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先生逝世,最後遺願不舉行追悼儀式

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先生逝世,最後遺願不舉行追悼儀式


訃告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原北京天文台副台長南仁東先生於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因病逝世,享年72歲。

無處告別。但大山深處的那個大窩凼不會忘記,曾經有這樣一位科學家,為了看一眼初始的宇宙來到這裡。當這位科學家離開時,他為別人或者說是人類的夢想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先生逝世,最後遺願不舉行追悼儀式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他甚至沒有等到9月25日——FAST落成啟用一周年的日子,就匆匆走了,從此闊別他最愛的星空。

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先生逝世,最後遺願不舉行追悼儀式

FAST,山巒中的一口「大鍋」


當地人幾乎都知道有這麼一個科學家

北緯25.647222度,東經106.85583度,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這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座標,更是一個科學大征程的起點。去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天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FAST就在這裡落成啟用。

四周山巒疊翠,像是農家壘起的灶頭。正當中,是一口銀色的「大鍋」,遠處霧氣迷濛,彷彿炊煙裊裊。假如用它滿滿煮上一鍋飯,足夠全世界70多億人聚在一起吃3天。

這是去年9月24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爬上100多米高的山頭,俯視之下的FAST。同樣是在這裡,10多年前,南仁東就站在這個大窩凼中間,興奮地說:「這裡好圓。」

從一個樸素的想法,到一個科學大裝置,FAST走過了22年,南仁東也為之奔走了22年。在他的生命旅途中,這段連接著大山深處的記憶一定是他最難以忘卻的吧。

在貴州當地,不少人都認得出南仁東。從1994年到2005年間,他走遍了上百個窩凼。那時候,道路坑窪,他一次也走不了幾個。時間長了,當地人幾乎都知道有這麼一個科學家,他的眼裡總在搜尋什麼。

與其說,他在為一台射電望遠鏡選址,不如說他在為一個科學好奇心而努力。這是一群科學家共同的好奇心——初始的宇宙究竟是怎樣的?科學家們期望,在電波環境被徹底破壞之前,真正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弄清宇宙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目前為止,只有大射電望遠鏡才有可能實現這一夢想。如果失去這一機會,人類就只能到月球背面去建造同樣口徑的望遠鏡。於是,在1993年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上,中國、澳大利亞等10國天文學家,提出了建造下一代大射電望遠鏡LT的倡議,這將是一個總接收面積1平方公里的射電陣(1999年,LT易名為平方公里陣SKA)。

就是在這次會議間隙,南仁東找到代表中國參加會議的吳盛殷,說了句:「咱們也建一個吧。」 (歡迎關注Science微信號:bioeg_cn)


最遠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

1994年,北京天文台與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合作,正式開展LT中國選址工作。一次,南仁東和其他幾位科學家探討選址事宜。「儘可能圓,既要交通方便,又要相對隔離,沒有無線電干擾」,來自貴州的聶躍平立即想到了有著喀斯特地貌的家鄉貴州。

FAST台址與觀測基地系統總工程師朱博勤回憶,大家考察了400多個窪地,對其中90個製作了高解析度數字地形圖,並經過反覆比較論證,最終選定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的大窩凼窪地為工程台址。「這個地址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最適合的。」

就是為了這個「獨一無二」,南仁東和其他科研人員背著煮雞蛋和榨菜,乘著老式吉普車穿梭在一座座大山裡。

1995年11月,「大射電望遠鏡」中國推進委員會成立,由南仁東任主任。中國科學家又提出首先獨立研製一台新型的單口徑巨型射電望遠鏡,這正是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由來。

如今,憑藉500米口徑、相當於30個足球場的接收面積,FAST在靈敏度和綜合性能上,創下了世界之最——與發現引力波、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理論上說,FAST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於宇宙的邊緣。

南仁東先生一生樸素寬厚,淡泊名利,待人誠懇,胸懷全局,鞠躬盡瘁,為我國天文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不幸去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Science為生物易構旗下媒體平台,歡迎關注我們的微博:生物易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第二代重組融合蛋白抗齲疫苗
施一公研究組在《細胞》發表論文報道釀酒酵母
諾獎實驗室Sami Djoulah博士——HLA抗原系統助力醫學應用
Nature 子刊:第三代測序技術或將迎來新升級

TAG:Science |