TDP被壓縮到了僅45W,而2.8G的主頻讓不少玩家擔心它究竟能不能流暢運行大遊戲,筆者也針對這一點先進行了一波性能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通過CPU-Z自帶的性能測試來看,移動版i7-7700HQ較桌面級的i7-7700K整體性能要差上25%,而單核心性能而言僅僅是17%和19%的差距而已,這種級別的性能損失對於低功耗的移動版而言還是可以接受的。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國際象棋和CineBench R15這兩項測試中,由於沒有太多可以參考的對象,因此筆者僅做簡要分析,從R15測試成績中我們可以看到,i7-7700HQ的多核性能要強於桌面版i5-7500,也就是說這款移動版的CPU已經強於了多數玩家的台式電腦CPU性能了,而對於遊戲而言,既然i5-7500就已經足以應付絕大多數遊戲了,那麼我們也有理由相信i7-7700HQ完全足夠帶動市面上的所有遊戲了。

ROG GX 501顯卡性能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從上面的測試中我們就能大致的看出MAX-Q版的GPU和桌面版的GPU究竟有什麼差別了,筆者之前也從官方了解到MAX-Q版本的顯卡相比普通版並沒有在GPU上進行閹割,僅僅是根據MAX-Q設計進行電路以及驅動方面的優化,從成績上看,MAX-Q版GTX 1080大約有桌面版GTX 1080的85%左右,比移動版GTX 1070強8%-10%,這對於厚度縮減到極限的筆記本來說已經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畢竟這款遊戲本在1080P解析度的前提下放入了一塊GTX 1080,不管是什麼遊戲這張顯卡的性能已經足夠應付了。

ROG GX 501硬碟&內存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硬碟部分,重點是採用PCIe x 4的高速規格1T SSD固態硬碟,在CrytalDiskMark硬碟性能檢測軟體的測試結果來看,內置的SSD讀取速度平均在3365MB/s,寫入速度平均在1816 MB/s,非常驚人幾乎可以說是消費等級SSD最高速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而在內存測試中,GX 501同樣沒有讓我們失望,33000的讀取速度加上35000的寫入速度足以滿足我們在任何情況下折騰電腦了,更何況16G的DDR4 2400內存已經超越了不少台式電腦玩家的配置了。

ROG GX 501遊戲性能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遊戲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GX 501在《CS:GO》和《守望先鋒》中表現十分亮眼,就最低幀而言都已經超過了筆記本的120Hz刷新率,也就是說這台筆記本在這兩款遊戲中是完全可以發揮出最大功力的,而且我們完全無需調低特效,直接使用最高特效就能獲得最佳體驗。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而在更偏向於動作類的《榮耀戰魂》中,GX 501同樣可以獲得超越百幀的體驗,在冷兵器戰鬥中,玩家不需要經常移動鏡頭尋找敵人,而是通常在和敵人硬碰硬比拼操作功力,因此只要能保證60幀以上對於玩家來說都是完全足夠的。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對於3A大作遊戲《巫師3》和《幽靈行動:荒野》而言,不少玩家更在意的是遊戲的畫面能否帶來更貼近真實的遊戲體驗,當然就幀數而言,《巫師3》是完全足夠的,而《幽靈行動:荒野》有著接近60幀的表現,當然對於強迫症玩家而言還是不夠的,因此筆者的建議是適當調低抗鋸齒選項,在不影響畫面的前提下就能獲得更高的幀數。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最後對於《絕地求生大逃殺》,筆者實在是無力吐槽,作為一款搶先體驗的遊戲,遊戲優化差自然無可厚非,但遊戲已經賣出了千萬套,版本也更新了無數次,遊戲的優化竟然沒有絲毫的改進,筆者身邊就有很多朋友用著GTX 1080Ti,遊戲卻開著中低特效,當然對於GX 501來說,筆者同樣推薦開中低特效,畢竟在跑毒和搜物資的時候我們的視角經常需要左右來回晃動,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開啟G-Sync並調低特效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ROG GX 501整機性能&散熱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為了照顧到一些平時使用跑分軟體較少,對評測軟體分數不甚了解的玩家,筆者也使用魯大師進行了一次跑分,由於筆者平時用魯大師的次數並不算多,因此不敢妄言33萬的分數究竟在旗艦配置中是高還是低,不過看到擊敗全國98%的電腦,這也足以說明GX 501的性能有多強了。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首先在很多玩家耳熟能詳的FurMark甜甜圈跑分測試中,可以看到GPU的溫度最終穩定在了71℃,不過顯卡的頻率並沒有達到最高的1200MHz,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就是顯卡已經過熱降頻,雖然這塊GPU已經經過MAX-Q優化,但過於輕薄的身材還是無法完全壓制這台GTX 1080猛獸。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在針對CPU的AIDA64烤機測試,筆者單獨針對FPU烤機以獲得最大的散熱壓力,可以看到經過近1個小時的測試,CPU的溫度穩定在了86℃,這個溫度水平同樣不算低,但就筆記本市場整體而言,非MAX-Q設計的筆記本烤機溫度同樣也會達到這個水平,結合目前筆記本的現狀來看,這台18mm的筆記本CPU烤機溫度是86℃,而25mm的筆記本CPU烤機溫度也是86℃,這就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另外最新的GFE軟體提供了筆記本Whisper Mode,簡而言之就是讓筆記本運行起來更安靜的一個功能,對於在宿舍深夜鏖戰的學生黨來說,這款功能的實用性非常強,下面筆者也針對噪音和實際體驗溫度進行測試。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圖片左側顯示的是溫度,右側顯示為開啟Whisper Mode後的運行噪音,可以看到雖然GPU和CPU溫度都已經非常高了,但機殼表面溫度並沒有讓玩家難以接受,更何況我們在使用鍵盤遊戲時完全接觸不到上方散熱器部分,在實際體驗時鍵盤是完全冰涼的。而就噪音而言開啟Whisper Mode之後風扇不再處於高速運轉,整體體驗十分安靜,筆者已經幾乎聽不到風扇的噪音了。

3DM遊戲硬體頻道總結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一款革命性的產品,這是筆者經過幾天的把玩之後得到的最直觀的印象,從更改鍵盤布局到別緻的散熱設計再到極致性能+輕薄設計這種矛盾的組合,無不標誌著這將是引領未來筆記本發展方向的一款產品,而這也證明了NVIDIA MAX-Q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對於廠商來說,有這樣一款產品的出現無異於給MAX-Q設計方案打了一針強心劑,將GTX 1080這種級別的顯卡壓縮到379x262x17.9mm的尺寸中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事情,而在現在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願意做出這樣的嘗試了。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對於市場而言,這種性能無敵產品的出現再次拉高的筆記本性能的極限,除華碩之外的品牌也必定不甘示弱,相信在近幾個月我們就會陸續看到打著頂級性能的筆記本推出,這也將刺激筆記本電腦市場的新一輪革新。

對於用戶而言,首先這款產品的出現豐富了玩家的選擇餘地,現在我們既可以兼顧筆記本便攜性也可以獲得最強的遊戲性能,而ROG GX501就是這種設計的先行者,唯一的遺憾就是近30000元的售價會勸退絕大多數消費者。

MAX-Q輕薄本首秀 ROG冰刃GTX1080遊戲本體驗測試

當然作為玩家的我們也不要灰心,在筆記本性能金字塔的頂端和其他電子產品是一樣的,性能每增加一分價格是要呈指數增長的,因此我們退而求其次選擇搭載GTX 1070或是GTX 1060顯卡的MAX-Q筆記本一定會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而在1080P主流解析度下,我們使用GTX 1060就足以應對絕大多數遊戲了,而ROG GX 501的出現除了作為土豪玩家的新選擇外,也讓我們普通玩家見識到了MAX-Q Design的威力,畢竟看看不要錢,何樂而不為呢?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MGAME 的精彩文章:

加速世界VS刀劍神域煌光劍前置任務攻略
LOL超級會員正義之戰已經打響 星之守護者活動
神界原罪2模式之間有什麼區別 神界2各模式差別一覽
和大神一起打GG?《英魂之刃》冠軍戰隊登頂之路!
世紀末霸者拳王現身!PS4《人中北斗》新角色公開

TAG:3DMG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